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泻在味
2012-01-25张林庆贾建伟
张林庆 贾建伟
天津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天津 300192
尝读《伤寒》、 《金匮》中经方,慨然叹其配伍之精当,疗效之显著,然执古方以疗今病,不依《内经》法度耳,何以探其精髓而为吾所用?偶读李东垣《脾胃论》中《君臣佐使法》曰:“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顿觉胸中块垒似有所动,遂辑经文中五味补泻之法,有四,希冀援物比类而能有所得。
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曰:“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心德在耎,以咸补之,甘泻之。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这里的酸苦甘辛咸即五味,五味各有所用,曰酸收、辛散、咸耎、苦坚、甘缓。 《辅行诀》中以五藏所欲之味为补,以所不胜之藏所欲之味为泻。经曰:“五藏各有所喜之味,肝酸性收,欲得散,故喜辛,以辛能散也;肺辛性散,欲得收,故喜酸,以酸能收也;脾甘性缓,欲得缓,欲得缓者,故喜甘,以甘能缓也;心苦性坚,欲得耎者,故喜咸,以咸能耎也;肾咸性耎,欲得坚者,故喜苦,以苦能坚也。”即《辅行诀》依此而行藏腑补泻之法。
二、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示[1]:肝为木应春升,以辛补酸泻,温补凉泻。肺为金应秋降,以酸补辛泻,凉补温泻。心为火应夏浮,咸补甘泻,热补寒泻。肾为水应冬沉,苦补咸泻,寒补热泻。脾为土应长夏化,甘补苦泻,寒热温凉补泻各从其宜。以气味的升降浮沉应藏腑,而行补泻及四气即寒热温凉的补泻作用。即辛温者升、酸凉者降、咸热者浮、苦寒者沉、甘随四气而化。经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故辛升。“酸入胃,其气濇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则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即下注膀胱。”故酸收。“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故咸浮。“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管,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苦降,苦不能化谷。“甘入于胃,其气弱少,不能上于上焦,而与故留于胃中。”故甘化。此以顺其气之升降为补,逆之则为泻。此诚为四时加减用药之法则。
三、《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这就是外淫于内,所胜治之。如风属木,故治之以金之味辛,金克木也。佐者助也,古以右为尊,左为卑,故意为下对上、弱对强的帮助。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即用苦甘之味以助辛。因此篇经文讨论的是五运六气即时令致病的问题,所以有不同的治法。因时令有异如:“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有至而不过”[2],致病有异如:“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从母来者为虚邪,所胜妄行,所生收病,所不胜乘之也”,所以治法亦有异如“以甘缓之,以辛散之,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等。
四、《金匮要略》中“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胜,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这是张仲景在论述“治未病”中根据“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及“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提出的五藏补法。
上面提到四种五味补泻方法,临床上该用那种呢?似乎第三种方法专为外邪致病而设;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之补益五藏所用之味相同,而泻损之味有异;第四种方法只有补,而补又与一二不同。纷繁错杂,莫衷一是。
我们看一下古代医家是怎么运用的。《脾胃胜衰论》中有这样两句话“此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当于五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藏气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六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之”。从中可以看出,李东垣从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中,认为治疗脾胃病当应用升降浮沉补泻法。而他话中提到的“五藏中用药法”很可能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补泻法。叶天士治温病强调“先安未受邪之地”,即当邪热在胃时,除用清热益胃的石膏、知母外,还加入咸寒滋肾的阿胶、龟板,以防胃热下陷于肾,就是第四种“治未病”方法在外感热病中的具体应用。吴鞠通根据“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创制银翘散。
这些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何种方法都要从具体的证出发,即因证制宜。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而中医的“世界观”就是证。黄帝曰:“譬以飞鸿,亦神于天。夫圣人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鸟行无章,故鸿飞而得冲天。圣人不守于经,适变而有所当。此之谓李东垣、叶天士运用五味补泻之法也。
[1]李东垣著,张年顺校注.脾胃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