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脾瘅论治糖耐量低减

2012-01-25高志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内蕴佩兰糖耐量

高志生,王 旭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上海 202150;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9)

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介于正常糖耐量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 IGT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 <7.0 mmol/L;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 血糖≥7.8 mmol/L,且 <11.1 mmol/L。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我国IGT患病率呈显著增长的态势,2000年上海地区调查结果显示IGT患病率已高达 10% ~5%[2]。

1 IGT属中医脾瘅范畴,肥胖乃脾瘅(IGT)发病之因

IGT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多于健康体检或其他疾患验血检查时发现。临证中发现,患者多无明显口干、多饮、多尿、消瘦等消渴病典型临床表现,若将IGT辨为中医消渴病似较为勉强。研究证实,体重是IGT患病率最相关的因素,体重的增加伴随着IGT患病率的增加,肥胖与超重(BMI≥24 kg/m2)者与非超重者(BMI<24 kg/m2)相比较,IGT患病率增加约2~4倍[3]。而《内经》于 2000多年之前就有饮食肥美及身体肥胖可导致脾瘅,而脾瘅进一步发展即可转化为消渴病的论述。脾瘅之名源于《素问·奇病论》:“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系统论述了脾瘅的病因(过度饮食、肥胖),病机(脾失散精、湿热内蕴)与转归(转为消渴)。《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内经》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肥甘之过,令人内热而中满,则阳气盛矣,故单阳为瘅,其证口甘,久而弗治,转为消渴,以热气上溢故也。”清代名医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进一步阐述了脾瘅的症状及治疗:“口甘……名曰脾瘅。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兰香饮子……平人口甘欲渴,或小便亦甜而浊,俱属土中湿热,脾津上乘。”当代著名中医糖尿病专家吕仁和[4]提出:“脾瘅应是消渴病(糖尿病)轻者或早期。”周晓燕等[5]对116例 IGT患者中医体质分型研究发现,气虚痰湿质、气郁湿热质占70.7%,提示脾气虚、痰湿、湿热是 IGT的主要中医病机特征,这正与脾瘅的病机相合。综上所述,脾瘅应是消渴病的前期状态,故 IGT属于中医脾瘅范畴。

2 脾胃失运、湿热阴伤乃脾瘅形成之机

过食肥甘究竟怎样导致脾瘅?脾瘅又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为消渴的?《素问·经脉别论》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近代名医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论曰:“消渴一证,古有上中下之分,其证皆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强调了中焦(脾胃)失运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环节。饮食入于胃,须通过脾的运化、散精,水谷精微方可输布全身,滋养濡润机体,此为机体之正常运化之道。若劳倦过度、脾胃内伤,或过食肥甘超过脾胃之运化能力,饮食不能正常运化为津血,而化为湿浊,蕴积于中焦,蕴久化热,湿热内蕴,湿热之气上蒸,而有口内甜腻之异常感觉,而发脾瘅。湿热日久不免灼伤津液,加之湿热阻碍脾之升清,津液不能上输于肺,而俱走与下,而见口干、多饮、多尿、日渐消瘦,消渴发矣。脾瘅之病机与饮食过于肥甘、脾虚湿滞、湿热内蕴、阴液耗伤4个方面密切相关,其本是脾胃受损,失于散精,其标是湿热内蕴,阻碍气机,耗津伤液,进一步发展转为消渴。

3 从脾瘅论治IGT,健脾助运、清热燥湿兼以养阴乃辨治要领

《温热论》:“舌上白苔黏腻,吐出浊浓涎沫者,其口必甜。此为脾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抟,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溉,当用佩兰叶芳香辛散以逐之。”朱蕴华等[6]对134例 IGT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发现,倦怠乏力、口干口苦、自汗、舌体胖大、舌苔腻等脾虚湿热症状在IGT患者中医症状中排列居前,故IGT临证中应该着重于脾气虚、湿热盛、阴液伤这3个方面的辨证施治。并据这个思路而创苍连汤,药物组成:苍术15g,黄连6g,玄参12g,佩兰12g。其中苍术性辛温、燥湿健脾为君药,符合“脾喜刚燥”、“太阴湿土,得阳始运”之理;黄连性苦寒、清热燥湿为臣药,研究证实黄连素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7];玄参性苦微寒,滋阴降火;佩兰性辛平,芳香化湿,醒脾助运,且宗《内经》治脾瘅之旨“治之以兰,以除陈气”。4药中苍术配黄连辛开苦降,可增强燥湿清热之功,使湿热清化、脾胃得健;苍术配玄参,可制苍术温燥之性,除湿而不伤阴,更可补湿热所伤之阴液。近代名医施今墨擅治消渴,苍术、玄参是其处方中最主要的“对药”。佩兰古称“兰草”,《内经》一十三方中之“兰草汤”,仅以单味佩兰为方,为脾瘅之专方。四药和用,健脾助运,清热燥湿,兼以养阴,标本兼治,致使脾胃健运,湿热清除,气机流畅,阴虚得复,阻断脾瘅向消渴转化之趋势。

