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技术在28例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价值
2012-01-24张同华肖尚领
张同华 肖尚领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永城 476600)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的疑难病症,尤其是胫骨及跟骨等部位软组织薄弱,多有创伤面积大,死骨外露,炎性组织增生局部血运差,临床治疗困难。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开展该项技术以来,总结28例患者并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更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患者,男22例,女6例,年龄18~63岁,平均37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2.5年;其中胫骨中下段16例,上段4例,跟骨8例。均有窦道形成,不同程度皮肤缺损,面积最大8cm×10cm×6cm,骨质外露伴间断性或持续性流脓或渗出液,有炎性肉芽组织增生,皮肤色素沉着。术前细菌培养均有细菌生长,X线或CT显示:骨膜增生,皮质增厚,死骨形成,部分由包壳形成。
1.2 治疗方法
术前均行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根据化验结果行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在应用止血带情况下所有患者均在麻醉下行病灶清除术,彻底清除病灶内的炎性坏死组织,去除死骨及硬化的骨质;有内固定的取出内固定给与外固定架维持骨折复位。将输血器在病灶近端正常组织内皮下通道置于病灶内,然后根据局部缺损面积大小应用相应的VSD敷料覆盖,引流管置于病灶内三通或二通连成一个引流管并将创面填满,用生物膜严密封闭创面。输血器持续滴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或细菌敏感抗生素盐水,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器持续吸引,可重复2~3次应用直至细菌培养呈阴性,创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然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或旋转皮瓣消灭创面,达到临床愈合。
2 结 果
本组28例其中2例胫骨骨髓炎因病程较长创面愈合后遗留下肢短缩畸形,1例跟骨骨髓炎遗留有间断性窦道口渗出,所有病例中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1~3年,病情稳定无复发,上述除外均达到临床愈合。
3 讨 论
本组28例患者中,除5例为血源性骨髓炎外,其余均有外伤尤其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感染概率较高,加之胫骨及跟骨软组织较薄,炎性组织增生,骨质硬化,血运差。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的药物浓度很难达到有效剂量,加之目前抗生素使用不规范,混合感染较多有的甚至形成耐药,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在抗生素冲洗液持续灌洗的情况下,抗生素可直达创面即可通畅引流又可持续杀菌,降低创面的细菌数量,破坏细菌生长的环境。同时应用VSD持续进行封闭负压引流,与外界隔离,阻止外界细菌入侵降低了交叉感染的概率[1],使创面获得了一个清洁环境;提高创面的血流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增加抗菌能力[2]。采用VSD治疗的技术关键是除了彻底清创外,设计VSD应根据创面大小、深度,敷料必须全部覆盖创面,较深的创面应将其用敷料填满不留空腔,贴膜应 超过VSD敷料2cm以上,保持创面的封闭性。保证引流管通畅,开放负压为60~80kpa,观察组织肿胀和引流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定期做细菌培养了解感染控制情况。引流管通畅的标准是引流管中可见连续移动的引流液或水泡,并且敷料一直处于塌陷状况。对于新鲜创面坏死组织较多和并发感染的创面,虽不主张局部用药,但在引流器件冲洗引流管管腔时用少量敏感抗生素有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该方法对难治复杂病例可重复应用2~3次直到创面被肉芽组织完全覆盖或创面缩小对后期植皮提供良好条件。VSD技术对经久不愈的慢性骨髓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 张建,吴克俭,王刚,等.持续负压封闭吸引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合并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杂志,2009,23(10):1170-1172.
[2] 王彦峰,陶世民,陈务民,等.应用医用泡沫材料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复杂创面感染[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7,14(5):312-313.
[3] Brem MH,Blanke M,Olk A,et al.The 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and instillation dressing:limb salvage after 3 degrees open fracture with massive bone and soft tissue defect and superinfection[J].Unfallchurg,2008,111(2):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