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2-12-15

中外医疗 2012年24期
关键词:结核结核病一致性

申 杰

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衡阳 421001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结核病防治措施中最重要的环节。 结核菌素试验(TST)虽是目前临床最常用于结核筛查的方法,但假阳性率高,且易受患者身体状况影响。结核感染T 细胞斑点试验(T SPOT.TB)是一项诊断结核的有效辅助手段,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1]。 我们采T SPOT.TB 和TST 2 种检测方法在疑患结核病人中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者在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3月该院住院及门诊疑诊或待排除结核的患者90 例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5 名,年龄在20~25 岁,平均年龄23 岁。90 例患者中,男性47 例,女性43 例,平均年龄44 岁。 最后确诊结核患者共28 例 (31.1%), 男性16 例(57.1%),女性12 例(42.9%),平均年龄49 岁。 28 例患者中15 例(53.6%)为肺结核,最后确诊均有影像学异常发现,痰涂片发现抗酸杆菌3 例;13 例(46.4%)为肺外结核,其中1 例胰头附近腹膜后淋巴结结核患者,CT 考虑为胰头癌, 最后通过开腹活检发现肉芽肿样病变明确诊断。 收集每位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既往结核病史、结核接触史、家族史以及其他疾病和治疗史。

1.2 方法

1.2.1 T SPOT.TB 检测 根据T SPOT.TB 试剂盒 (Oxford Immunotec,Oxford,UK)操作。 肝素抗凝管采集5 mL 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已包被抗体的微量板的4 个孔中,分别加人阳性对照植物血凝素,阴性对照细胞培养液,A 抗原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以及B 抗原滤液培养蛋白10(CFP-10)。 然后每孔加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一起置于培养箱温孵育16~20 h。 PBS 洗脱,再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干扰素抗体孵育2 h,PBS 洗脱,显色,PBS 终止[2]。 采用放大镜人工计数斑点数。 阳性结果定义为:测量孔点数是阴性对照的2 倍以上或者比阴性对照多5 个点。

1.2.2 结核菌素实验 采用Mantoux 法,取PPD0.1 mL(含5 单位结核菌素) 行前臂尺侧皮内试验,48~72 h 后观察结果。 硬结直径≥10 mm 为TST 阳性结果。

1.2.3 结核诊断 综合考虑临床表现、放射学、病原学以及组织病理学、 对经验性抗痨治疗反应等最后作出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临床诊断。

1.2.4 评价指标 采用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等作为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3]。

1.3 统计方法

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 分析两种试验方法诊断效能的一致性用McNemar 检验,一致性强度采用K 系数。

2 结果

2.1 TST 与T SPOT.TB 诊断效能一致性分析

TST 与T SPOT.TB 诊断效能的一致性分析发现,两种检验方法虽然总体检测结果阳性率未有显著差异(P=0.377),但一致性较弱。在结核患者和非结核患者中,T SPOT.TB 的诊断效能均显著高于TST(P=0.021,P=0.004),两者一致性差。

2.2 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TST 及T SPOT.TB 结果分析

T SPOT.TB 在肺结核患者中阳性率达100%(15/15),与TST 在肺结核中的阳性率66.7%(10/15)相比,显著增高(P=0.042)。在肺外结核,T SPOT.TB 阳性率达76.9%(10/13),虽明显高于TST 在肺外结核的阳性率53.8%(7/13),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411)。 与T SPOT.TB 评价指标比较:TST 与T SPOT.TB 评价指标比较结果显示:T SPOT.TB 的敏感性、特异 性、PPV、NPV、 准确度等均显著高于TST (P<0.05);T SPOT.TB 的LR+值明显高于TST,LR-值明显低于TST。 见表1。

表1 TST 与T SPOT.TB 检测评价指标(%)

2.3 38kD-IgG 和T SPOT-TB 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73.1%和92.3%; 联合检测菌阳者和菌阴者的阳性率的均数为96.3%。38kD-IgG、T SPOT-TB 试验检测非结核对照人员的特异性分别为70.0%、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66.0%。 见表2。

表2 38kD-IgG 和T SPOT-TB 的试验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快速诊断和早期治疗结核是发展中国家结核防治的重点。由于我国卡介苗接种率高,TST 假阳性率高;且TST 易受机体免疫状态影响,在免疫功能受抑制人群中的低反应率限制了其应用。 结核病原学诊断是金标准,但受标本中细菌的数量影响大,且结核菌培养周期长,不利于早期快速诊断;因此,寻找新的快捷诊断方法对结核控制及预防至关重要。 1996年Mahairas 发现结核分支杆菌中存在一段名为“RDI”的基因序列,RDI 编码产生的CFP-10 以及ESAT-6 为结核分支杆菌所特有。

该研究显示,11 例TST 假阴性患者均与高龄、严重疾病状态或合并免疫抑制剂治疗、严重营养不良、结缔组织疾病等有关,说明了TST 对免疫抑制或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感染患者容易出现假阴性。 该研究中T SPOT.TB 假阴性患者未发现有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及合并结缔组织病、HIV 等,初步显示T SPOT.TB 受免疫状态影响较TST 少,更适用于免疫低下、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结核感染的检测。最近有研究显示,严重肺结核患者对RDI 肽段反应性低,对RDI 肽段反应性的高低与细菌抗原负荷相关,该研究中3 例T SPOT.TB 假阴性患者是否可归结于上述原因,尚须进一步探讨。

我国是结核高发大国,隐匿性结核发病率高,这不可避免会削弱T SPOT.TB 在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时的特异性,但由于样本量限制,未对活动性结核人群进行分析。 有报道显示,在隐匿性肺结核发病率高的国家,T SPOT.TB 在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特异性仅47%(95%CI:36%~59%),在我国具体情况还需深入研究,有关T SPOT.TB 斑点数与结核活动的相关性也需进一步探讨。

[1] 乐军,梁莉,李苏辉,等.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快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29(11):1005-1008.

[2]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2 版.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8:104.

[3]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杏技术指导组,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98-102.

猜你喜欢

结核结核病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