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生态防治措施

2012-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0期
关键词:蜂场养蜂蜂群

常 胜 韩 伟

(1.黑龙江省海林市蚕蜂业管理站,海林 157100;2.黑龙江省蚕蜂技术指导总站,哈尔滨 150090)

我国蜂蜜出口量多年来居世界首位,蜂蜜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发达国家为达到保护贸易的目的,推出了各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例如:欧盟要求不得检出氯霉素,马来西亚对我国所有的出口蜂蜜实行严格的氯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检验等等,面对这种形势,养蜂人士在养蜂过程中应慎用、少用或者不用抗生素,以及其他的易造成残留的药物。但面对令人头疼的蜜蜂病虫害,我们又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否则对养蜂者和蜂群都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鉴于此,我们应该注重蜂场中生态防治,通过对蜜蜂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研究,尽量保护好有利于蜂场蜂群的生态环境,减少蜜蜂病虫害的发生。

对养蜂人和蜂群来说,蜂保问题中最棘手的莫过于蜜蜂病毒病。蜜蜂病毒病世界已报道约15种,发现病毒毒株约20种,可发生于幼虫期、蛹期或成虫期,以成虫期的病毒病种最多。侵袭蜜蜂的病毒大都属于肠道病毒属和虹彩病毒属的病毒,大多数病毒的症状是隐性的,没有明显的致病表现。蜜蜂感染这些致病性病毒后,使幼虫和成蜂发病死亡,造成蜂群群势下降,生产性能低下。一旦蜜蜂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很难区别,很难治疗。况且蜜蜂病毒有很强的抗药性。目前,用于蜜蜂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想使蜜蜂不发生或少发生病毒性疾病、关键环节是预防。

1 综合生态防治措施

1.1 温度

温度影响主要是低温和变温的影响。根据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病在高温的夏季和秋季会出现“自愈”的现象,即在温度稳定,天气干燥的夏、秋季节,该病会自然好转,但在冬季及早春,由于低温和频繁的变温会导致中囊病的大流行。

1.1.1 高温 持续的高温天气或丧失调温能力的蜂群,往往造成对卵和幼虫的高温伤害,使幼虫的抗病能力下降,致使幼虫病易发生。

1.1.2 低温 冬季及早春,外界温度低或多雨,蜜蜂被迫长期幽闭,无法排泄飞翔,易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这主要是保温不利造成的。保温不利也会感染囊状幼虫病。

1.1.3 变温 不稳定的温度也是导致东方蜜蜂囊状幼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囊病的发病季节明显多在春季,主要是早春气温变化频繁,处于增殖期的蜂群子圈较大,结团时外围脾受冻,再加上冷空气的不断袭击,造成蜂箱内外温差较大,从而使中囊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所以,养蜂人员应根据蜂场温度的实际变化情况,适时合理地做好蜂场温度的调控工作,尽量减少其发病的条件存在。

1.2 湿度

要注意调控蜂场的湿度,使其保持适宜的稳定状态。因为中囊病的发病,同低湿天气相关。当有7 d以上平均相对湿度低于70%的干燥天气时,就要警惕中蜂囊状幼虫病发病。冬季及早春时,湿度较大会导致蜂群下痢,并加快中囊病的传播。早春繁殖时因保温不当,造成箱内的高温高湿,则易于发生中囊病的感染。湿度小则会加重枣花蜜对蜜蜂的毒害作用,影响蜂群的采集和繁殖,降低蜜蜂的抵抗能力,使蜂群易受病虫害的侵袭。

1.3 蜜粉、源植物

选择蜂场或外出追花夺蜜时,要注意观察蜂场附近有无有毒的蜜、粉源植物。一般来说,有毒的蜜粉源植物主要有狼毒、博落回、藜芦类植物等,这些有毒的蜜、粉源被蜜蜂采集饲喂给幼虫后,会造成蜜蜂幼虫机体的伤害,使其抵抗力下降,从而易造成中囊病的发生与感染。

此外,也要经常观察蜂箱内的蜂群,保证蜂群始终有足够的食物,防止甘露蜜的中毒,特别是在干旱歉收的年份,早春气温低,蜜源植物开花较晚,或秋季蜜源结束较早,群内贮蜜不足,都能造成甘露蜜中毒。甘露蜜中毒后,蜂群易诱发孢子虫病、下痢病等传染性疾病。同时,也包括中囊病在内。

