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草原保护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2012-01-25海来阿沙
海来阿沙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草原工作站,越西县 616650)
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以及植物资源的破坏导致植被固碳能力减弱造成。CO2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而碳汇主要是由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的吸收。草原作为世界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可避免的增加碳排放。但要尽可能使碳排放和碳固保持平衡,需要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
1 我国草地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草地大国,拥有各类草地近4亿h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7%,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力度在逐步加大,但当前我国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根本扭转。草原退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据调查统计,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盖度降低、沙化、盐碱化等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草原面积占到50%。草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负担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造成了最严重的生态损失和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保护和建设草原、遏制草原退化、发挥草原的多功能作用,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 草原作用
所谓低碳,一是减排,二是增汇。减排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消除和减少工业的排放等;增汇是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增加碳的固定是经济有效的手段。提起植物固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森林,因而目前的有关政策和舆论导向总是单纯、片面地强调森林的固碳作用,而忽视草原等其他植物资源。
2.1 草原别于森林的独特优势
草原是由草原植物(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和其生长的土壤构成生态系统。首先,草原植物与森林一样,都是吸收CO2的有效载体。草原植物具有丰富的地下根系,且其生物量往往大于地上生物量,它们本身主要由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构成,是植物体中最为稳定的碳库。由于草原植物水平地紧贴地面,光照面积较大,且植物体中绿色部分比重一般高于森林,使其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较高,生长速度也明显快于森林。其次,草原植物适应性更强,对森林固碳起着促进和互补作用。
2.2 草原固碳能力和固碳成本的优势
我国草原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41.7%,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因而,草原是光合作用最大的载体,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碳库。
2.3 草原的碳汇作用
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并实际存储CO2的能力。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草原是碳源而非碳汇,原因是草原上的牧草被家畜放牧利用,而家畜又将牧草固定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因而草原固碳极不稳定。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源于对草原利用方式的不了解。
2.4 草原有温度调节器的作用
所谓温室效应是由于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入地面,使地面增温后放出长波辐射,然后被大气中的CO2等物质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因此,若减少地面长波辐射,也能起到减缓大气变暖的效果。草原是“地球的皮肤”,这一保护性功能是任何生态系统都不能代替的。
3 建议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草原
草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休闲娱乐等。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缺乏完整的理解,特别是草原的巨大环境效益常常被忽略,重利用轻保护、重索取轻投入的现象十分普遍。我国千百年来一直是农耕文化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在产业选择和发展中重农轻畜、重林轻草、重畜轻草的现象十分严重,没有把草原与林地、牧草与作物、牧草与树木、牧草与家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结果是大面积的丰美草原被开垦。实践证明,用农耕文化理念替代草原文化理念来指导草原地区的生产是不适宜的,不利于草原保护和建设。因此,我们要转变草原保护和建设的理念,弘扬草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本身主导资源的牧草优势。
3.2 加大政策和投入力度,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我国草原地区过去长期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草原资源保护和利用。对草原生态系统,既要重视产品数量,又要重视产品质量和效益;既要利用草原,又要建设草原,更要保护草原。目前,我国草原普遍存在超载过牧现象,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和石漠化。要想转变这种现象,需要国家加大政策倾向和投入,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3.3 加强草原监理,科学管理草原
首先,是要健全我国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网络体系,组织开展对草原面积、质量、地势、生产力、灾情等等方面的监测,掌握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石漠化变化发展规律,为有效开展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数据和技术基础;其次,要依法治理草原。开垦行为是对草原最严重的破坏,是草原碳库最大的威胁,对那些开垦草原、违法征占用草原等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在加强草原监理的同时,还要科学管理草原。
3.4 提高科技支撑水平,构建高碳汇草原生态系统
我国草原固碳研究还非常落后,即缺乏专门的研究人才,也缺乏相关技术支撑。我国草原面积大,分布广泛,气候及地理环境复杂,草原植被类型和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给固碳研究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予以立项支持。近年来,国际上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生物固碳技术开发与应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和培育固碳能力强的草品种资源,构建碳汇功能强的草原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草业碳汇经济在低碳经济中的战略作用。
[1] 赵勇,汪源泉.加强四川草原保护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9):1
[2] 侯向阳.中国草原保护建设技术进展及推广应用效果[J].中国草地学报,20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