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流行、防控及风险分析
2012-01-25翁善钢
翁善钢
(外高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 20013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对猪具有高度致病性的病毒性疾病,全身各器官组织有严重出血,致死率高达100%。近年来,非洲猪瘟病毒在世界各地快速扩散,如西欧、加勒比地区、巴西、高加索地区、俄罗斯等陆续暴发非洲猪瘟疫情。我国尚无非洲猪瘟,但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风险分析工作,做好防止该病入境的工作。
1 非洲猪瘟的流行史
非洲猪瘟最早在肯尼亚被描述为一种同古典猪瘟不同的疾病。1928年和1932年,南非和安哥拉也分别报道了类似非洲猪瘟的病例。起初,在肯尼亚和南非,人们认为非洲猪瘟是家猪同疣猪相互接触造成感染引起的,因此主要的防控措施是阻止这2种动物接触。1957年和1960年葡萄牙先后2次暴发ASF,但疫情没有被遏制,快速扩散到了法国、意大利、马耳他、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直到1995年,伊比里亚半岛地区才不再有ASF疫情的暴发。意大利的撒丁岛至今仍有ASF流行,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的上半年。1971年,ASF传到了古巴。1977和1978年在伊比里亚半岛再次暴发的时候,又传到了巴西和多米尼加共和国。1980年古巴再次暴发ASF疫情。这些国家为了消除ASF花费了昂贵的代价。以巴西为例,他们整整花了8年的时间才基本消除了ASF。ASF在欧洲的出现使得欧洲各国加快了疫苗的研究。研制的疫苗首先在安哥拉使用,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当时的试验结果显示研制出一种对猪具有保护力而又不引起疾病的常规疫苗是不可行的。低毒力的病毒在这一过程中也被释放到了环境中,造成亚急性以及慢性感染长期存在于猪群中。对于ASF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的是一种生活在猪群所在地的蜱的发现,这种蜱能够携带非洲猪瘟病毒(ASFV),并将其传给猪。后续的调查发现这种蜱也存在于疣猪身上。因此,在东非和南非地区,ASFV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蜱从疣猪传给家猪。与东非和南非不同的是,安哥拉没有野生的疣猪。马拉维的研究显示ASFV也存在于没有疣猪但有蜱生活的家猪群中。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南部和东部非洲地区都有ASF存在,分布区同蜱的分布基本一致。西非的塞内加尔于1978年首次报道了ASF。有限的资料显示尽管该国南部存在ASF流行,但疣猪并没有传播病毒。塞拉立昂国内存在疣猪和蜱却从未发生过流行。1981年正在快速发展的喀麦隆养猪业遭到了ASF毁灭性的打击。由于欧洲暴发的ASFV同喀麦隆分离到的病毒相同,有研究人员认为欧洲的ASFV是从西非传入的,但这一点尚未被证明。
1994年的时候ASF在非洲蔓延迅速,有更多的国家成为有ASF流行的国家。莫桑比克最早于1962年确诊有ASF,之后该国中部和北部地区一直有疫情流行的报告,1994年的时候ASF首次传到了该国的南部地区,对首都马普托地区附近的养猪场带来了灭顶之灾。同样在1994年,肯尼亚的猪场发生ASF大规模的流行,这是该国自1963年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暴发。这2次流行同猪只在异地间的运输有关而同疣猪无关。1996年的时候疫情进一步扩展,科特迪瓦首次有疫情出现,接着多哥(1997),加纳(1999,2002),布基纳法索(2003)也相继暴发疫情。除了科特迪瓦外,自从引入ASF后各国又发生了多次疫情。尼日利亚,肯尼亚和赞比亚在2007年报告了疫情。1998、2000年佛得角、冈比亚和塞内加尔也经历了严重的流行。1998年马达加斯加首次报告了疫情。2007年10月岛国毛里求斯首次报告了ASF疫情。这一时期,非洲大陆之外的其他国家也有ASF暴发。1999年葡萄牙暴发了一起ASF,但疫情很快被遏制住了。2007年7月,格鲁吉亚暴发了ASF,大量的猪在没有被确诊前就已经死亡了。几个月后,疫情又传到了亚美尼亚。2007年底的时候俄罗斯车臣地区的野猪也被诊断出有ASFV。2008年1月,阿塞拜疆的某一猪场也报告有ASF疫情,但很快被控制了。紧接着疫情又传到了俄罗斯的很多地区。2008、2009、2010以及2011年俄罗斯又有多地发生了几起ASF疫情。
2 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与扩散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通过感染的猪同易感猪的接触直接传播的。通过食用感染猪的肉,蜱的叮咬,接触了含有病毒污染了的物质如(饲料、设备、交通工具等)造成感染并传播。病毒存在于感染猪的血液、粪便、尿、唾液等里。疣猪并不是ASFV的天然宿主,因为已有研究证实疣猪不能直接将病毒传给家猪。也有实验证明ASFV通过空气传播的距离不超过2 m。除了蜱类外一种称为稳定蝇(stable flies,Stomoxys spp.)的蝇被认为是唯一可以携带病毒的其他节肢类动物。有研究报道,ASFV可以在稳定蝇上存活48 h左右。除非被无意间转到另一个猪场,这种很小的苍蝇,一般只能在猪群里面传播病毒。其他尚未被证实的病毒传染源有水,鸟,啮齿动物等。迄今尚无病毒可以通过怀孕母猪传给胎儿的证据,也没有报告称病毒可以通过性传播,但病毒可以通过生殖分泌物释放到环境中。因此,2008年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专门介绍了确保精液无ASFV的措施和方法。非洲国家最近暴发的多次ASF疫情并非因为家猪同疣猪或其他野猪接触后造成的,而是由于感染了病毒的猪和猪肉制品在前往异地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如今我们可以确定病毒是从哪里起源的,可能会扩散到哪里。现已证实的是发生在西非以及欧洲和加勒比地区和巴西的ASFV属于同一基因型。南部非洲和东非的ASFV属于多种不同的基因型。感染马达加斯加的猪群的病毒可能起源于莫桑比克。