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治疗骨肿瘤的历史考察
2012-01-25刘征宇
刘征宇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北京 100035)
1 中医对骨肿瘤的称谓
骨肿瘤是骨伤科常见的肿瘤之一,中医学在在治疗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始终未见完整而系统的著述,记述多散在于各种中医古籍中。根据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症状体征,与骨肿瘤有关的病名包括“骨瘤”、“石痈”、“石疽”、“胫阴疽”、“石榴疽”、“肉瘤”、“肉疽”、“多骨疽”等骨肿瘤称谓。
2 骨肿瘤的认识
早在公元前16~前11世纪,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的病名记载。中医学对本病早在《五十二病方》已有骨睢(疽)的记载,并提出用白蔹等药物治疗[1]。
《灵枢·痈疽》:“发于膝……色不变,寒热,如坚石。[3]”《灵枢·刺节真邪》已有“骨疽”记载:“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2]”
汉·华佗《华佗神医秘传》:“(石疽)肿不变色漫肿疼痛,坚硬如石。”
晋·陈延之《小品方》曰:“微热,热渐自歇,便极坚如石[5],故谓之石痈,难消又不自熟,熟皆可百日中也。”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痈疽病诸候上》:“石痈者,亦是寒气客于肌肉,折于血气,结聚而成,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革卯)如石,故谓之。”《诸病源候论·痈疽病诸候下》曰:“此由寒气客于经络,与血气相博,血涩结而成疽也,其毒偏多,则气结聚而皮厚,状如痤疖,革卯如石,故谓之石疽也[6]。”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将肿瘤分成瘿瘤、骨瘤[7]、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和息瘤八类,首次提出“骨瘤”病名。
唐·王焘《外台秘要》千金陷肿散,主二三十年瘤瘿,及骨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大如杯盂升斗,十年不瘥,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渍,令人惊惕,寐寤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疗之方。
乌贼鱼骨(一分),白石英(二分),石硫黄(一分),紫石英(二分),钟乳(三分,研),干姜(一两),丹参(三分),琥珀(一两,研),大黄(一两),附子(一两,炮),胡燕屎(一两)。上十一味为散,贮以韦囊,勿令泄气。若疮湿即敷之。若疮干无汁者,以猪膏和敷,日三四,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者,至五剂十剂止,勿措意不作也,着药令人不疼痛,若不消,加芒。这是古代的敷贴法。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瘿病第七》:“陷脉散主二十三十年瘿瘤及骨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大如杯盂,十年不瘥,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惕寐卧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治之方∶(《千金》云陷肿散)。
乌贼鱼骨(一分),白石英(半两),石硫黄(一分),紫石英(半两),钟乳(半两,粉),干姜(一两),丹参(三分),琥珀(一两),大黄(一两),蜀附子(一两,炮去皮)。上一十味,捣为散,贮以韦囊,勿令泻气,若疮湿即敷,无汁者以猪膏和敷之,日三四,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者,至五剂十剂止,勿惜意不作也,着药令人不疼痛,若不消,加芒硝二两,益佳(《千金》有胡燕屎一两)。”
宋·陈自明《外科精义·论附骨疽》曰:“盖缓疽,石疽,皆寒气所作,深伏于骨髓之间,有肿与皮肉相似,若疼而坚硬如石,故谓之石疽。”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瘿瘤论第二十三》阐述“瘿瘤”、“骨瘤”不同病因:“……瘤者阴也,色白而漫肿,亦无痒痛,人所不觉……肾主骨,恣欲伤肾,肾火郁遇,骨无荣养而为肿曰骨瘤。[8]”又介绍其临证治疗:“骨瘤者,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高起,推之不移,昂昂坚贴于骨,治当补肾气,养血行瘀,散肿破坚,利窍调元,肾气丸是也。[8]”
明·薛己《外科枢要》曰:“若伤肾气,不能荣骨而为肿者,其自骨肿起,按之坚硬,名曰骨瘤。”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多骨疽论》:“多骨疽者,由疮溃久不收口,气血不能运行,骨无荣养所致,细骨由毒气结聚化成,大骨由受胎时精血交错而结,肾主骨,宜服肾气丸、十全大补汤。”
明·薛己《外科枢要·论瘤赘》:“若劳伤肾水,不能荣骨而肿者,其自骨肿起,按之坚硬,名曰骨瘤。”
明·《医学入门》:“肾主骨,劳伤骨水,不能荣骨而为肿曰骨瘤。”
清·王维德《外科症治全生集·石疽》曰:“初起如恶核,渐大如拳,急以阳和汤、犀黄丸,每日轮服可消。如迟至大如升斗仍如石硬不痛。又曰,久患现红筋则不治,再久患生斑片,自溃在即之证也,溃即放血,三日内毙。”
