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王义老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

2012-01-24王金成王红霞潘卫峰胡志强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12期
关键词:药丸方药汤加减

王金成 王红霞 潘卫峰 胡志强

(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临床上以反复咳嗽、咯痰、喘息,甚则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烦躁、心悸,肢体浮肿等为主要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应归属喘证、肺胀范畴。杨王义老中医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杨师认为,COPD病史较长,病因以久病肺虚为主,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为痰、饮、瘀留滞肺络,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而出现咳嗽、吐痰、气短、气喘等症;虚以肺、脾、肾虚为主,症见纳呆、乏力、气短、气喘、动则明显。虚易致实,实易致虚,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病情。

2 辨治经验

COPD属内科顽疾,因病史较长,故治疗不能速战速决。杨师认为,治疗效果不佳或因短时间看不到治疗效果而终止治疗,或因经济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治疗,或因疗效不佳而频频更换治法方药。治疗该病必须多手段、多方法,守方守法坚持不懈予以治疗,日久才能见到功效。所以,杨师采用药穴结合,持续治疗,同时联合割治、挑治疗法,以及辨证口服中药等方法,治疗该病取得明显疗效,具体方法如下。

2.1 割治挑治、强化治疗 杨师认为割治挑治本身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但作用时间短,能够起到治标作用,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割治疗法是切开人体穴位或某些部位上皮肤,摘除或挑出皮下脂肪组织并对局部给予适当刺激,以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改善机体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挑治疗法是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区域内用三棱针挑破皮肤、皮下组织,挑断部分皮内纤维,是通过刺激皮肤经络,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治疗方法。二者对COPD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2 药穴结合、长效治病 药穴结合是将特制的中药药丸埋植在穴位里,形成“药针”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为药丸在穴位里需要3~6个月才能完全吸收,所以,药丸持续刺激穴位,持续释放药效,形成长效治病模式。依据寒热虚实之不同,制成5种中药药丸。凡痰白、背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者,属寒证,选用由麝香、阿胶、白花蛇舌草、麻黄、细辛、干姜、川椒、制半夏、牙皂、穿山龙等组成的方药,水煎浓缩,特殊药物最后放入,制成黄豆大小药丸,命名为“祛风散寒止咳化痰丸”,简称1号药丸。凡痰黄、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者,属热证,选用由麝香、阿胶、牛黄、制半夏、川贝母、天竺黄、地龙、白花蛇舌草等组成的方药,制成“祛风清热止咳化痰丸”,简称2号药丸。凡有过敏史,或闻及异味咳嗽、气短加重,或喉间鸣响严重者,属敏证,选用由麝香、阿胶、白芍、甘草、全蝎、蜈蚣、钩藤、白蒺藜、白附子、皂角等组成的方药,制成“抗敏解痉止咳化痰丸”,简称3号药丸。凡体虚汗出,纳呆乏力,平素易感冒者,属肺脾气虚证,选用由阿胶、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制半夏、黄芪、熟地黄、五味子、当归、紫菀、桑白皮等组成的方药,制成“补肺健脾丸”,简称4号药丸。凡体虚汗出,呼吸表浅,腰困腿软,神疲乏力者,属肺肾气虚证,选用由阿胶、黄芪、白术、五味子、熟地黄、冬虫夏草、人参、蛤蚧、淫羊藿、紫菀、桑白皮等组成的方药,制成“补肺益肾丸”,简称5号药丸。

杨师认为,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病机自然不同。治疗时必须谨守病机,随证治疗。所以,穴位埋植中药药丸不是一个患者只埋一种药丸,而是依据病机变化,选择不同药丸埋植。一般7天埋1次,连埋3次。常规选取药丸方法是,第1次依据寒热选取1号或2号药丸;第2次多选用3号药丸,因为虽有“喘未必兼哮”之说,但杨师认为“喘久必哮”;第3次依据肺脾肾三脏虚损之不同选取4号或5号药丸。选穴依据标本虚实之原则,第1次以祛邪为主,选取天突、膻中、定喘双、肺俞双、喘宁双(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6寸)8个穴位;第2次以祛邪扶正兼顾,选取膏肓双、膈俞双、痰喘双(男性选用,乳头上1寸,向外旁开1.8寸)、中府双(女性选用)、左咳喘点(左手掌侧食指与中指指缝上缘凹陷中)7个穴位;第3次以扶正为主,选取脾俞双、肾俞双、足三里双6个穴位。

穴位埋植中药药丸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辨证选取穴位和药丸后,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表面浸润麻醉后,进行割治及挑治治疗,即用手术刀在穴位上切5 mm长的小口,深达肌层,挑出稍许皮下脂肪组织,用钩针将切口两侧纤维组织挑断10根左右,之后,持持针器沿切口前下方,分离皮肤与肌肉之间组织,将一粒消毒过的黄豆大小药丸放入,缝合1针,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次埋植6~8个穴位。术后连续静点抗生素3 d,第3日换药1次,7 d后拆线。

2.3 辨证服药、互补增效 杨师认为辨证论治的核心是依证立法,依法处方,是先有证,后有治法方药。中药药丸却是先有治法方药,适证选药,虽然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精神,因为先后顺序颠倒,只能是大方向一致,方证相通,达不到100%相合。所以,通过辨证口服中药途径,弥补药丸治病之不足,同时汤药起效快,可以解决药丸起效慢,短期症状改善不明显的短板,且汤药服于内,药丸用于外,内外夹击,有利于祛除病邪。

