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配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

2012-01-25肖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0期
关键词:针刀股骨头髋关节

肖荣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湖北 丹江口 44270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疑难病,研究发现早、中期有效地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病情。自2009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刀疗法为主配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早、中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2~57岁,病程3个月到9年不等。单侧股骨头坏死37例,双侧31例。病因分类:髋关节外伤者3例,激素过量使用42例,过量饮酒者11例,其他原因不明者12例。参照《股骨头缺血坏死诊疗学》[1]按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合Ficat分级[2]确诊68例,均为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排除其他严重疾病且2月内未行口服药物及其他相关治疗。

2 治疗与护理方法

2.1 治疗方法 针刀治疗:以髋关节周围;股内收肌群耻骨上支附着处;髂前上下棘处缝匠肌、股直肌起点及前方关节囊;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梨状肌的痛性结节及后外侧关节囊等处为主,在可能受累波及到的腰、膝、颈、胸及踝足部位寻找痛性结节。按照针刀四步常规,依次予以松解。每次取穴2~6处,5~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次。中医口服益气活血,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甘草8g,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2g,土元8g,地龙10g,木瓜10g,骨碎补10g,丹参15g,续断12g。每日1剂水煎服,半月后和蜜为丸,每丸9g,1丸/次,1日2次,连服2月。中药离子导入:主要成份:独活30g,骨碎补30g,红花20g,艾叶15g,赤芍30g,伸筋草20g,路路通30g,土茯苓30g,花椒15g,大黄20g等。诸药装入布袋中煮沸30min后去渣取水,置入无菌棉块并浸透,拧干后通过离子导入电极帖敷患处,调整电震频率,以患者耐受为度。1次20min,1日2次,连续2月。

2.2 护理方法

2.2.1 术前护理 ①协助患者做常规检查。以便于医生严格掌握针刀手术适应症,为针刀手术提供定位学诊断依据。②术前评估。若患者血压高且情绪紧张者、严重心脏病者、施术部位皮肤有红肿或感染者、患有血友病或其他出血倾向者、体质极度虚弱者,及时反馈医生。③心理护理。根据病人家庭背景、病史、病程、曾接受的治疗方法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差异,用和蔼的态度,通俗的语言与病人交谈,使之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1]。使其树立信心,接受针刀手术治疗,签针刀手术知情同意书,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④手术器械及药品准备。术前手术室紫外线消毒1小时,备齐手术所需相应型号的小针刀和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和抢救药品及器械。

2.2.2 术中护理 ①体位。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手术的部位协助患者仰卧、侧卧。②无菌消毒。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并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③术中,根据手术要求,递送相应型号的小针刀。手术完毕加压片刻,防止出血,无菌沙块充分覆盖刀口。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立即停止手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休息,必要时给予吸氧急救,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2.2.3 术后护理 ①预防感染。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避免水和汗渍浸湿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并观察贴胶布处皮肤有无过敏现象。②生活护理。做好情志调护,饮食营养丰富,适当多食羊肉,海参等温性食物,禁厚味生冷寒凉性食物,禁烟酒。③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掌握1~2套有效的髋关节康复保健操,根据动静结合的康复要求,将髋部的体位护理与功能锻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按照病情轻重指导和鼓励病人积极进行相应的屈髋、外展、抱膝及下肢肌力的锻炼。运动量的大小可根据各人年龄和体质灵活掌握,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每日锻炼2次,一般应安排在早起和晚睡前进行。对症状较轻和恢复期的病人,可在上述锻炼方法的基础上,配合气功、太极拳等较复杂的锻炼项目。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X线显示:股骨头坏死区域恢复接近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体征基本恢复正常。X线显示:股骨头坏死区域有新生骨增生、死骨缩小,股骨头外形较圆滑。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好转。X线显示:股骨头坏死部分新生骨增生或改建,骨股头外形圆滑。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X线显示:股骨头坏死区域无变化甚至扩大。

3.2 结果 治疗2月后临床治愈18例,显效3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92.64%。

4 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男性居多,按缺血原因分为为微血管损伤型和大血管损伤型,两者均存在血管渗出增多、瘀血壅阻现象。关节内压增高阻碍股骨头内静脉向骨外的回流,导致骨内静脉瘀滞,进一步引发骨内压增高,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在坏死早期,关节下方可见1~2mm宽的透明带,即新月征。研究发现[3],股骨头区域的组织缺血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在发生缺血坏死的同时,交替进行着修复的过程。中医学认为其早期属于“髋骨痹”范畴。骨坏死属于“骨痹”、“骨蚀”、“历节”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冬遇之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说明骨痹是正气虚弱复感外邪导致。故益气扶正,活血通络,内外兼治,从而改善症状,治疗疾病。

近几十年来,随着针刀医学的不断推进,对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已经获得广泛认可[4]。以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将中医的针和西医的刀融合到一起,吸取了针和刀的优点,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针和刀的双重治疗作用。我们考虑针刀治疗股骨头坏死主要机理表现在于:①髋关节腔减压:针刀松解髋关节囊,到达髋关节腔内,建立腔内外通道,达到减轻腔内压的作用,从而增加微循环灌注。②恢复髋关节生物力学平衡:针刀解除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瘢痕和挛缩,解除病理性紧张状态,达到恢复软组织的力学动态和静态平衡的目的,减轻股骨头与髋臼之间的压力,改善髋关节间隙,为坏死股骨头的修复创造良好条件。③针灸效应:由于“得气”感比针刺更强,能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功能,激发体内调节作用,产生镇痛物质,达到“去痛致松”的目的。④促进髋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利用针刀对局部的轻微创伤,使局部组织充血,血流增快,刺激局部毛细血管增生,建立更多动脉侧枝循环,改善股骨头供血。⑤促进骨代谢:针刀刺激骨质或者骨膜,激活成骨细胞的活跃,加速新骨生成。总之,股骨头坏死治疗成功率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通过针刀配合中药内服和外用,扶正驱邪,通利关节显著的改善病情,具有相当的临床价值。

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状态和手术耐受能力及术后活动能力,从而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并促进患者的康复。我们通过认真领会针刀配合操作治疗的方法与目的,针对治疗特点,除运用常规护理外,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很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战胜疾病,恢复健康。随着针刀治疗的进展,对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1]朱盛修.股骨头缺血坏死诊疗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潘晓华,肖德明,张晓云,等.旋转恒定磁场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与病理机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01):36-37.

[3]Jones JP.Fat embolism and osteonecrosis.Orthop Clin North Am,1985,169,16(9):595.

[4]吴绪平,张天民.针刀临床治疗学[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针刀股骨头髋关节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