清·祁坤《外科大成·内痈总论》骨瘤属肾。色黑皮紧。高堆如石。贴骨不移。治宜补肾行瘀。破坚利窍。如调元肾气丸。《外科大成·石疽》:上石疽“石疽生颈项间,坚硬如石,皮色不变,由沉寒克于经络。气血凝结而成。”中石疽:“生腰胯之间,肿而无头,皮色不变,坚硬如石,属少阴阳明二经积热所致。”下石疽:“生膝部,肿色不变,漫肿疼痛,坚硬如石,此寒气之肿也。”
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又有贴骨瘤,贴骨而生,极疼痛。用枸杞根连皮骨、野菊花根连皮骨切片晒干,以多为妙,再加地丁根同煎,一服即愈。”
清·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瘿瘤》也继承陈氏的证治经验:“骨瘤尤宜补肾散坚,行瘀利窍,调元肾气丸主之。[9]”
清·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一》(又名《外科秘录》)提出了“石瘤”的病名:“亦生皮肤上,按之如有一骨生于其中,或如石之坚,按之不疼痛者是也,故云骨瘤,亦名石瘤。”又说:“至于骨瘤、石瘤,亦生成皮肤之上,按之如有一骨在其中,或如石之坚硬,按之不疼者是也。皆不可外治,或用陷肿散内治则可。”
清·顾世澄《疡医大全》:“凡瘤有六,骨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粉瘤。脓瘤,即胶瘤也。惟粉瘤与脓瘤可决,余瘤皆不可决溃,肉瘤尤不治,治则杀人。”
清末民初,张锡纯创立活络效灵丹,针对“气血凝滞,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开创了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疼痛的先河。
3 中医对骨肿瘤的病因认识
3.1 外因
外受寒湿之邪,深中于骨,与正气相搏,气滞血瘀,伤骨耗髓,渐成肿物。如《灵枢·刺节真邪》曰:“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这些外部邪气下陷肌肉皮肤,毒攻于内,伤筋蚀骨,或气血凝滞,经络受阻,日久结毒成瘤。
3.2 内外因
外受六淫或山岚水气之邪,内因忧虑怒气七情所伤,而致气血滞瘀,痰瘀互结于骨而成肿物。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瘿瘤》曰:“瘤者,随气留住,故有是名也。多外因之邪,荣卫气血凝郁;内因七情,忧恚怒气,湿痰瘀滞,山岚水气而成,皆不痛痒……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叠起,推之不移,昂昂坚贴于骨者,名骨瘤。”
3.3 内因
中医学也强调遗传因素的影响,认为先天肾气不足,或恣欲伤肾,以致肾火郁遏、骨髓空虚、骨失荣养而成瘤。如《外科正宗·瘿瘤论》云:“肾主骨,恣欲伤肾,肾火郁遏,骨无荣养而为肿曰骨瘤。”又如《外科枢要》云:“若伤肾气,不能荣骨而为肿者,其自骨肿起,按之坚硬,名曰骨瘤。”《中医外科学》:骨瘤“肾主骨生随,由于肾气不足,则骨无荣养,易为寒湿之邪侵袭,痰浊蕴阻骨骼,积聚日久,以致瘀血毒邪凝滞,络道阻塞,聚而成形,发为骨瘤。[10]”
4 中医治疗骨肿瘤的方法
(1)内治疗方法。内服治疗主要是根据辨证论治的诊疗观,将疾病分成若干类型分别进行施治。但需要辨别阴阳、寒热、虚实,恶性肿瘤多从阴、从疽论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外治疗方法。康建华、许少建总结古代中医治疗骨肿瘤的方法,包括针烙法、灸法、点法、枯法、扎法、搽擦法、敷贴法(软坚散结类、祛腐拔毒法、温经散寒类、活血止痛类、祛邪解毒类中药)、内外合治法。如《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对于瘤的治疗提出:“内服汤药,外贴膏药,内外效攻,表里并治,瘤可愈矣。”并指出“切不可妄用针刀勾割,恐脓血崩溃,多致夭亡”[9]。
古代中医记述的骨瘤名称较多,内容较为简单,其治疗方法对于我们当前治疗骨肿瘤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M].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94.
[2]灵枢[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39.
[3]灵枢[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54.
[4]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0.
[5]华佗撰,彭静山点校.华佗神医秘传[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40.
[6]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4.
[7]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42.
[8]陈实功编著.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1-122.
[9]清·吴谦等编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367.
[10]康建华,许少建.古代中医治疗骨肿瘤的方法浅析[J].中医正骨,2006,(2):62-63.
[11]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60.
[12]陈士铎.陈士铎医学全书.洞天奥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577.
[13]施 杞,王和鸣.中医骨伤科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