同时必须针对脾瘅之病因(过食肥甘,形体肥胖)而进行生活干预,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4 典型验案

患者施某,男,38岁,健康体检发现血糖异常,无口干、多饮、多尿,时有自汗、口苦症状,嗜食肥甘厚味。血压 135/90mmHg,体重指数(BMI)=28.7kg/m2,腰臀比(WHR)=0.96,空腹血糖 6.4mmol/L,OGTT2h血糖:9.8mmol/L,血空腹 胰 岛 素:23.1mU/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BG*FINS/22.5)=6.57,总胆固醇(TC):5.38mmol/L,甘油三脂(TG):3.26mmol/L,二便正常,舌淡红、胖大,苔黄腻,脉滑、略数。辨病:脾瘅(IGT),辨证:湿热内蕴兼有气虚,治以:清热燥湿,健脾助运,处方:苍术 15g,黄连 6g,玄参 12g,佩兰 12g,黄芪 9g。并嘱患者饮食控制,加强运动。治疗1周后自汗、口苦消失,连续治疗8周后血压120/80mmHg,体重指数(BMI)=26.3kg/m2,腰臀比(WHR)=0.89,空腹血糖5.4mmol/L,OGTT2h血糖 7.6mmol/L,血空腹胰岛素16.3mU/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BG×FINS/22.5)=3.91,总胆固醇(TC):4.89mmol/L,甘油三脂(TG):2.12mmol/L,提示血糖恢复正常,血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血压、BMI、WHR等均有一定改善。嘱患者继续饮食控制、运动,定期复查血糖等。

按语:本患者嗜食肥甘,肥胖少动,口苦,自汗,舌体胖大,苔黄腻,脉滑略数,湿热内蕴无疑。实验室检查提示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紊乱、血压偏高。经自拟苍术黄连汤治疗及辅以饮食、运动等生活干预后,血糖恢复正常,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体重、血压均有下降。现代研究发现,肥胖导致IGT的机理中,胰岛素抵抗是其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

5 结语

多年来对IGT的研究证明,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IGT阶段,IGT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00倍[8]。IGT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也是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标志。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IGT阶段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其死亡的危险显著增加[9],同时IGT阶段发生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微量白蛋白尿、周围神经病变等的危险性也在增加。在此阶段进行干预是防治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有学者提出防治IGT是预防糖尿病的最后关口[10]。通过积极的生活干预和运用中医脾瘅理论进行防治可改善IGT的转归,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时阻断其从“未病”向“已病”过渡。

[1]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2] 贾伟平,吴元民,向坤三,等.上海市华阳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基线调查[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0,6(3):125.

[3] 裴学文,董会芳,任铁生,等.天津市区人群体重与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2):110-113.

[4] 吕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9.

[5] 周晓燕,刘晓虹,卢玉蕾,等.糖耐量低减中医体质分型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1):53-54.

[6] 朱蕴华,陶 枫.134例糖耐量低减人群中医证候和证型特点调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0):36-37.

[7] 高从容,张家庆,黄庆玲.黄连素增加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胰岛素敏感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3):162-164.

[8] Pan XR,Li GW,Hu YH,et al.Effects of diet and exercise in preventing NIDDM in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The Da Qing IGT AND diabetes study[J].Diabetes Care,1997,20(4):537-544.

[9] Rewers M,Shetterly SM,Baxter J,et al.Preval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subjects with normal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nd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n a biethnic Colorado population.the San Luis Valley Diabetes Study[J].Am J Epidemiol,1992,135(12):1321-1330.

[10] 潘 秋,周丽波,仝小林.从糖尿病前期谈“治未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3):192.

猜你喜欢

内蕴佩兰糖耐量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CT冠状动脉造影在不同糖耐量冠心病病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清暑祛湿话佩兰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电影《老炮儿》内蕴的儒家伦理道德
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胡佩兰:留香人间
不完美的人该有怎样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