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2-01-25吴志杰
吴志杰 张 鹏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畜牧兽医局,牡丹江 157009)
为全面掌握牡丹江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加快肉牛产业建设,推动畜牧业整体健康快速发展,对牡丹江市肉牛龙头企业即皓月集团进行了调研,并且与肉牛养殖大场户进行座谈,对牡丹江市肉牛产业情况进行调查。
1 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饲养数量及分布情况
牡丹江市6个市县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共有93个,存栏50头以下的养殖户共有22个;肉牛年出栏20头以上的肉牛专业养殖户共计1 191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共计76个;2011年肉牛存栏量为363 690头,出栏量82 176头,可繁母牛171 348头。
1.2 繁殖母牛存栏下降
近年来,母牛群逐年减少,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减少。原因:(1)养殖母牛需要较大的空间,而养殖户无大型牧场进行放牧。(2)养殖母牛的经济收益较养殖架子牛低。(3)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小机械代替了牲畜耕地,农民对牲畜的生产依赖性减少,母牛数量也有所降低。
1.3 育肥牛减少
由于自繁自养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大多数养殖户基本是购入200~250 kg的架子牛进行育肥,4~5个月之后直接销售,利润在800~1 000元左右。2011年,随着饲料原料成本的不断上涨,尤其是玉米和青贮价格较高,饲料价格也不断上扬,养牛成本增加,致使养殖户减少,牛源随即减少。
1.4 交易市场情况
牡丹江有较大型的肉牛交易市场4个。其中,五林镇畜禽交易市场是牡丹江市东部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主要辐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省份,每年在黑龙江省交易金额达2 000余万。五林镇畜禽交易市场主要以大牲畜为主,每周共有3个集日,以周三集日上市量最大,周五和周日上市量较小,其余3个交易市场每周交易1次。这4个主要的交易市场,每次交易数量总计大约430头,本地交易量280头左右,交易市场外区域的牛进入交易市场的大约290头,本地牛销往外地的有200头左右,平均每次交易的架子牛约70头,母牛70头,犊牛240头。因母牛价格比公牛低,牡丹江市当地屠宰的牛主要以母牛为主,内销也主要以母牛为主,而外销则是公牛占的比例较大,主要是架子牛和育肥牛,役牛较少。
1.5 乳肉兼用牛改良情况
2010年乳肉兼用牛改良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全市共引进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4.4万剂,发放3.6万剂,改良本地黄牛1.5万头,超额完成任务50%,并对完成任务的示范场兑现了奖励。
目前,牡丹江市仍旧没有大规模的乳肉兼用牛改良示范基地,母牛群的建设工作有待加强,单纯的发放冻精的后果是母牛还没有产下犊牛就已经被卖出,致使技术人员看不到改良的结果,缺乏统计数据支持,乳肉兼用牛改良工作进展缓慢。育种和生产要同步进行,良种和良法应同时实施。
2 存在问题
2.1 缺乏资金
农民养牛积极性很高,但缺乏资金支持。(1)龙头企业缺乏流动资金。由于企业屠宰加工与销售存在时间差,需要投入大量流动资金收购肉牛屠宰加工,总部安排销售之后才能将资金回收,而金融机构对养殖贷款有限额控制,利率又高,企业往往贷不到款,没有充足流动资金。目前皓月集团收购一次牛资金约400万左右,流动资金需要保持在1 500~2 000万,维持大量流动资金存在很大困难。(2)养殖场(户)缺乏资金扩大生产。很多肉牛养殖户都有扩大养殖规模的意愿,养殖户补栏扩群积极性很高,可是养殖户自己积累资金的能力有限,向金融机构贷款困难大、门槛高、利率又很高,若贷款数额较大,则盈利的一小半都要作为利息偿还给银行。这严重制约了规模场户扩大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同时,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也承担着较大的风险,疫病,饲料原料涨价等因素,也会导致养殖成本增加。
2.2 龙头企业与基地对接矛盾
皓月集团为养殖户提供饲料,养殖户反映,皓月集团收购肉牛标准和价格时时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牛户的信心。加上外地收购肉牛的价格稍高,养牛户随行就市把牛买到外地,导致龙头企业牛源减少,屠宰量减少。龙头企业不发展,从长远来看,养殖户的养殖也受到制约,两者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
2.3 防疫员待遇和技术问题
基层防疫员工资较低,工资出现不兑现情况。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工作经费不足。
3 对策与建议
3.1 龙头企业要加强自身基地建设
产业要发展,重点在于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而龙头要壮大,基地建设又是重中之重。龙头企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牛源减少是最突出的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龙头企业自身基地建设。只有龙头企业建立自身的标准化养殖基地,才能适应自身生产和发展的需要,解决外界牛源减少的问题。同时,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可以吸收众多农村闲散养殖力量,起到示范性作用,集约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走一条绿色、清洁、高效、高收益的养殖道路。
3.2 强化订单销售,做好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对接管理
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签订肉牛收购合同,明确收购价格、标准、方式、结款期限等内容,形成互惠互利、共赢的模式;企业和养殖户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都要坚守诚信,龙头企业要尽力确保养殖户利益,出台扶持基地发展的相关政策;养殖户也要优先考虑长远利益,扩大龙头企业牛源,通过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养殖基地建设。
3.3 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待遇,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基层乡镇防疫工作人员工资较低,而且常常得不到保障,相关部门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保障乡镇基层防疫力量。另外,还要充实乡镇畜牧站技术力量,在设施和培训方面给予支持,适当增加他们的工作经费,充分调动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和所有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3.4 政府出台相应政策
建立畜牧业专向贷款,重点加大对有潜力养殖大场户和企业的金融支持;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周期、降低贷款门槛、充分运用小额信用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贷款等多种贷款方式、实行肉牛养殖贴息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