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医药在急性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2012-01-25李金宝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7期
关键词:急症毒物中医学

李金宝 赵 霞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

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毒物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多变,诊治颇为棘手。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中毒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也发现了若干问题,分列如下,与同道共享。

1 中医药治疗急性中毒有着独特优势

1.1 对急症的诊治水平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里程碑 纵观数千年中医学的发展史,其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以急重症的诊治为突破口的。医圣张仲景自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末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昭示因伤寒病涂炭生灵,仲景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感时而做书,创六经辨证,足见此书是救急救命之书。金元时期,战乱频频,疾病流行,医学亦为之争鸣,刘完素主火、张从正主攻,李东垣重脾胃,都是针对当时危害人民健康最烈的急病而设。明末清初,中原改朝易主,疾病丛生,吴又可编著了中医学第一部瘟疫病专著《温疫论》,活人无算;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之《温热论》、吴鞠通之《温病条辨》、王孟英《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等皆是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之圭臬。可见,如何成功利用中医理论解决急危重症,是中医进步的阶梯。

1.2 中医救治中毒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中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各种中毒的论述极丰,自《金匮要略》以降,中医对于急性中毒的记载汗牛充栋。如《诸病源候论·诸饮食中毒候》中记载“凡人往往因饮食忽然困闷,少时至甚,名为饮食中毒”。《普济方·中药毒》曰“凡中药毒及一切毒,皆能变乱,与人为害,亦能杀人”。《圣济总录·饮酒中毒及大醉不解》有“酒毒腐伤肠胃”之说。细分其类,主要为食物中毒、中药中毒、酒毒、动物蜇咬中毒等,并针对病因,拟定了众多解决方法,疗效显著。随着社会发展,毒物种类日渐增多,人们接触有毒物质几率明显增加,中毒事件屡见不鲜,其危害愈发突出,急性中毒也成为临床常见急重症,是急诊医生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难题。中医药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如何深入挖掘整理历代医家的宝贵经验,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充分发挥中药非特异性解毒作用,是临床的重要课题。

2 发挥中医优势,注重中西医结合

2.1 中毒的中医治法 中医学对中毒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目前较为注重分病专述,即对某一类中毒深入研究,其中以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酒精中毒等为代表,在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审证用药、转归预后等方面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综合各家论述,中毒治法可大致分为如下5类。(1)外洗法:脱离毒源后去除污染衣物,彻底全面清洗,尤应注意洗净指甲、毛发部位,以阻止毒物经皮肤吸收人体内。(2)涌吐法:凡毒物进入体内,未被完全吸收,神志清楚者,可用手指、压舌板等刺激咽后壁,或予药物催吐,直至吐出液体变清为止。(3)中和解毒法:毒物已吸收,或毒物已损伤口腔、食道和胃壁,不能应用吐法排毒时,采用中和解毒法,可予鸡蛋清、牛奶或辨证使用中药口服,使毒力减弱逐渐排出。(4)通脏腑泻下法:毒物已进入胃肠道,尚未完全吸收,当予通腑泻下方药促其排泄。(5)利尿解毒法:毒物已被吸收入血脉、脏腑,即应予利尿通淋药物,促进排泄。诸法应结合患者病情而定。

2.2 病证结合,辨证论治为本 急性中毒具有自身独特的病机变化特点和证候表现。中毒患者的诊断经询问病史、查体、理化检查后多可确诊,但其治疗则不可照本宣科、墨守陈规。急性中毒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临床症状的急迫、危急,在论治过程中尤重标本缓急的判断,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急性中毒患者,毒邪经口鼻、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体内,生痰化热,伤阴耗气,上则蒙蔽清窍,扰乱神明之府;下则影响脾胃运化,三焦受阻,导致气机升降乖戾,甚则耗伤元阴元阳,至阴阳衰竭,危及生命。故其救治,尤当审慎,明辨阴阳气血之虚实,洞悉毒邪之在脏在腑,详查痰浊血瘀之轻重,依据辨证结果,合理使用各种中药制剂,还可以同时辅助多种手段,如针灸、药物吹鼻、热汤外渍、膏药等,多途径、多剂型、多方法兼蓄并用,将辨证论治践行于急性中毒的救治过程中,如此才会收到桴鼓之效。

2.3 中西医结合 现代医学在急性中毒救治方面,疗法多样,如特异性解毒剂、拮抗剂、血液净化疗法、高压氧等,都是救治危重患者必不可少的手段。故诊治急性中毒,不仅需要坚持中医学特色,同时也要中西医兼蓄并用,博采众长,借鉴和吸收现代医学知识,充分利用生化检查、毒物检测、CT、B超、MRI等诊查手段,实行中医、西医双重诊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药、西药并用,以达到迅速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救治率的作用,“两条腿走路”应当是中医救治急性中毒的特色和优势。

3 展 望

中医学传统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等,这些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其煎煮耗时、给药方式局限、使用不便等不足,已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发疗效可靠、使用便捷的新剂型,诸如注射剂、气雾剂、栓剂、口服液等剂型,让现代科学为我所用,服务于中医临床,造福患者。

急诊科是中医急症临床工作的第一线,科室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中毒急救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要结合本地中医医院急诊科的实际情况,完善硬件设施,配备相应的医护人员、急救设备和药品,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及中医药素养,树立“中医治中毒,中毒用中医”的理念。

在中医药救治急性中毒方面,尚缺乏令人信服的科研成果,目前多集中于对“症状”、“证型”等方面的研究,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多样,但确缺少能够定性定量的客观指标,诊疗措施的可重复性差,难以令人信服,尚待完善。在急性中毒的科研方面,需采用严谨的科研设计,拟定切实可行的疗效评价方法,扩大研究样本量,借鉴循证医学方法,寻找中西医汇通之处,最终建立客观、统一的临床操作规范,广泛应用于临床。

[1]詹文涛.从事中医急症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中医急症,2001,10(6):315-316.

[2]肖启俭.试诉近代中医急症学发展迟缓的原因及对策[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8(5):9-10.

猜你喜欢

急症毒物中医学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家禽中毒怎么办
毒物——水银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法医毒物鉴定发展及问题分析
老年人不良修复体引发口腔急症临床分析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