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出血并发症及成分输血治疗

2012-01-24黄淑清董清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4期
关键词:产褥胶体产科

黄淑清 董清松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361000)

产后出血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产科出血仍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0万的产妇因产后出血而导致死亡,我国数据显示,产科出血引起的死亡占孕产妇死亡的49.1%,所占比例相当高。产科出血大多发病较急,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休克、DIC、产褥感染、席汉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及时抢救成功,也常常引起严重贫血等后遗症,因此一旦发生产科出血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成分输血是产科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1,2]。笔者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产科出血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产科出血并发症及成分输血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科出血并发症患者48例,年龄在20~39岁,平均年龄为(30.25±5.47)岁;孕周在32~42周,平均孕周为(36.27±3.66)周;出血量在615~3100mL,平均出血量为(1487.59±526.78)mL;其中单胎妊娠46例,双胎妊娠2例;初产妇36例,经产妇12例;出血的病因为:产后出血39例,胎盘早剥5例,前置胎盘3例,羊水栓塞1例;发生的并发症有:低血容量性休克17例,DIC12例,产褥感染9,严重贫血7例,席汉综合征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治疗

首先应查明出血的原因,针对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控制出血,如由产后宫缩乏力引起者给予催产素或麦角新碱静脉滴注治疗,由产道裂伤引起者给予手术修补治疗;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迅速给予扩容治疗,扩容液应根据患者出血的程度及速度、心血管状况及低血压持续时间等进行选择,如出血量在短时间>20%,应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输液量应根据血压、脉搏、尿量以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进行选择。

1.2.2 成分输血治疗

1.2.2.1 输血指证及成分的选择[3]

产科输血的指证尚无统一标准,本文以Hb水平<70g/L或Hct<0.24为输血指证。产妇贫血严重,低血压、头晕等失血症状较明显或有活动性出血者,应红细胞制剂输注;血小板计数<50×109/L或手术切口不断者应给予血小板输注;如纤维蛋白原低于1.0g/L或合并有DIC者,应给予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输注;输血后的Hb水平应根据产妇的年龄、出血原因和程度、心血管状况及肺功能等决定。

1.2.2.2 输注方法

失血量在20%以下,输注适量的晶体液或胶体液即可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一般无需输血;失血量在20%~40%,应迅速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以补充循环血量,在此基础上给予红细胞制剂输注;失血量在40%以上,应在补充晶体液、胶体液以及红细胞制剂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给予浓缩血小板、FFP、冷沉淀输注。

1.3 观察指标

在输血前1h及输血后4h检测患者的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治愈率和病死率。

1.4 疗效判断

治愈:出血停止,凝血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无出血并发症;好转:出血停止,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改善但未恢复正常,无出血并发症;无效:出血未得到控制,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无改善,遗留严重出血并发症或患者死亡。

2 结 果

42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7.5%,45例患者的凝血功能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3.75%,死亡3例,病死率为6.25%。

3 讨 论

产科出血的发生与妊娠期血液生理学的变化有关,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和低纤溶状态,产科出血发生后容易并发DIC,并且产后的子宫胎盘创面产生细菌生长繁殖的有利环境,容易合并产褥感染,因此产科出血大多发病较急且病情凶险,如不及时处理,常引起严重并发症,常见的有:产后贫血、低血容量性休克、产褥感染、子宫切除、席汉综合征等。其常见病因有: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栓塞和胎盘早剥等,其中产后出血在产科出血中最为常见,而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又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4]。

人体大量失血后,机体可通过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等方式进行自体输血,因此发生产科出血后可导致血容量骤减,以及组织间液量的减少,因此应给予积极的扩容治疗。但当大量失血超过血容量的40%或急性失血超过30%时,应进行输血治疗。目前主张输入成分血,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传染病的发生,并且可以使血液得到充分利用。

产科出血的治疗以改善机体的携氧功能、增加有效的血容量为主,所以给予晶体液及胶体液扩容后输注滤白悬浮红细胞是治疗产科出血的主要方法;新鲜冰冻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及凝血因子,但是大量使用会使血液循环负荷增加,所以新鲜冰冻血浆只适宜在急需扩容和补充凝血因子时适用;冷沉淀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可以有效提高RBC、PLT、PT,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少量出血及大量出血时均可应用;PLT低于50×109/L说明有继续出血倾向时,应及时补充血小板,但应根据化验结果及出血情况适量使用。

综上所述,预防并治疗产妇出血并发症,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作用,成分输血是治疗产科患者出血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参考资料

[1] 杨冬梅.产科出血患者的输血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0):1261-1262.

[2] 潘洪茹.产后出血的并发症举例[J].中外健康文摘,2009,6(30):97-99.

[3] 符有畅,夏兰,陈德娟.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 9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2):226-227.

[4] 彭翠云.产科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2011,7(4):131-132.

猜你喜欢

产褥胶体产科
产褥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预测价值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PCT、MDA、MPOx对产褥感染产妇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天然胶体的水环境行为*
产褥感染的预防措施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