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合并系统功能障碍探讨
2012-01-25马涛
马 涛
贵州省织金县人民医院儿科,贵州 织金 552100
小儿肺炎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占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率的第一位。其死亡因素与系统功能障碍和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故严格控制各系统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小儿肺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1 临床资料
我科近两年收治小儿肺炎8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均为婴幼儿,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3岁。抢救成功率占96%。
2 病因
临床常见病原体多为细菌,以肺炎双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菌葡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少数病例以病毒为主,也有部份肺炎支原体等感染。
3 病理机制
小儿肺炎其病理变化主要因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浸润为主。当炎症累及气管支气管导致粘膜水肿使管腔变窄,肺泡壁因充血水肿致使气体交换受损产生呼吸困难,缺O2加重,代偿性缺O2加剧,二氧化碳潴留,产生机体代谢及器官功能障碍。
4 常见系统功能障碍
4.1 心肌炎、心力衰竭、微循环障碍 由于肺炎、细菌或病毒侵袭心肌,使之心肌炎因缺氧,肺小动脉反射性引起收缩,致肺动脉高压发生,心肌炎症及肺功能高压诱发心衰,严重肺炎患儿可出现微循环障碍,故发生休克。
4.2 脑水肿 肺炎缺O2及一氧化碳潴留,使脑细胞无氧代谢增加,造成乳酸堆积,脑细胞内钠、水潴留,形成脑水肿。
4.3 消化道出血 低氧血症毒血症时胃肠粘膜受累发生糜烂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出血。
4.4 水电解质紊乱 肺炎常出现混合性酸中毒致CO2潴留H2CO3增加引发呼吸性酸中毒发生,体内需O2代谢障碍及酸性代谢产物的增加 (如高热、呕吐、拒食)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加上呕吐拒食等,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脱水、低钠血症发生,故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5 探讨
5.1 系统功能障碍防范
5.1.1 系统功能累及障碍往往与病情轻重及治疗及时护理得当与否有关,追究原因均与病原体及病毒侵袭有关,其次与缺O2及脑细胞无氧代谢有密切关系,再其次与低氧血症和氧代谢有关,故应对相关因素进行早期控制、早期纠正、早期应对,避免发生相应功能障碍。
5.1.2 系统功能障碍治疗
5.1.3 低氧血症治疗
凡有缺O2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喘憋患者应立即给O2,应以湿化给O2,氧流量2~4L/min,氧浓度为50% ~60%,婴幼儿可用面罩给O2,严重缺O2者可行呼吸机给O2。必要时用祛痰解痉药,保持室温及湿度按时通风换气,严密观察给O2效果。早期控制低O2血症可防范脑水肿。
5.1.4 心力衰竭治疗
除给O2外,应于镇静减轻患儿烦躁,减少缺O2发生,同时减慢心率 (可用地戈辛类药物)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减少体内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心衰发生。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记录,心律、心率,如有减慢心率药物需服药前数脉搏。
5.1.5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凡有电解质紊乱应及时纠正,找出失衡原因,合理进行纠正补充,在补充累积损失量时要定好输液量,定好输液种类,并确定好输液速度,在纠酸过程中应注意钾、钙、镁的补充,并防止药物透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定期抽血复查。
5.2 用药探讨
肺炎因发病急,死亡率高对各系统功能障碍影响大,故用药时应注意,严格作好过敏试验及用药观察。
5.2.1 选用有效青霉素类及大环内脂类抗菌素如乙酰螺旋霉素等。观察用药效果及肠胃反应情况,如呕吐恶心应停服。
5.2.2 选用毒性小可抑制RNA及DNA病毒药物,如病毒唑。
5.2.3 早期使用基因工程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可控制其扩散,并定期作血液检查,观察病毒减少情况。
5.2.4 使用干扰素诱生剂如聚肌胞,可增强抗病毒能力,应注意病情有否好转,呼吸、心律变动,并记录之。
5.2.5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有中毒症状明显、脑水肿严重喘憋或伴感染性休克者应及时使用激素治疗,可选用地塞米松,每日2~3次,每次2~5mg,但要严格控制进程及用量,停药前应减量缓停。
5.3 用药注意事项
5.3.1 据病原选用敏感药物,但应做到
5.3.1.1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严密观察药效。
5.3.1.2 用药须用足量,有足够疗程,选用静脉给药效果好。但要防止反复穿刺及静脉感染。
5.3.1.3 葡萄球菌肺炎易复发,用药通常宜长2~3周,并于体温正常一周后,继续2周用药,维持总疗程不少于6周,要给家属作好用药指导,防止半途而废。
5.3.2 不同病原体肺炎患儿宜分室治疗,防交叉感染,并注意保温,补充营养、水份及皮肤清洁。同时定时开窗、通风,防止受凉。
6 体会
小儿肺炎虽然危重,但只要诊断及时,用药恰当,护理到位,及早控制系统功能障碍,防止并发症发生,并补充营养,保障O2供应,保持室温湿度,是完全可以控制和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