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后腹壁切口血肿57例临床分析

2012-01-24周竞旭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4期
关键词:腹壁血肿重度

周竞旭

(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北京 101400)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血肿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甚至裂开是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及患者痛苦,甚引发医疗纠纷。为探讨血肿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作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57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血肿裂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 因血肿裂开病例57例,年龄21~39岁,产次1~3次,剖宫产1~3次。全部为耻骨联合上2~4cm腹横切口及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

1.2 方法

根据清创术所记录的血肿部位所在血管区域将血肿分为三类:腹壁浅静脉区、腹膜前血管区、其他部位,记录各类血肿例数;按患者有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特殊情况分类记录所占例数,分析产生血肿可能的原因。

2 结 果

2.1 腹膜前血肿29 (50.9%) 例,切口侧端即腹壁浅静脉区22(38.6%)例,其他部位皮下脂肪层6 (10.5%)例。提示血肿规律性分布于固定的血管区趋势明显,前两者总和(89.4%)与“其他部位” (10.5%)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疾病23(40.3%)例二次以上剖宫产11(19.3%)例;重度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22.8%)例;产后大出血1(1.7%);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性疾病2(3.5%)例;无不良因素7(12.3%)例。由此可见合并上述特殊疾病人群(87.7%)与无不良因素(12.3%)人群发生切口血肿的危险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手术后引起血肿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缝合不当等,本研究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现:血肿发生部位有规律性,另外与特殊的妊娠并发症相关性明显,而无妊娠不良因素人群血肿发生率低。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3.1 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本身为高凝状态,术中切开血管经钳夹凝血迅速,另外麻醉状态下血压降低血管灌注压随之降低,随着术后血压复升到平时高血压状态,血管灌注压也随之上升,血管重新开放可形成腹壁血肿[1]。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因子被消耗后往往经历短暂的高凝期后很快进入纤溶期,更增加了出血危险性。

3.2 妊娠高血压疾病和重度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均存在凝血功能不良因素,本组患者均为重度患者,二者共36例(63.2%),高血压出血的综合原因已如前述,重度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手术前多经过输注血小板等全面纠正凝血功能,达到相应标准后才进行手术,术中凝血功能正常不难把握,但正常血小板寿命仅10.8±4.2d,库血血小板发挥凝血功能时间更短,仅于6h内作用最佳,随着血小板失活,凝血功能障碍必然再发生而继发出血,临床常见此类患者各种显性出血情况,当缝合留有死腔时则积聚于死腔形成血肿。

3.3 研究结果表明位于血管区域血肿占89.4%,说明进腹过程注意保护血管的重要性,尤其是二次以上剖宫产,解剖层次不清、肌肉粘连,如果分离过程动作粗暴很容易拉断肌肉营养血管;或撕拉肌肉过程手指弯入腹直肌前撕破腹膜前血管而未及时结扎;下腹部横切口的剖宫产术,切口两侧端有较粗大的腹壁浅静脉分支经过,直径约2mm,位于中线旁开3~4cm纵行走向,切皮时可以刚好控制仅切开真皮层,皮下脂肪用手撕拉可以保护腹壁浅静脉不被拉断,如果发现断裂即时结扎以免血管回缩造成术后再出血。

3.4 其他因素主要因合并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由于孕产妇营养不良,术后组织水肿,新生血管生长缓慢,使得组织修复困难,已闭合的血管断端血栓脱落再出血形成血肿。当患者凝血机制等情况良好时,出血自凝且随着组织修复而加固不会发生血肿。这可以解释正常人群发生血肿机会明显少于有病理因素人群的原因。

综上所述,发生腹壁血肿的患者虽然存在有潜在出血因素,但血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止血不彻底所致[2]。作为一名医师,应认真对待每一次手术,避免盲目追求手术时间。尤其对于特殊体质患者更要注意避免粗暴牵拉,及时彻底止血,不留腔隙,避免因反复缝扎、缝合过密致局部供血不良和组织坏死[3,4]引发血肿。

[1] 刘新民.腹壁切口血肿[M].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15-116.

[2] 王书芬,李敏,付国倩.剖宫产术后腹壁血肿2例[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8): 495-496.

[3] 曾韶英,范建辉,彭其才.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附13例报告) [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1):96-97.

[4] 谭吕莲.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3):66-67.

猜你喜欢

腹壁血肿重度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宫斗剧重度中毒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年度创业家:重度垂直式崛起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