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医大师任继学治疗肾风及肾劳经验撷萃

2012-01-24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2期
关键词:土茯苓咽喉经验

李 蔚 孙 伟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任继学,1926年1月出生,吉林扶余人。15岁时拜师于吉林省名中医宋景峰先生;1956年被选拔到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进修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职,后一直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从事科研、临床、教学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任老即已成为业绩卓著的中医学家,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2009年被评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任老的代表性著作有《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等,主编了第1部《中医急诊学》国家规划教材、主编《中国瘟疫大全》、《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粹》。他敢为天下先,用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创建了中医急症医学体系,成为中医急诊学的创始人之一。任老治疗肾脏病同样经验丰富,现初步整理介绍如下。

1 治疗肾风经验

《素问·奇病论》言“病生在肾,名为肾风”,指出肾风证之病位在肾。风邪有内统寒温、燥毒之性,随着人体内阴阳偏盛偏衰而发作成病,有穿透之能,引邪聚毒,伤于肾之膜原,故曰肾风。

1.1 辨证施治

1.1.1 水湿肿满 症见颜面虚浮,目下如卧蚕状,下肢浮肿,按之凹陷,甚则腹大如鼓,按之如囊裹水,尿少,大便多溏,或喘息咳唾,胸胁痛,重者喘急不能平卧。舌体多胖大,质淡,苔白润滑,脉多沉缓或沉迟。治宜补精益脾,理气利水。方用鲤鱼汤(任氏经验方):活鲤鱼 1尾(约 250g,去头、鳞片、内脏),大蒜头 1个,胡椒5g,茶叶、桂枝、生白术、泽泻、陈皮、大腹皮、砂仁各15g,生姜皮10g,土茯苓50~100g。若阳虚明显,畏寒甚者加炮附子、干姜,桂枝易为肉桂;喘促甚者加炒葶苈子、大枣、白芥子。共煎后,吃鱼喝汤。

1.1.2 浊毒瘀结 症见面色灰白或灰黄,内罩青色,肉轮黯滞,皮肤瘙痒纳谷不馨,恶心欲呕,腰酸痛,小便少。舌质淡而隐青,或有瘀斑,苔白腻浊,脉沉缓无力或沉弦。治宜泄浊解毒,益肾通络。方用泄浊解毒汤(任氏经验方):土茯苓100~200g,佩兰、丝瓜络、地肤子、地龙、丹参、清半夏、白蔻仁、草果仁、建曲各15g,干姜10g。若阳虚明显,加炮附子、肉桂、巴戟天、淫羊藿;湿郁化热,加姜汁炒黄连、清炙枇杷叶、芦根;兼有风眩,加羚羊角、玳瑁、生杜仲、莱菔子,水煎服[1]。

1.1.3 阳虚瘀浊 症见全身畏寒,脊背尤甚,腰酸冷,四肢欠温,口淡纳呆,脘腹不舒,按之腹软而满,眼睑黑黯,面色黄而少华。舌红,两侧有少许瘀斑,苔白,脉沉弦迟有力,或沉紧。治宜温阳透络,理脾益肾。方用渗浊汤(任氏经验方):炮附子5~15g,肉桂10g,烫水蛭 3~5g,土茯苓 100~200g,沉香曲 10~15g,生白术、葫芦巴、马鞭草、九香虫、姜汁炒厚朴各15g。水煎服。

以上各型,若尿蛋白呈阳性者,须重用土茯苓,并加爵床50g。根据任老经验,本证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治疗咽喉疾病也十分重要。肾风证,其本在肾,但咽喉为发生、发展的关键。咽病,常症见喉核肿大、红赤,甚则有黄白脓腐点,或但肿而色淡红,或但咽壁红赤而喉核不大,或咽壁色淡,或黯红而脉络瘀滞,咽痛或咽中有异物感,或无明显不适。舌质红或淡,苔薄,脉多数而有力,亦可缓而无力。治宜利咽解毒,透经达络。方用利咽解毒汤(任氏经验方):金荞麦 15~30g,紫荆皮、木蝴蝶、郁金、桔梗各15g,马勃10g,金莲花30g。外感风寒未除者,加苏叶、荆芥、羌活;外感风热未除者,加生石膏、薄荷、桑叶、蝉蜕。兼见阴虚者,加熟地黄、砂仁、白首乌、女贞子、黄精;兼见阳虚,加菟丝子、仙茅、淫羊藿、巴戟天,阳虚重者,改用炮附子、干姜、肉桂。

