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成分输血的护理

2012-01-24杜菊香

中外医疗 2012年24期
关键词:血袋制剂红细胞

杜菊香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河南新乡 453000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输血技术也由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就是将血液成分分别制剂,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制剂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剂科学合理,治疗针对性强,在临床上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大大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有效节约了血液资源。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对1 367 例成分输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在加强成分输血管理、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严格查对及操作技术、严密观察血液制剂及输注过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共有成分输血病人1367 例,其中白血病524 例,多发性骨髓瘤198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65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82 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 例,淋巴瘤186 例,血友病8 例。 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1182 例,洗涤红细胞5 例,血小板124 例,冷沉淀31 例,血浆25 例。在全部病例中,男742 例,女625 例,年龄最大的89 岁,最小的2 岁,平均年龄42.6 岁。

2 护理方法

由于我科的专业特点,成分输血患者较多,比较集中。 输血方法是一项护理常规,随着输血技术的迅速发展,成分输血对临床护理来说又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 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学习新知识,熟悉新内容,明确新要求,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范护理操作,密切观察各种成分血液制剂及患者输注过程,注重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2.1 环境护理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输血环境很重要,室内光线适宜,温湿度适中,避免噪音,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及时清除病人的呕吐物和排出物,避免不良的刺激,从而很好的配合输血过程。

2.2 心理护理

与输注全血一样,患者也常常担心会因输血而引发其他疾病特别是感染传染病。 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讲清楚病人的病情与输血风险的利害关系,同时根据医嘱做好患者输血前各种传染性指标检测工作,让患者放心。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针对病人的个体差异、家庭情况及生活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要加强巡视,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对输血产生依赖性的病人, 则应讲明输血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仅仅是一种替代疗法,应鼓励病人从全方面配合治疗和护理。

对于病人发生输血反应, 护士除了护理技术上的积极处理外,还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稳定病人的情绪。 注意自己动作要稳重,不要惊慌失措,同时要耐心解释输血反应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时,护士要陪伴在病床旁。 既可加强观察、及时处理,也可让病人得到安慰。

2.3 严格查对

严格进行查对工作,即取血时认真检查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内容,并对血液制剂的包装有无破损及渗漏、制剂颜色是否正常,有无溶血、混浊及凝集块等进行检查,取回后还要由两名护理人员按照以上内容再检查一遍;输血时根据医嘱,先由两名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床号、住院号、血型及制剂种类进行仔细核对,确任无误后方可输注。

2.4 输注过程中的护理

输注红细胞成分制剂时,首先于输前把血袋反复多次颠倒,让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 输注过程中也要注意不断地轻轻摇动血袋,防止红细胞聚集造成输注速度减慢,影响治疗效果;其次对于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几种开放性制备的血液成分制剂,应当尽快输注。

输注血小板成分制剂时,也要于输前轻轻摇动血袋,使之混合均匀,并严密观察摇匀后的制剂状态,呈云雾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如发现有细小的凝集块,可用手指轻轻搓挤,使之散开。 由于血小板的功效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所以取来的血小板成分制剂应当尽快输注, 宜采用输血器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速度输注,以达到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

输注血浆成分制剂时,应于输前仔细观察制剂的性状,正常情况下的血浆制剂应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 如颜色异常或有块状凝集则不能输注。 如为新鲜冰冻血浆, 应于融化后尽快输注,以避免血浆中的活性因子丧失和血浆蛋白变性。

输注冷沉淀制剂成分时,应于融化后尽快输注,可用输血器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大速度输入,须注意冷沉淀应ABO 血型同型输入。

如果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严重者根据医嘱停止输注, 并将原血袋余血及新采集的血样送交输血科(血库),同时报告护理部。

输血结束后,仔细观察静脉穿刺部位,如有血肿或渗血等情况,立即进行相应处理;同时按照专项要求,规范填写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保存。

3 输血病人的宣教工作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工作贯穿在病人输血的全过程。 输血前,采取各种方式向病人介绍输血的有关知识,输血与疾病的关系,输血对恢复健康的意义;输血过程中要及时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态度要端正、语言要亲切,充分取得病人的信任;输血后及时为病人讲解输血后的注意事项。

输血的次日要发放输血病人满意度调查表,以了解病人或家属对本次输血的满意情况,对于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实施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4 结果

由于护理方法得当,1 367 例进行成分输血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输注过程,针对不同疾病达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率100%。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对进行成分输血的每位患者开展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率达99.9%。 仅3 例输注过程中出现轻微的皮肤搔痒,经及时处理,30 min 后缓解。

5 讨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疾病特别是血液病的有效手段,成分输血是输血技术的新发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通过对去年全年1367 例成分输血患者的护理工作回顾,有如下几点收获。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顺利开展临床成分输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分输血是临床护理中输血技术的新发展,护理人员对于成分输血大都比较生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请专科医生为护理人员集中讲解成分输血的相关知识,包括血液成分的制备、贮存、临床疾病治疗意义等,要求护理人员利用个人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同时进行严格考核,务必熟练掌握。 通过培训学习,全科护理人员对于成分输血及其应用都能熟练掌握,对每种成分血液制剂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有利于较好地与患者沟通,为顺利开展成分输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针对性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是确保安全顺利开展临床成分输血的重要举措。 输血技术是临床护理的常规操作技术,而成分输血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与临床治疗针对性,因此针对成分输血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我们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同时结合实际对取血、输前、输中、输后各个环节都明确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和注意事项,对不同成分血液制剂输注速度、 莫非氏滴管液面高低和输血器的使用等技术细节都制定了规范性要领,还制定了三查八对、输血记录单及报告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和减少输血事故的发生,为安全顺利开展成分输血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为顺利开展成分输血提供了有效支持。 根据成分输血患者的特殊性,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成分输血患者普遍对成分血液制剂及其治疗作用了解甚少,也有对这种成分血液制剂引发其他疾病甚至传染病的顾虑,还有输注过程时间长短、不良反应引起的不适等等,我们要求护理人员于输血前都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简易通俗地讲清楚输注的成分血液制剂及临床治疗意义,随时随地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予以明确清晰和耐心的解释,同时对输注成分血液制剂的注意事项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打消患者的各种疑虑,让患者心情舒畅地配合输注,从而顺利完成成分输血的整个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血袋制剂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利用一次性托盘承托血袋进行二次包装的技术优势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制备成分血时血袋破损的原因分析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
试析成分血制备环节中容易发生破损的关键点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