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体会
2012-01-25王风华
王风华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宁波 315809
计划免疫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关键措施,免疫接种后可发生不良反应,除疫苗本身固有性质外,免疫接种过程是不良反应发生的潜在根源。为了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杜绝人为事故,必须做到安全接种,才能保证受种者健康不受相应威胁。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在接种中全程护理干预,旨在探讨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使每个儿童的预防接种率达到国家及省规定的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共35500例,男18686例,女16814例,年龄0-7岁。
1.2 方法
接种前做好健康教育,减轻儿童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耐心讲解预防接种目的和重要性,讲解预防接种的程序、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了解接种儿童的身体状况,严格执行接种前禁忌症和慎用证的筛查。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接种前严格核对疫苗的名称,认真检查疫苗的外观质量并充分摇匀,认真核对接种儿童姓名、年龄、接种单与疫苗接种证内容是否相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注射完毕后让儿童静坐休息,观察15-30分钟,出现反应及时处理,观察无反应再让其离开,同时做好离院指导,接种者后电话回访。
2 结果
本院预防接种门诊没有发生接种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
3 讨论
预防接种工作是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有些家长认为预防接种可造成儿童自身抵抗力下降,长大后缺乏对疾病的免疫力等,有些认为有的疫苗可造成对儿童的伤害,因此不愿意给儿童接种某些疫苗。因此,预防接种工作的前提是做好宣教工作,提高家长重视小儿计划免疫的自觉性。
接种工作是圣神的,所有接种医务人员均进行业务培训学习,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熟练掌握各种疫苗储存、适用对象、正确的接种方法、部位、剂量、免疫程序等。严格执行接种前禁忌症和慎用证的筛查。常见禁忌症包括:(1)接种某种疫苗后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应避免接种相应疫苗;(2)有免疫缺陷者由于不能完全控制所接种疫苗病毒的繁殖,所以不给予接种减毒活疫苗,如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等;(3)接种百白破疫苗7 d内出现过脑性疾病,不给予接种含百日咳成份的疫苗。常见慎用症主要包括:(1)发热患者;(2)中重度疾病患者;(3)1个月内接种过减毒活疫苗或血液血制品者等。一般而言,接种前如果存在禁忌证,则不给予相应疫苗接种,如鸡蛋过敏者不能接种麻疹;如存在慎用症,应推迟接种疫苗,待身体恢复后视情况而定,两种活疫苗接种应间隔28d,近期使用过血液、血制品者,应延迟到抗体衰退后接种。
注重接种儿童的心理护理[2],儿童来到计免门诊,看到计免人员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很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情,导致儿童哭闹,呼吸、心跳加快等心理生理反应,从而影响了计免工作的顺利进行。心理护理应着重注意幼儿情感反应。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应以稳重端庄的仪表、热情的态度、轻巧的动作、亲切的笑容给其留下良好的印象,并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赞扬儿童,如聪明、漂亮、勇敢等;也可轻轻抚摸儿童的头部、脸部使他们产生亲切感,以取得他们的信任与配合。
通过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的护理干预,儿童、家长有良好的心态配合预防接种,可避免断针、晕针和心因性反应,并筛选出了有疫苗禁忌症和需延后接种的儿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减少和杜绝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是我国的国策,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做为一名计划免疫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贵任心,认真落实各项规定,努力做好工作,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1]史久华.徐冰.译.免疫接种安全性检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2]黎啟红,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黑龙江医药,2010,2(4),676-678
[3]曲珠凤,李小帆,陈丽等,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运用,农垦医学,2003.25(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