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保胆1号预防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石复发42例

2012-01-25彭德东孙晓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6期
关键词:胆石保胆胆汁

彭德东 孙晓平

(辽宁省普兰店市中医院,116200)

中药保胆1号预防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石复发42例

彭德东 孙晓平

(辽宁省普兰店市中医院,116200)

我们对早期应用中药预防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1年8月本院共完成腹腔镜保胆取石术72例。男45例,女37例;年龄35~72岁。术前诊断:胆囊结石72例。诊断依据:72例胆囊结石均经B超确诊。其中2例B超提示胆总管轻度增宽,均加查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除外胆总管结石。

术前准备:术前一日晚间肥皂水灌肠1次。术前1h常规应用抗生素。手术采用全麻。麻醉完成后常规留置胃管。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分组:术后依手术时间次序分为两组。应用中药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5~72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6~62岁。

治疗结果

中药方:柴胡15g,川楝子10g,姜半夏10g,莱菔子10g,厚朴10g,当归15g,白芍15g,炙甘草10g,党参10g,鸡内金30g。海金沙30g,金钱草30g,茯苓30g,白术10g,生姜3片,大枣7枚。

用药方法:中药1剂,浓煎至100ml,应用中药组于术后6h经胃管注入,再拔除胃管。

对照组于术后6h直接拔除胃管。

中药组出院后继续服用上方治疗,每服用2个月为1个疗程,坚持治疗6个月。42例患者均如期反馈信息。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药物对症治疗1周后停药。30例患者亦如期回馈信息。

治疗结果

两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反馈信息显示,中药组回访42例,仅1例复发。对照组回访30例,其中10例胆石复发需胆囊切除手术。可见中药组对预防胆石复发效果明显。

讨论

胆囊切除术后副作用较多,如消化不良、胆汁反流性胃炎、食道炎等;胆管损伤导致胆管狭窄,反复胆道感染;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常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另外,胆囊切除后胆道的胆酸及去氧胆酸浓度升高,这些物质具有促癌因子的特性,导致结肠癌的发病率升高。因此,我们认为,胆囊结石的治疗应针对不同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胆囊造影及B超提示胆囊功能存在,具有储存、浓缩、排出胆汁功能的胆囊,应该施行保胆取石治疗;但保胆术后复发率高达80%左右,造成胆结石难治的现象。取石术后胆石复发是目前肝胆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

胆结石术后复发率高的原因主要与胆汁成分改变和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有关。中医药在预防结石复发方面具有优势。现代研究也证明中药及针灸可通过增强胆汁分泌及胆囊收缩运动,调节肝细胞的代谢以改变胆汁成分,同时可减轻胆囊壁的炎症而防止结石的形成。本组中药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在用药后的单位时间内,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使胆汁量在短时间内增加,胆道张力增高,胆汁黏稠度降低,从而改善了胆管系统流体动力学,有利于胆汁的排出,预防胆石复发。消除胆囊局部慢性炎症,促使胆囊功能恢复。定期复查B超结果提示74%的病人胆囊壁变薄,胆囊收缩功能较前有一定程度改善者占48%。

笔者认为,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维护了机体消化系统的完整性和内环境的恒定性,术中取石彻底,术后积极配合中药治疗,明显降低了结石复发率,临床效果显著。在应用中药治疗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应用中药治疗组病人临床症状恢复较对照组快,认为这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运动功能暂时性受抑而产生的一种病理生理表现,中药方具有明显的利胆和降低括约肌张力的作用,且不抑制括约肌的运动机能。对紊乱的胃肠道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以很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应用该中药治疗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后胆石复发率明显减少,避免了因胆石复发而二次手术,并且用药过程中胃肠道功能恢复早。该疗法能减少其他医疗措施,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2012-02-02)

猜你喜欢

胆石保胆胆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禅心自在
惊天之举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中心简介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59例疗效分析
世界上最大的胆石有多重?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