毛里求斯以及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暴发的ASF疫情也是由同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2国基因型相同的病毒造成的。2001年、2003年以及2004年在坦桑尼亚暴发的3次疫情被认为是由3种不同基因型的病毒造成的。尽管这些信息很有用,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确定病毒感染的来源变得异常困难。散养的猪很容易接触到不同来源地的猪,因此也很容易感染病毒,这也是高加索地区猪群感染ASFV后损失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人在传播病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在没有做好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从有病毒污染的地区走到无病毒污染的地区,这一过程中大大增加了猪群感染ASFV的可能性。感染的猪在疾病的潜伏期最为危险,在发展到有疾病的临床症状的前48 h,猪释放病毒的量是最大的。在症状期,大量病毒分布于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恢复期的猪在临床症状消失后能够继续排毒约1个月。还没有证据表明恢复期的猪可以作为病毒的长期携带者。在较大的猪群里面由于存在很多ASFV的易感猪,因此病毒可以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猪群对病毒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抗力后同时也使病毒存在于猪群的能力增强了。这也意味着在暴发ASF时同易感猪群相比,死亡率能够大大降低。这样的猪群现在已经成为其他地方出现感染的一个重要的传染源。ASFV在有蛋白质的环境中具有存活较长一段时间的能力,因此感染了ASFV的猪在屠宰阶段或自然死亡后不久也是病毒的一个重要传染源。病毒对高温有较强的抵抗力,病毒在60 ℃的环境下经20 min以上才能被灭活。因此,不仅鲜肉或冻肉,腌制的,烟熏的、风干的猪肉也都含有病毒的可能。病毒在一些组织中也可以存活很长一段时间,比如骨髓中,即使腐烂了还能存活。这也加大了在有ASF流行的地区清除ASF的困难。
3 非洲猪瘟的防控
南非的ASF控制区50多年来通过实施相关的严格措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蜱类昆虫活动范围可能在100 km内。全球气候变化也可能使得蜱类的分布范围发生变化。南非所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有阻止家猪同疣猪接触,确保感染的猪和污染的材料不离开控制区。然而最近的几起疫情却源于国际间的运输和国际贸易。也就是说对于南非,病毒的来源并不仅仅限于控制区内。没有人类的帮助,ASFV并不能够传播很远的距离,因此我们采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是可以预防的。措施包括在养猪的区域限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入;在进入猪场前,兽医或其他人员应该穿好防护服;用于饲喂的泔水应该不含有猪肉成分;也不要随意将人吃的食物用于喂猪。给猪蹄做药浴并不能有效地消灭病毒,因此不能以此作为唯一的预防措施,而是只能作为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一部分。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应该贯穿于整个生产链中。将来,疫苗很有可能成为作为防控ASF的有效手段。目前对疫苗的研究是基于寻找某种具有较低毒力的病毒毒株。有研究通过去除毒力基因或者其他基因来研制减毒的疫苗。最新的研究否定了以前认为中和抗体不能起到免疫保护作用的看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给未来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但目前尚未成功。疫苗并不意味着其他预防措施没有必要。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永远是防控各类疾病的根本。
4 传入风险分析
ASF正继续对世界各地的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自从1994年以来,疾病分布范围的扩大增强了ASFV迅速传播到较远距离地方的能力。2007年格鲁吉亚暴发了同东部非洲的ASFV基因型相同的ASF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国外进口受ASFV感染的家猪或野猪等活体动物,以及胚胎,冻精或卵细胞等都可以导致疫情暴发。猪肉及其制品,猪鬃,猪皮以及猪源细胞制品等也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此外,通过进口的物品,器具或工具等携带的昆虫(尤其是蜱类)传入也是较大的风险因素之一。
因此,面对非洲猪瘟传入的风险,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策略。首先,要加强疫情监测早期识别传染源。其次,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管理,重视原产地检疫,严防传染源引入,加强进口追踪检疫和入境。通过不同部门间协作,加强对非洲猪瘟传入途径的控制。再次,以OIE以及FAO等国际组织标准为依据,科学制订防治技术规范和应急预案,加强非洲猪瘟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和防控技术研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对非洲猪瘟的认知水平。最后,应该及时跟踪国际动物疫情状况,持续开展非洲猪瘟传入风险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不断修订和完善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