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临床观察
2012-01-25马丽
马 丽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辽宁 本溪 117000)
绝经后的妇女尤其是绝经超过一年的妇女,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 下降,都会出现子宫颈萎缩、变硬、变平的现象,子宫颈变窄,甚至封闭,取出宫内节育器(IUD)难度较大。我院2010年1月开始对绝经后妇女先口服米非司酮软化子宫颈后再行IUD取出术,取得满意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IUD取出术的196例绝经后妇女,均为不锈钢单环惰性IUD,年龄在48~70岁,平均51.6岁,置IUD时间为18~30 年,绝经时间 12个月~20 年。196例绝经后妇女身体健康,无生殖器官炎症及乳腺病变,无内分泌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详细询问使用IUD的时间及避孕经过,详细询问既往疾病史并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排除应用米非司酮禁忌证,再行B超检查及妇科检查,确定IUD位置并且了解盆腔各脏器情况。在IUD取出术前3d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每次25mg,每天2次,共6次,并嘱饭后2小时服药或服药1h后进食。
2 结 果
196 例绝经后妇女口服米非司酮组,子宫颈软化后,未用宫颈扩张器顺利取出IUD者95例;对照组:使用宫颈扩张器4.5~ 5.5号顺利取出者93例;另外8例因IUD嵌顿,先用取环器拉出部分IUD后再用卵圆钳牵拉并取出。均1次取器成功。术中患者感觉良好,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讨论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其感觉神经丰富,特别是压力感受器丰富,宫颈扩张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是宫腔侵袭性操作带来疼痛的主要原因,而宫颈口松弛程度是IUD取出的关键。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宫颈萎缩、组织变硬、缺乏弹性、甚至弹性消失、容受性下降。由于宫颈管狭窄、粘连,子宫体萎缩、子宫腔容积缩小,萎缩后的子宫与原来位置的IUD不相适宜,导致IUD嵌顿。因此取出IUD时往往需要扩张宫颈,患者非常痛苦,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如何使绝经后妇女宫颈软化,宫颈口扩张是成功取出IUD的关键。米非司酮是一种类固醇抗孕激素制剂,可对抗孕酮抑制胶原分解的作用,达到促进胶原分解[1]。另外,由于米非司酮具有抑制前列腺素脱氢酶的活性,降低了前列腺素的降解,使内源性PGF2a升高,后者抑制胶原的合成,也致使胶原降解[2],从而软化宫颈。由于上述机制,米非司酮使宫颈富有弹性,顺应性升高,利于机械性扩张,也就相应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既往为减少绝经后妇女宫腔操作的痛苦,增加手术的成功率,有学者主张患者术前一周口服雌激素,以缓解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阴道及宫颈萎缩,但是绝经后妇女中有很多患者存在应用雌激素的禁忌证,而米非司酮无雌激素及孕激素活性,应用于绝经期妇女比较安全。本文中采用口服米非司酮使宫颈松弛变软、宫口自行扩张,患者可以不需扩张宫口来进行宫腔操作;即使部分患者需要扩张宫口,扩张时阻力已明显降低,痛苦大大减轻。少数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有轻微恶心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口服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IUD取出术前短期服用,安全可靠,效果明显,不仅减少了患者术中的痛苦,同时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1]吴熙瑞.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实验和临床药效、安全性、药代和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3,6(2):358.
[2]Radesta D,Bygdeman A,Green M,et al.Induced cervicac ripening with mifepristone (RU486) and bioconversion of arachnid on ic acid in buman pregnant uterine cervix in the first trimester[J].Contraception,1990,41(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