杨师多采用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他认为,八纲辨证简单明了,易学易用,尤其对疑难病或病机复杂者有从繁就简之效。脏腑辨证对把握病机变化,针对性选方用药有非常大的帮助。凡由受凉后发病,症见喘咳气急,伴恶寒,发热,头疼等症,属外有表证,宜先表后里,用麻黄汤加减治疗。凡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痰多者,属痰浊壅肺,宜化痰降气,兼有痰白,口黏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者,为寒痰壅肺,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兼有黄痰,身热口渴,苔黄或腻,脉滑数者,为热痰郁肺,用桑白皮汤或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凡痰稠而黏,咯之不爽,咽喉干燥者,属肺燥有痰,宜润肺化痰,用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凡面浮肢肿,心悸,喘咳,面唇青紫,苔白滑,脉沉细者,属阳虚水泛,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加减治疗。凡自汗,怕风,易感冒,或每因天气变化而诱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属肺虚,宜补肺固卫,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凡纳呆,乏力,大便不实,或因饮食不当而诱发,舌淡,苔薄白,脉细软者,属脾虚,宜健脾益气,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凡短气息促,动则加重,伴腰酸腿软,劳累后易诱发者,属肾虚,宜补肾摄纳,兼有面色晄白,手足不温,舌淡,脉沉细者,属肾阳不足,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加减治疗;兼有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属肾阴不足,用七味都气丸或左归丸加减治疗。

3 典型案例

郝某,男性,67岁,主因“咳嗽,吐痰,伴气短,气喘10年,加重4年”于2010年10月2日入院。有慢性吸烟史40余年,每日20支左右。发病以来,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COPD,治疗效果欠佳。入院症见:咽痒,咳嗽,咯吐大量白色泡沫痰,伴气短,气喘,动则加剧,纳呆,腹胀,寐差,乏力,大便不成形,每天晨起1次,夜尿多,舌质淡,苔白,脉滑。中医诊断:喘证,寒痰壅肺。西医诊断:COPD。治以燥湿化痰、宣降止咳。第1次穴位埋药选取1号药丸,取穴膻中、天突、定喘(双)、肺俞(双)、喘宁(双)。在完成割治、挑治治疗后,每穴埋植药丸1粒。同时配合口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用陈皮10 g,清半夏15 g,茯苓30 g,炒苏子10 g,炒莱菔子 10 g,炒白芥子 10 g,桔梗 10 g,枳壳 10 g,炒杏仁 10 g,厚朴 10 g,大腹皮 10 g,炙甘草 10 g。7剂,每日 1剂,水煎服。二诊(10月9日),痰量明显减少,余症变化不明显,舌淡,苔白,脉滑细。证属虚实夹杂,实以痰盛、虚以气虚。治以化痰消食,健脾益气。第2次穴位埋药选取3号药丸,取穴膏肓双、膈俞双、痰喘双、左咳喘点。在完成割治、挑治治疗后,每穴埋植药丸1粒。同时配合口服三子养亲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药用炒苏子10 g,炒莱菔子 10 g,炒白芥子 10 g,太子参 20 g,炒白术 15 g,茯苓 20 g,炙甘草 10 g,陈皮 10 g,清半夏 10 g,砂仁 3 g,木香 9 g,枳壳 10 g,大腹皮 10 g,麦芽 15 g,炒神曲 15 g,天花粉 6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三诊(10月16日),咳嗽吐痰减轻,纳食增加,仍气短,气喘,动则加重,伴腰困,乏力,夜寐欠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肺肾气虚,治以补益肺肾,纳气平喘。第3次穴位埋药选取5号药丸,取穴脾俞双、肾俞双、足三里双。在完成割治、挑治治疗后,每穴埋植药丸1粒。同时配合口服人参胡桃汤加减,药用人参 10 g,胡桃肉 30 g,川贝母 10 g,炒杏仁10 g,桔梗 10 g,炙甘草 10 g,五味子 10 g,沉香 3 g(冲服),山茱萸肉 10 g,炒山药 10 g,炒白术 10 g,茯苓 10 g,炒谷芽 15 g,鸡内金10 g。7剂,日1剂,水煎服。四诊(10月23日),偶有咳嗽,吐少量白痰,仍气短,气喘,活动后加重,但程度较入院时明显减轻,纳、寐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药已对证,为巩固疗效,给予丸药继续治疗。出院带药如下:蛤蚧2对,党参60 g,生山药 60 g,麦冬 60 g,百合 60 g,黄芪 60 g,当归 30 g,五味子30 g,炒白术 30 g,茯苓 30 g,平地木 30 g,熟地黄 30 g,炒杏仁15 g,防风 15 g。 1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1丸 3 g,1次 1丸,1日2次口服。半年后回访,患者自述,回家后症状逐渐减轻,现在基本恢复如常人,可以从事轻微体力劳动。一年后回访,完全恢复健康,像同龄人一样能够从事所有体力劳动。

4 结 语

COP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稳定病情,延缓发展。中医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有针灸、内服中药、静脉输入中成药等多种治疗方法,虽有一时之功,但从整体治疗结果看,疗效有限。杨师认为,慢性病需要长期持续予以治疗,才能取得效果。长期服药治疗或针灸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同样,医生也经受巨大考验,因为在看不到明显治疗效果时,反复调整治疗方药,容易偏离中医之证,疗效自然越来越差,从而丧失继续治疗信心。药穴结合,是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一次操作,持续治疗,患者易于接受,医生不需要反复思辨的一种治病方法。是药物与穴位的完美结合,发挥药物与穴位双重治病作用。联合割治、挑治、辨证口服中药多靶点、多途径达到治病目的。各种治疗方法之间互补性及协同性极强,持续发挥最大治疗效果,故能从根本上解决COPD之顽疾。穴位埋植中药药丸对支气管哮喘病亦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药丸方药汤加减
Deconstructive Analysis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from Translanguaging Perspective
药丸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药丸病毒大作战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
日民众反对医保取消“汉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