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查方法及临床价值
2012-01-25王莉芳
王莉芳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多以反复腹痛就诊,脐周或右下腹痛多见。能否早期明确诊断,对患者的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高频彩超的应用,为本病的检查提供了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为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高频彩超显像诊断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12岁,患儿与腹痛为主就诊,部分患儿之前有上感病史,腹痛多位于脐周及右下腹,一般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多为阵发性腹痛,可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全部病例均符合临床及超声诊断标准,且经复查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2MHz,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常规扫查实质性脏器后,依次扫查中上腹、脐周、左右下腹,重点检查脐周及右下腹,检查时根据情况适当加压或嘱患儿屏气,以脐部为中心,缓慢多切面检查,尽量不将探头抬起,直至图像清晰为止。观察并记录淋巴结位置、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及内部回声,测量淋巴结长径及短径,长短轴之比,并用CDFI观察淋巴结内的血流情况。经抗炎、抗病毒治疗后,进行复查对比,比较淋巴结的大小、数量及内部血流情况。一般定为肠系膜分布区查到淋巴结长轴直径>1.0cm,短轴直径>0.5cm,长短轴之比>2,视为肿大。
2 结果
20例患儿均有腹痛,高频彩超显示均有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在腹腔表层见多发性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脐周及右下腹多见,长轴直径>1.0cm,短轴直径>0.5cm,长短轴之比>2,边界清,形状规则,表面光滑,皮髓质分界清,多呈簇状分布,偶见孤立存在。CDFI:结节内可见点状、条状及树枝状血流信号。经治疗1周后复查,8例腹痛缓解,肿大淋巴结体积缩小,数目减少,CDFI示淋巴结内血流减少或消失;12例腹痛减轻,之前所见淋巴结仍肿大,数目也不减少,继续治疗1周后观察,2周—3月后复查淋巴结明显减少或消失。
3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因,近年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等,腹痛为主要症状,腹痛部位多在脐周及右下腹,多为痉挛性疼痛或隐痛,重者也可呈绞痛,痛时哭闹不安,疼痛缓解后耍如常,无明显特异性体径,压痛点不固定,一般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因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往常规超声检查难以显示,对本病缺乏客观影像检查依据,仅靠临床表现诊断较难,此病常被忽视,容易出现误诊。小儿腹壁薄,腹腔脏器和周围间隙的脂肪含量少,利用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高频彩超在此病中应用以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率,及早为患儿减轻了痛苦,为临床提供了可靠依据,减少了误诊,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本病需与急性阑尾炎、肠痉挛、肠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等鉴别: (1)急性阑尾炎:典型者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压痛点固定,有明显的肌紧张,超声检查可见右下腹指状或蚓状的低回声结构,探头加压不回缩、不变形,周围有时可见少量液性暗区,有时也可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但数目多少于3个,较小患儿多不能清楚提供病史,小儿阑尾炎穿孔率高,发生早,通过分析超声及临床表现、体征的不同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2)肠痉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腹部无异常体征,排便、排气后可缓解,查血常规化验正常。高频彩超查无淋巴结肿大。(3)肠蛔虫症:常为不固定腹痛,以脐周为主,无肌紧张,无固定压痛,多有偏食、睡中磨牙等症状。检验粪便时可找到虫卵,驱虫治疗有效。(4)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有融合,内部回声不均,晚期可合并液化或强回声光点,常伴有多量腹水,肠管粘连等改变。与本病有明显的声像图差别。(5)淋巴瘤:局部或全身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伴肝脾肿大,可见表浅及腹腔多处淋巴结肿大,呈融合状,浅表淋巴结活检可确诊。淋巴结长轴径与短轴径 (L/S) <2。
总之,小儿肠系膜淋巴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临床诊断相对困难,此病常导致患儿间断性腹痛,食欲不振,影响小儿日常生活及生长发育。高频彩超的应用,为此病提供了可靠依据及鉴别诊断。高频彩超是一种无创、安全、快捷、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易配合检查,还可以用于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及欢迎,已成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1]张韬,陈悦,詹维伟等.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的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5,1(14):60-62.
[2]岑本莲,李民.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3):294.
[3]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