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临床观察
2012-01-25卢利员李永浩谢玉萍
卢利员,李永浩,谢玉萍
(1.河源市中医院内科,广东 河源 517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广州 510405)
癌性发热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晚期肺癌患者中比较多见。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生脉散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39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9月~2011年4月住院的晚期肺癌合并癌性发热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男性30例,女性9例,年龄40岁 ~78岁,平均62.21岁;对照组39例,男性29例,女性10例,年龄35岁 ~75岁,平均61.54岁。所有患者入组前1个月均未进行手术及放、化疗。2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入选病例均经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体温至少出现1次超过37.5℃,持续时间超过2周,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放射检查缺乏感染依据,缺乏过敏机制,排除药物热等情况。
2 方法
治疗组给予生脉散合五味消毒饮:太子参、麦冬各15g,五味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青天葵各10g。对照组给予千金苇茎汤加减:苇茎、冬瓜仁各15g,薏苡仁30g,桃仁、杏仁、浙贝母、桔梗各10g,甘草6g。2组均为每天1剂,水煎成200ml,饭后温服连续7d~10d。
治疗期间停用痰热清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功效类似的药物以及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体温低于39℃者,不给予解热镇痛剂治疗;如高热超过39℃时,可暂时配合应用解热镇痛药,亦可用物理疗法降温。用药期间,每日观察体温、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3 标准与结果
3.1 标准
显效:体温恢复正常;有效:体温较以前降低但未恢复正常;无效:体温未能降低,甚或反而升高。在服药7d~10d期间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按以上标准评定疗效。
3.2 结果
治疗组39例中,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05%;对照组39例中,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4.10%。经χ2检验,2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χ2=4.17,P <0.05),表明治疗组在癌性发热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3.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2组均无明显异常改变。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癌性发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肿瘤生长迅速,形成肿瘤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坏死;由于炎症刺激使肿瘤内发生白细胞浸润;肿瘤组织释放抗原物质引起免疫反应;肿瘤侵犯或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未能发现的肿瘤阻塞性感染等等[1]。
中医学认为,恶性肿瘤属“恶疮”范畴,癌性发热则属“内伤发热”范畴。癌性发热多由于恶性肿瘤引起脏腑虚损或阴阳失调、痰瘀湿毒、蕴久化热所致,或因放、化疗后火热毒邪积聚,耗气伤阴,多属本虚标实之症[2]。
本研究所用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是治疗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的要剂;生脉散出自《医学启源》卷下方,是治疗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的常用方剂。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清热;金银花、紫花地丁、青天葵、蒲公英、野菊花为清热解毒、消散痈肿要药,诸药合用,既有强大的清热解毒功效,又有良好的养阴益气功效,具有扶正驱邪、标本兼顾之意。对照组所用千金苇茎汤虽然也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功效,但不及生脉散合五味消毒饮的清热解毒力度之强大,亦无顾护正气之功,故退热效果略逊。临床观察表明,生脉散合五味消毒饮对晚期肺癌癌性发热具有良好的退热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1]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M].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12-1224.
[2]周杰.癌性发热中医药治疗[J].疑难病杂志,2005,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