1.4 蜂群管理

要注意蜂群的管理,防止分蜂的出现,及时合理的合并一些比较弱的蜂群,在流蜜期更要防止盗蜂的出现。因为蜜蜂在进行采集的过程中较易受到各种病敌害的侵袭;分蜂使蜜蜂病敌害的传播不断扩大;弱群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明显降低;迷巢蜂、盗蜂特别是雄蜂,会传染囊状幼虫病、孢子虫病等其他传染性疾病。病虫是主要传染源,要及时清除病虫,可以采取换王抑制病毒的方法。因为囊状幼虫病毒虽不感染成年工蜂,但当工蜂在清理病死幼虫时而成为病原携带者,并通过饲喂幼虫、清理巢房、酿造蜂蜜等工作活动又将病原传递给健康幼虫,使幼虫感染发病,促使病原在蜂群内传播。换王的意义在于使箱内断子,缺少寄主,切断传染的循环,减少主要传染源;体内带毒的工蜂无虫可育,出巢采集,新出房的工蜂因群内无病虫,无需清除病虫,不会受到感染,在哺育下一批新王产卵孵化的幼虫时不会成为传染媒介;通常新蜂王生活力强,带毒也少。

1.5 微生物病害

一旦发现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要及时消灭。因为许多有害的微生物会给蜂群带来疾病,使蜂群的抵抗力下降,也可以会引起蜜蜂中囊病的发生。如患有欧洲幼虫腐烂病的蜂群最易感染中囊病,有时亦会2种病同时并发,这些病最难治愈,如在波兰和德国,从感染瓦螨蜂群的死蜂检测出大量的囊状幼虫病毒,证明了瓦螨具有将囊状幼虫病毒从严重感染者传染给健康蛹的能力。

1.6 蜂场卫生

保持蜂场和蜂群内的清洁卫生。经常清理病蜂、死蜂蜂场场地、机械、设备、蜂具要定期消毒;蜂场最好不养其他的畜禽;蜂场废弃物不要乱扔、乱放,有害废弃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放蜂的场址要选择蜜源好、地势高燥、阳光充足、水源好的地方;若水源没有或不足,要用喂水器喂饮清洁水;蜂场要与其他蜂场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蜜蜂疾病的传入。蜂场所有的蜂箱、巢脾以及蜂产品,要严密存放,以免招来盗蜂,传播疾病。蜂群换下的蜂箱和巢脾都要清扫干净并消毒。蜂场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衣服要保持清洁,尽量不与场外接触。不要让外来人员和畜禽进入蜂场。

1.7 蜜蜂饲料管理

保持蜂巢内饲料充足,在蜜蜂采集花粉不足时,要注意给蜜蜂补喂蛋白质饲料,因为蜂群受饥往往也易引起囊状幼虫病的发生。蜜源缺乏时,蜜蜂也易采甘露蜜,从而导致蜜蜂中毒,近而诱发疾病。受污染的花粉也是囊状幼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劣质饲料会致使蜂群下痢,减弱工蜂和幼虫的体质,降低对病毒的抵抗力。

1.8 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使蜜蜂个体群体发育良好,提高蜜蜂的抗病能力,因而可减少或避免病害的发生及其所造成在产量上、品质上的损失。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以蜜蜂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为根据的。所以必须先对蜜蜂发育条件和病原体的生理及致病特性作较充分的了解掌握,通过饲养管理各主要环节,给蜜蜂创造一个良好的繁育而不宜病原体繁殖的环境,从而达到减轻病害的目的。

我们必须明确许多防除病原的方法与饲养管理技术是相互结合的,否则将会造成相应的一定量的损失。如蜂机具的管理,不可使健康蜂与病蜂同用蜂机具,如果与病蜂群同用蜂机具,会使全场很快感染病害;要保持合理的蜂脾关系,因为早春脾多于蜂,幼虫多,子圈大,易冻伤卵虫,诱发幼虫病;要进行合理的取蜜,如果盲目取蜜,会造成群内饲料不足,使蜜蜂个体发育不良,降低蜂群的抗病力,在易发病的春季摇蜜蜂子易受冻,再加上机械伤害,常会出现每摇1次蜜,病害就会加重1次的现象。

1.9 抗病蜂种的选育

选择抗病性强的蜂群作为种群培育蜂王,或有计划地引进抗病性强的蜂王、提高蜂群对蜜蜂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采用抗病品种是一种十分经济的防病措施,可以广泛的应用,它对许多病毒病害的防治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中,仅采取更换蜂王措施,就能保证1~2子代不发病或仅少数幼虫发病。同时,换王也是加强繁育,争取当年高产需要。

2 结语

针对目前的蜂业国际形势,降低蜂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或者不用含有抗生素的药物,生产无公害产品,这应是我们养蜂人士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要求在养蜂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蜂病的预防,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应加强蜂场的生态维护,根据各种病害与蜜蜂、饲养管理、定地或频繁转地的养蜂生产、蜜蜂的群体生活等各种因素之间的辨证关系,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利用蜜蜂检疫、饲养管理、蜂场卫生、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以最经济、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把各种病害控制在不能造成危害或最低危害的程度。对于蜜蜂的病毒病,要根据病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制订出一个既经济又环保的综合生态防治方案。

猜你喜欢

蜂场养蜂蜂群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蜂群”席卷天下
蜂群自组网双信道频率分集多址接入协议
污水源是春季爬蜂的元凶
春季蜜源失收 转地放蜂步履艰难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女状元
有计划安排蜂场确保稳产稳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