浅谈猪高热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
2012-01-25任静
任 静
(青海省乌兰县柯柯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乌兰 817102)
猪高热病是当前养殖业遇到的难题,严重危害我国的养猪业,现在对此病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只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或减少此病发生。
1 高热病诊断
1.1 临床症状
不同的猪场感染情况和临床症状不完全一样。有些猪场发病先从育肥猪开始,有些猪场从保育开始,而有些猪场则从母猪开始。但不管是从那一阶段开始,最终所有猪感染、发病和死亡。病猪体温升高,一般在41℃以上。
本病的特征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体温高。所有患猪均出现食欲废绝;大部分感染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现象。其中,大部分流产发生于妊娠的后期,耐过的病猪发情状况不理想。
部分病猪流鼻涕、眼睑肿胀、眼睛分泌物增多;发病数天后皮肤呈蓝紫色,甚至有明显的出血性症状,特别是耳朵、臀部和腹部皮肤;个别病猪表现四肢划水样的中枢神经症状。病猪还表现明显的呼吸道和腹泻症状。其中,有些猪的粪便呈黄色水样。有些猪呕吐黄色的胃内容物,呕吐的猪一般很难治愈。
1.2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不完全一致。病猪表现肺脏间质增宽、水肿,表面或切面有出血点。更有很多病猪的肺脏多处部位肉变,特别是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缘,基本上没有发生肺脏和胸膜粘连的现象,气管内有较多的粘液脓性泡沫。
脾脏肿大或不肿大、边缘有多处梗死灶或锯齿样边缘。喉头充血、出血,内有泡沫样液体。膀胱粘膜有密集的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肾脏淤血,其表面和切面均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有的病猪肾脏表面有大量白色斑点,也有的出现玉米粒大小的白色梗死灶。全身淋巴结充血、出血、水肿,但大理石样花纹并不典型。部分猪胃底粘膜出血、溃疡,结肠和小肠浆膜面也可见严重的出血点,回盲瓣有大量溃疡灶;脑膜有轻微充血,只有个别猪脑膜出血。
2 病因分析
调查表明,病因可能是包括PRRS、猪瘟、伪狂犬病毒等病毒的混合感染。同时,可能还存在诸如链球菌、弓形虫在内的细菌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猪场常常容易忽略的细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这种细菌在猪场发生PRRSV感染后更容易引起败血症。而沙门氏菌是猪场的常在细菌,通常引起肠道感染以及肝脏的病变,但一旦条件合适,沙门氏菌可以造成全身感染,导致严重的败血性感染,治疗难度也很大。
3 治疗
3.1 对症治疗
不能盲目使用退烧药,因为效果并不理想,即使烧退下来了,很快也会反弹。有些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具有独特的作用。目前,大部分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可以试用一些清热、凉血、解毒的中药,如含有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石膏等的中药,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3.2 对因治疗
有的猪场使用大剂量的磺胺类药物和退热药,导致更为严重的死亡。最好通过细菌的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如没有条件进行药敏试验,可以选择头孢拉定、氟苯尼考等,最好选择配合用药,可以拓宽抗菌谱,提高抗菌效果。
4 预防措施
4.1 切实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
首先,从生物安全的角度看,在特殊的时期,尽量停止从其他猪场引猪,猪场应做到只出不进,因为不管是什么传染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病猪或病原携带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猪场引进疾病的途径就是引种或购买育肥猪。其次,尽量避免与养猪有关的人员随意进入猪场,特别是生产区。运输肥猪的车辆应该严格消毒,最好不要让这些车辆接近猪场。
改善饲养管理的意义就是尽量降低应激反应对猪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尽量避免频繁转群、混群,不同大小的猪不能混养,做到全进全出;频繁注射疫苗也是应激反应,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还可能降低采食量,降低免疫力。
4.2 加强营养供给
营养是猪抵抗力的基础,所以饲料的品质也可以影响到猪的抵抗力。选择营养平衡的可以基本满足猪繁殖与生长的需要,但在关键时期,或能够影响猪采食和营养需求的因素都可降低猪的抵抗力,此时需要在饲料或饮水中额外添加电解多维,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抗病能力。
4.3 做好预防接种
据有些猪场反映,规范使用PRRS弱毒疫苗的猪场基本上没有发生类似的疾病,即使发生,发病率也低,损失明显降低,因此建议处于危险地区的猪场全面使用PRRS弱毒疫苗。
[1]万遂如. 猪高热综合征的药物预防与药物治疗.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2]龚鹏飞,蒋义明,解艳波. 猪高热综合征的综合防控. 湖北畜牧兽医,20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