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消风饮加减治疗荨麻疹28例疗效观察

2012-01-25孙世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5期
关键词:消风疹块风邪

孙世华

河北省武强县医院内科,河北 武强 053300

自拟消风饮加减治疗荨麻疹28例疗效观察

孙世华

河北省武强县医院内科,河北 武强 053300

目的:观察疏散风邪、解毒祛疹、化瘀利水法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西药氯雷他定治疗;治疗组28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疏散风邪、解毒祛疹、化瘀利水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二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散风邪、解毒祛疹、化瘀利水法治疗荨麻疹疗效确切。根据患者感受风寒、风热、风湿的不同以及患者体质的差异,用消风饮加减治疗荨麻疹,临床疗效较好。

疏散风邪;解毒祛疹;化瘀利水;中医药疗法;荨麻疹

荨麻疹又叫风疹块。因患者皮肤上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故中医又称“瘾疹”。如《素问·四时逆丛论》说:“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另外还有“风丹”、“风疹”之称。笔者从2004年以来,采用自拟消风饮加减治疗荨麻疹,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荨麻疹的诊断标准: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皮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皮疹经过三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者为慢性瘾疹。共5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12-63岁,平均35.5岁,病史最短1天,最长4年,3个月以下者24例,3个月以上者4例;对照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12.5-63岁,平均35岁,病史最短2天,最长4年,3个月以下者23例,3个月以上者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用药为氯雷他定 (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mg,每日1次,同时服用维生素C片,每次0.2g,每日3次,钙尔奇D片,每次1片,每日1次。

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根据引起荨麻疹的外邪性质不同及患者体质的差异服用自拟消风饮加减治疗。消风饮药用:荆芥、防风、白蒺藜、桑白皮、葛根、当归、生地、蝉蜕、白藓皮、白花蛇舌草、茯苓、冬瓜皮、黄芪、半夏、白术、甘草。风寒证:疹块色淡或苍白,遇冷而发或加重,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应加用羌活、桂枝、白芍。风热证:疹块色红,剧痒,灼热,舌苔薄黄,脉浮数,加用丹皮、银花、黄芩,热重者加石膏。风湿证:皮起丘疹型水疱或大疱,色红,舌苔薄滑,脉浮或濡缓,加用黄柏、薏苡仁、地肤子。气血虚弱证:疹块反复发作绵延数月或数年,患者兼有气短、乏力、头晕,舌淡红或胖,脉细缓,加用党参、白芍、首乌。肝肾阴虚证:疹块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若患者入暮加重,伴有腰膝酸软、午后盗汗、舌红苔薄 、脉细数等肾阴虚证,加用熟地、鳖甲。若患者以眼干、两胁不适、易怒、舌红苔薄、脉弦细数等肝阴虚证为主时加用枸杞、白芍、柴胡。

两组均以1周为1疗程,急性患者一般用药1~2个疗程,慢性患者一般用药2~4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饮食,少食辛辣、油腻、海鲜等食物。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复发者。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未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不足30%者。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4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4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81.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3 讨论

荨麻疹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病机是相互联系的,病位虽然主要在肌表,但实际上与气血、脾胃、肺、肝、肾等脏腑有密切联系。在发病方面,则内外因结合为多。(1)邪搏肌肤:常常由于营卫虚疏,感受风邪,邪居肌腠引起荨麻疹。由于风性善行而数变,故发疹部位不定。临床上风邪常与寒、热、湿邪相兼侵袭人体,所以可分为风寒、风热、风湿之证。①风寒证:由于卫外不固,风寒外侵,营卫不和,导致肌肤突发疹块,疹块色淡或苍白,遇寒而发或加重。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都为风寒所致。②风热证:由于风寒之邪拂郁阳气日久,搏而化热或风热外袭,邪留肌腠,搏于血分,故致疹块色红、灼热、剧痒。舌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之象。③风湿证:脾失健运,外受风湿之邪,阻于肌表,故起丘疹型水疱或大疱,色红。舌苔薄滑,脉浮或濡缓都为风湿之征。(2)气血虚弱证:患者因为气血虚弱,风从内生,故疹块反复发作,绵延数月或数年,气短、心悸、头晕都是由于气血两虚,失其所养而致。舌淡红或胖,脉细缓为气血虚弱之像。(3)肝肾阴虚证:由于肝肾阴虚,虚火内炽,血热化风,行于肌表,故致疹块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若患者所起疹块入暮加重,伴腰膝酸软,午后潮热,舌红苔薄,脉细数,则患者以肾阴虚为重;若患者眼干,易怒,两胁不适,舌红苔薄,脉弦细数,则患者以肝阴虚为重。治疗以疏散风邪、解毒祛疹、化瘀利水为治法。方中荆芥、防风、白蒺藜疏散外风,解表透疹止痒;荆芥可透邪外出,防风为风中圣药,二药合用可加强药力;由于肺主皮毛,用桑白皮清宣肺气;葛根散风、调理肌腠;白藓皮、白花蛇舌草、蝉蜕解毒祛痒、消除皮疹;当归、生地补血活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有助于疹块消散;茯苓、冬瓜皮利水消肿,以利疹块消除;黄芪、白术、半夏、甘草补气健脾固表,扶助正气。诸药合用,使外邪祛,正气复,疹块消散,诸症皆除。临症时风寒症加用羌活、桂枝、白芍驱散风寒之邪。“桂枝、白芍辛温解肌散寒调和透达营卫而助卫阳”[3]。风热证加用丹皮、银花、黄芩祛风清热,解毒消疹,热重时加用石膏加强泄热作用。风湿证加黄柏、薏苡仁、地肤子以祛风利湿,解毒祛痒。气血虚弱证加用党参补气,协助黄芪固表,白芍、首乌养血熄风。肝肾阴虚证,以肾阴虚为主时加熟地、鳖甲补养肾阴,扶助机体正气;以肝阴虚为主时加用枸杞、白芍、柴胡滋补肝阴,疏理肝气。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5.

[3] 方平.应用脏腑辨证治疗寒性荨麻疹.北京中医 [J].2001,20(3):27.

R758.24

A

1007-8517(2012)15-0106-02

孙世华 (1968-),女,河北武强县人,副主任中医师,本科学历,从事中医内科工作。

2012.07.02)

猜你喜欢

消风疹块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猪丹毒诊治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基于古代医籍中外科方剂消风散用药规律及相关性研究*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母猪丹毒的诊治措施
一例猪丹毒的诊治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