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2012-01-23杨志旭范铁兵李洁戎光易亮陈姝肖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11期
关键词:病性危重病证素

杨志旭范铁兵 李洁 戎光 易亮陈 姝肖 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在危重病前不存在,是随着危重病的发生而产生的。危重病患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发生率为15%~21%,病死率>40%[1]。由于危重患者的基础条件很差,一旦出现心肌损伤,就容易引起心功能衰竭,进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在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早期给予干预性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笔者进行了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研究,以期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ICU患者56例,均符合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诊断标准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2]。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57~89岁,平均(79.35±4.8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肌损伤实验室指标TnT>0.014 ng/mL(除外心源性疾病所致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等)。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年龄<18岁;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2 研究方法 将朱文锋教授的《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3]中的症状与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按照四诊、体格检查等进行分类,制定CRF表,然后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象、脉象等填写CRF表,最后根据《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使用方法 来确定各辨证要素及证候诊断。采用率(%)的统计方法 进行统计分析。因1例患者可以出现多种病性、病位证素,故以“例次”为单位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56例患者中病性证素气虚出现39例次(69.64%),阳虚出现32例次(57.14%),痰饮出现21例次(37.50%),血虚出现17例次(30.36%),热盛出现16例次(28.57%),阴虚出现11例次(19.64%)。这说明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患者中的病性证素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阳虚,再次为痰饮。

2.2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56例患者中病位证素心出现38例次(67.86%),脾出现30例次(53.57%),肺出现27例次(48.21%),肾出现13例次(23.21%)。这说明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患者中的病位证素以心为主,其次为脾,再次为肺,最后为肾。

2.3 病性分布情况56例患者中虚实夹杂证出现28例(50.00%),虚证出现24例(42.86%),实证出现4例(7.14%)。

2.4 证候分布情况

2.4.1 虚实夹杂证证候分布情况见表1。虚实夹杂证主要见于阳气亏虚,痰饮内停证,其中气血两虚,痰饮内停证等所占比例较小。

表1 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虚实夹杂证证候分布情况

2.4.2 虚证证候分布情况见表2。虚证主要见于心阳衰微证,其次为气血亏虚证,其中肺阴耗伤证所占比例最小。

表2 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虚证证候分布情况

2.4.3 实证证候分布情况实证证候数量较少,仅出现4例,分别为痰热壅肺证3例(5.36%),痰饮内停证1例(1.79%)。

3 讨论

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在ICU内较为常见,是诱发和(或)加剧心力衰竭的因素,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其病因极为复杂,可见于各种类型的危重病,有关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众说纷纭。目前对于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治疗手段,故应深入挖掘其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以尽早识别,尽早干预。

本研究中医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以气虚为主要,阳虚其次,其余各病性要素分布较为均匀。病性证素以气虚为主,考虑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气虚则气的作用成为无本之木,则人病。其次,患者年龄偏大,阳气渐亏,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矣”,未患病时,脏腑功能已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故一旦外邪(手术、创伤、六淫毒邪等)侵袭机体,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则各脏腑迅速出现衰败之象。再次,患者诸病缠身,久病不愈,耗伤正气,渐呈本虚标实证。病位证素分布以心为主,考虑与以下两方面有关:其一,心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危重病患者往往处于疾病终末期,各脏腑相互影响必及于心;其二,本研究在于非心源性心肌损伤,病变部位明确在心,其病位证素以心为主可能与之存在相关性。证候分布以虚实夹杂证为主,主要在于患者年岁已高,病程日久,正气渐衰,难以祛邪外出。

本研究将朱文锋教授的《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与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制定CRF表进行临床观察,回顾性研究了56例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患者,经过对四诊、体格检查等信息的收集、计量、归纳总结,初步得出了危重病非心源性心肌损伤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后续工作应进行大样本、多角度研究,以期得出更具价值的资料。其次需要多学科协作参与,进一步扩展研究思路,引进先进的研究方法 ,为制定准确详实的辨证标准奠定坚实基础。最后,在明晰证素、证候分布规律后,制定有效治法,筛选有效方药,以指导临床。

[1] 吴允孚,曾元英,邵素凤,等.危重病患者心肌损伤与前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的关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10):617.

[2] 王今达,王宝恩.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6):346-348.

[3] 朱文峰.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6-12):243-535.

猜你喜欢

病性危重病证素
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风痰瘀虚”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素特征与临床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