1.2 验方 (1)镜检潜血不消,加用增损珠珀散(任氏经验方):琥珀 50g,珍珠粉、象皮炭各 60g,水蛭 30g,共研为细末,每次3g,每8小时1次。(2)尿少或尿闭,身浮肿者,可外用利尿膏,药用白胡椒粉2g,白商陆粉10g,真麝香少许,共为末,以蜂蜜适量调和,外敷神阙穴(肚脐),即可利尿。亦可采用《验方新编》中的方法:甘遂末2g,水调后敷于脐下1寸3分处,又以甘草节煎汤内服。(3)肾功能有损害,可辅以外治,药用胡芦巴、丹参、红花、羌活各15g,川断 10g,巴戟天、天葵子各 20g,土木鳖子(去油、去壳)1个,共研为细末,用蜂蜜调和后敷于双肾俞穴6~8h,对恢复肾功能有一定的作用。(4)呈血极证之状,瘀血内结为主者,可用牛骨髓30g,大枣3枚,西洋参10g,黄精15g,煎汤送服大黄蛰虫丸1粒,每日2次。(5)恶心呕吐不止者,用吴茱萸粉、蜂蜜适量,调敷两足涌泉穴,吐可自止。(6)风头眩,高血压所致眩晕,用降压汤以泡脚,该方组成:附子、吴茱萸、罗布麻、茺蔚子各15g,透骨草 30g,水煎成 2000mL,早晨泡 20min,晚上泡 30min。(7)咽喉红肿疼痛者,用紫金锭1~2锭内服,1日2次。或用六神丸,每次3~6粒,每日1次含服。肿痛不消者,用棉签蘸八宝红灵丹细末适量涂于咽喉内肿大之喉核。(8)如常易感冒及表虚自汗,可用桂枝汤加金荞麦20g,鸭跖草、土牛膝各15g,水煎服。(9)取玉米须 50g,加水 600mL,煎 20min,代茶饮,坚持长期服用,有较好的消肿和消除尿蛋白作用。(10)若由病毒性肝炎所致肾风证者,可用醋柴胡、溪黄草、木馒头、马鞭草、女贞子各15g,垂盆草 15~30g,紫草茸 5g,生麦芽 30~50g,土茯苓 100~200g,黄精20g,生茅根60~100g,五味子10g。水煎服。

2 治疗肾劳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属中医学“肾劳”、“水毒证”等范畴。任老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对于肾劳治疗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及宝贵的经验。

2.1 肾劳伴发乳蛾 朱丹溪曰“咽喉者,一身总要”。任老认为,咽喉为肾之连姻,且咽喉为关隘,易为邪犯,少阴肾脉循咽喉,挟舌本。所以外邪入侵,从皮毛玄府而人,或从呼吸道而入,盘踞于咽喉,邪结咽喉之血络或毛脉,郁结不散,化生疲毒,而生红肿如蚕蛾,毒随少阴经脉下犯肾之膜原、血络,致病情加重,难以缓解。肾气受伤,卫外不固,循经再伤及肾,致病情发展、缠绵,形成咽喉与肾的恶性循环,此为标本传变之理[2]。任老常用金荞麦、马勃、桔梗、穿山甲片等以清热解毒散结、驱邪外达以安正,否则贻误时机,邪毒留恋,损伤肾体,加重病情。金荞麦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治疗咽喉肿痛、喉症开关之要药。马勃“辛平轻虚,清肺解热,散血止嗽,治喉痹咽痛”(《本草备要》),一可上疗咽喉,二可下止血尿,体现了“清上治下”之理。桔梗“表散寒邪,清利头目咽喉”,用之一以利咽喉,二以散表邪,三以引领诸药而为使。穿山甲片“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贯彻经络,透达关窍,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医学衷中参西录》),曾有记载用炮山甲治疗喉核肿大(《蠢子医》)。任老在治疗慢性乳蛾缠绵者,加穿山甲片可显效。

