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按摩拔罐针刺联合治疗顽固性面瘫

2012-01-25邓丽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7期
关键词:下眼睑面肌合谷

邓丽芳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医院新兴社区卫生服务站,530200)

按摩拔罐针刺联合治疗顽固性面瘫

邓丽芳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医院新兴社区卫生服务站,530200)

笔者采用按摩拔罐与针刺交替应用的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3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3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都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均曾在他处进行过中西药及针灸治疗,病情均未得到改善。3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78岁,最小6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个月。发病部位在面部右侧的1例,左侧的2例。

治疗方法

在额面部,按摩拔罐与针刺隔日交替应用,10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天,治疗3个疗程。①按摩拔罐方法,先按摩后拔罐或先拔罐后按摩,即额面部(着重患侧)按摩与患侧拔罐相结合。额面部按摩方法:整体按摩结合穴位按摩(以穴位按摩为主,按摩取穴与针刺取穴基本相同);患侧按摩手法方向注意适当向外向上,健侧按摩手法方向注意适当向内向下,力度以酸胀舒适为宜,按摩时间15~20min。对眼睑闭合不全及有畏光流泪、眼痛眼胀等眼部不适的患者,适当增加眼眶、眼睑部位尤其是下眼睑的按摩次数;对下眼缘下塌外翻的患者应注意给予下眼缘、下眼睑上提内合的修整按摩。额面部拔罐操作方法:一般用小罐,每次4~5罐,留罐10~15min;以选定的某个穴位为一个罐位中心进行置罐,笔者常用四白、地仓、颊车、牵正等穴作为置罐中心,所拔的罐必须吸紧有力,对能轻易拔除的罐要重新操作。拔罐完成后,还要对下眼睑及下眼缘做片刻的修整按摩。②针刺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法,操作轻提插慢捻转,注重得气,留针20~30min,每间歇10min运针1次。主穴取患侧阳白、攒竹、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牵正、合谷、昆仑、太冲,配穴取患侧鱼腰、承泣、颧髎、迎香、人中、翳风。其中牵正、合谷、昆仑、太冲在疗程内可每日针刺,余穴隔日针刺。嘱患者闲时进行多次的眼睑开闭锻炼及患侧眼睑眼缘部位的自我修整按摩,午睡及晚睡前各按摩1次,每日3~4次,并注意用眼保养。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面部表情正常,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鼓腮如常,眼睑闭合良好,其余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不适症状。有效: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额纹基本显露,闭目稍欠实或闭目尚实但靠近眼内眦的下眼缘稍许外翻(经作修整按摩后闭合良好),鼻唇沟稍浅,各种反射大部分正常,无口眼部症状或仅眼部偶有涩感。进步:面肌功能有所好转,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主观感觉、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3例中痊愈1例,有效2例。

体会

按摩、拔罐、针刺在治疗面瘫中各有优势[1~3],整合三者的优势联合治疗顽固性面瘫可以增加恢复几率,增强恢复效果。按摩有助于修正下塌外翻的下眼睑、下眼缘,有助于消除由于下眼睑、下眼缘外翻而出现的眼痛眼胀、畏光流泪及眼睛分泌物增多等症。按摩能舒筋通络、活血濡筋,有助于消除面肌由于被长久牵拉而导致的伤损疲劳,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拔罐能祛邪消肿通络,有助于受损神经的恢复;能收紧患侧面肌,有助于修正松弛而被偏牵的面肌。针刺即近治又远治,能活血通经、调脏和腑、祛邪扶正,有助于受损神经的恢复。三管齐下,优势叠加,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牵正、合谷、太冲是治疗面瘫的重要穴位,牵正归属奇穴,主治口㖞;合谷是治疗面瘫的重要远治穴,有“面口合谷收”的古人效鉴,而现代的许多研究也显示了合谷穴与面部神经、肌肉密切的解剖关系及功能关系[4]。太冲穴乃足厥阴肝经之穴,主治口㖞、目赤肿痛,对有眼痛、眼胀等症的面瘫患者尤为适用。况双侧合谷加双侧太冲即为狭义的四关穴,口眼㖞斜等神经疾患是其主治之一。

[1]何建青.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30例.陕西中医,2009,30(6):724.

[2]张国忠.用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针灸临床杂志,2004,20(6):53.

[3]乔海林,殷红英.针刺加闪罐治疗面瘫42例.时珍国医国药,2003,14(9):525.

[4]李落意,赵斌,杨骏,等.“面口合谷收”研究进展.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5):76-77.

2012-02-09)

猜你喜欢

下眼睑面肌合谷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快速去除睫毛及高效眼睑检测方法
下眼睑Merkel细胞癌1例及文献复习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做做眼部美容操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