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性角膜炎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分析

2012-01-25魏庆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7期
关键词:角膜炎溃疡性感染性

魏庆焰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二门诊,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角膜炎一般分为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和非溃疡性角膜炎(深层角膜炎)两大类,一般由外因和内因两种因素造成的,是由于眼角膜受伤后由于细菌和病毒侵入眼角膜而导致的炎症;一般溃疡性角膜炎大多数都是由于外因所致,而非溃疡性角膜炎则大多数是由于内因所致;其中溃疡性角膜炎又包括感染性角膜炎。感染性角膜炎一般是由于外因或内因的因素导致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或脱落,同时合并感染所致;在患感染性角膜炎时,如果对该病症的诊断不准确很容易在治疗时出现误差从而导致眼睛眼角膜的损坏(致盲);而本文就就感染性角膜炎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的分析,作出了相关的探讨与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角膜疾病病患132例,其中有64例是感染性角膜炎的病患,其中男性有39例43只眼,女病患有25例28只眼,年龄均为2~80岁,平均年龄为40.5岁。

1.2 诊断方法

对到我院就诊的病患进行诊断规划:①对病患进行询问病史,有无眼部外伤史、眼部长期用药史、上呼吸到感染史,可帮助寻找病因;②对病患的角膜病灶进行刮片检查,可对病患的角膜病灶刮片后进行革蓝氏染色,进行区分病灶患的是革蓝氏阳性还是革蓝氏阴性细菌;以做临床用药的参考指标,可避免延误病情;③对病患的病灶进行组织培养,这对能够明确对病患病灶的诊断和正确的使用对病灶的敏感抗感染药物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同时病灶组织的细菌和真菌培养是当今目前能够有效地诊断细菌或真菌性角膜炎最常用的方法;④使用共焦显微镜检查,这能够快速、有效并对病患无创伤性的诊断检查感染性角膜炎方法,他能有效地对不同时间的真菌在角膜组织中的菌丝和孢子的情况,该检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诊断率,从而减少误差率,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1]。

1.3 治疗方法

对于以明确感染性角膜炎的诊断后,可根据各种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间的细菌或真菌感染给予不同的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或长期用药来治疗:①在感染性角膜眼的早期时:a.对细菌性角膜炎可根据诊断的数据和在诊断检查时对敏感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进行不同程度的治疗,对浅层感染的患者,可使用喹诺酮类眼药水进行每10min 1次的滴眼一次的治疗,如果以患深层感染或病变侵入前房的患者,可使用喹诺酮类眼药水进行每10min 1次的滴眼一次联合全身进行抗生素的治疗。b.对真菌性角膜炎同样可根据诊断时的数据和诊断时对敏感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进行治疗,浅层时可使用氟康唑联合那他霉素眼药水对患眼进行每10min 1次的滴眼一次的治疗,如一患深层感染或病变侵入前房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对敏感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对病患的全身检测其情况。c.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同样可根据诊断时的数据和诊断时对敏感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进行治疗,浅层时可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对患眼进行每10min 1次的滴眼一次的治疗,再联合使用更昔洛韦眼膏每天3次的眼角膜涂抹治疗;对重症和反复发的患者根据病患的情况使用阿昔洛韦粉剂针的静脉滴注治疗。d.对患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患者,对病患同样可根据诊断时的数据和诊断时对敏感抗感染药物的必须及早的进行在早期、足量、持续且长期的使用洗必泰滴眼液、甲硝唑滴眼液、聚六甲基双胍滴眼液等药物治疗。②手术治疗:对不同症状的病患在根据各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间的细菌或真菌感染给予不同敏感抗感染药物的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或长期用药来治疗,都无效的病患可给予手术治疗,对不同程度的病患给予不同的手术治疗如使用羊膜移植术、结膜瓣遮盖术、板层角膜移植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手术治疗[2]。

1.4 统计学方法

将治疗结果的数据输入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在给予不同程度的感染性角膜炎的病患予不同程度同的治疗后,其中获得显效41例(64.1%),有效12例(18.8%),无效11例(17.1%),致盲有4例(6.3%),总有效率为82.9%,治疗后效果显著。

3 结 论

感染性角膜炎在我国的眼疾病中,对于致盲因素是一排在首位致病因素,在给予患感染性角膜炎的病患以准确的诊断后给予有效的治疗,才能有效的减少病患的致盲率,在未明确诊断的感染性角膜炎时应当结合病患的病史、症状、角膜病灶的形态,再给予局部或全身性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同时注意对病患用药频率;在本文中对病患的规范性诊断和规范性治疗,能够有效的对感染性角膜炎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从而大大的减少了病患的继感染率和致盲率。

在患感染性角膜炎时一般最早也最常出现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该病症可一直持续到炎症消失为止,并且在患感染性角膜炎后病患的视力往往都会下降,从而导致了病患的视力出现问题,如果在不能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后严重的还会致盲,是以应当及时的诊断是一重要的依据同时治疗是对病患康复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类型的致病微生物导致角膜浸润和溃疡的形态和部位也不同,是以我们在诊断的过程中必须多方面的去进行检查,在本文的规范化诊断检查所表述中,就能有效的对患感染性角膜炎进行有效的检查,并可作为治疗的依据。

综上所述,及早尽快且准确的诊断感染性角膜炎是一重要的因素,在确诊感染性角膜炎后,对其作出准确而又有效和及时的治疗更为重要,这能有效地减少病患由于疾病而致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李世回.感染性角膜炎152例的患病及治疗分析[J].云南医药,2011,32(1):37-39.

[2]史伟云,谢立信.感染性角膜炎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J].眼科,2008,17(3):148-150.

猜你喜欢

角膜炎溃疡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思考心电图之177》
关于角膜炎的一些知识
羊传染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要点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牛传染性角膜炎治疗措施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