2.2 肾劳伴大便秘结 肾劳患者,因于脾肾衰败,气化无权,临床上可出现大便秘结等。遇此,应用大黄通腑泄浊,使浊邪有出路,对于缓解病情十分必要。本病总趋势为正衰邪实,多由虚损致实,正气愈衰,邪气愈盛。大黄“善于推陈致新,淤血停于经络,必以大黄以豁之。”(《雷公炮制药性解》),并且其延缓肾功能减退的作用已被证实。而生大黄性味苦寒,《本草正义》载“其味大苦,最伤胃气,胃弱者得之,无不减食,且不知味,不可轻率使用。”久病体虚之人,用之不慎必伤胃气、耗阴血。肾衰患者,特别是久病之人多有脾胃衰败,用大黄往往有“虚虚”之弊,有感于此,任老采用秘制大黄法炮制大黄,用炮附子煎汁拌大黄蒸制,以制其寒性,使之更加适患者服用。生大黄经秘制大黄法炮制成后,其苦寒之性得除,用之不伤气、不伤津、不损阳,可引邪外出,避免了因应用生大黄所产生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2.3 肾劳伴蛋白尿 持续性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往往肾功能进展迅速,预后不佳。肾劳蛋白质属于人体之精微物质,即是“脂膏”(《灵枢经》),由肾封藏。任老认为蛋白尿的形成,是由于血液稽留、为肿为毒,毒邪伤于肾之血络、膜原,导致血脉肿胀,脉络膜变薄、破裂,造成肾失封藏之功及血脉、血络之能,不能约束肾精之闭藏,精微外溢,下输膀胱则随溺而出,即为蛋白尿。虽临床表现为蛋自尿,但血积毒蕴实为蛋自尿生成之因,而土茯苓可“除湿消水、去清分浊”、“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以渗利下导为务”(《本草正义》),毒去则血络、膜原得复,肾精得以封藏,蛋白尿得消。土茯苓可长期大量服用而无毒副作用已经临床证实,大量应用土茯苓对消除蛋白尿确有良效[2]。

2.4 肾劳验方 (1)肾劳可由多种疾病(如慢性淋证)等不解,伏邪发病而来,即“初感治不得法,止气内伤,邪气内陷,折时假愈,后仍作者,或已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伏邪新书》)《临证指南医案》有“肾络”之称,由于气化功能失常,造成络脉气滞、血逆、水津代谢障碍聚而为痰为饮化毒,毒害人络、小络、孙络,即“久则络血疲气凝滞,换浊水液相混”。对此,任老采用橘络、赤芍、丹参、地龙、水蛭等以人经络、行滞气、通血络,其中,“橘络令能宣通经络滞气,祛皮里膜外积痰,活血”(《本草纲目拾遗》)。(2)《素问·阴阳应象人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辛胜酸”,任老推而广之,以半夏、干姜辛以胜“酸”,“辛散其表里怫郁之气”。半夏辛温,能走能散,和胃健脾,除湿化痰,能行水气,以润肾燥,利二便。干姜辛热,逐寒邪而发表温经,“开五脏六腑,宣诸络脉”(《本草从新》),二者合用可开郁结、通腠理、畅血络,则辛以散之,酸性代谢产物自除。(3)昆布、牡蛎皆属水族,昆布为消坚要品,牡蛎 “佐昆布则去水为多”(《医药浅述》),二者攻坚软坚,以通络隧;祛痰化湿利水解毒,可以祛除经络中之痰湿,助浊邪排除,则浊毒能有出路而不致停积不化,对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有效。

3 结 语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多是在脏腑亏虚,正气不足的基础上,遭受外邪或内伤因素,致脏腑机能受损,产生湿、热、痰、瘀等多种病理产物,形成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任老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治疗肾风及肾劳经验宏富,疗效翔实,值得深入学习,加以实践。

[1]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9-1382.

[2]宫晓燕,任喜洁,刘艳华.任继学教授治肾风用药经验撷菁[J].中医药学刊 2003,12(12):1989-1995.

猜你喜欢

土茯苓咽喉经验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土茯苓的功能性分析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土茯苓治急性尿路感染
方草寻源——土茯苓
土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