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饮”浅析

2012-01-23刘华珍徐子亮

中医药通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痰饮水气

● 刘华珍 徐子亮

“留饮”一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留饮”作为病名,从秦汉沿用至今,目前仍为临床医家广泛应用。关于留饮的解释一般认为:留饮系病程较长,饮邪停留部位较深,病势较重,一般药物难以攻除的饮病,它分属于四饮之中。但笔者认为留饮含义不限于此,“留饮”在古今各医籍中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浅析如下。

1 古代医学典籍对“留饮”的认识

《内经》中无“留饮”一词,相关记载有:“饮积”、“水饮”、“溢饮”等。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湿淫所胜……民病饮积”。《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尺肤如枯鱼之鳞者,水饮也。”《灵枢·脉要精微论篇》:“肝脉搏坚而长……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喝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此段论述“饮病”的发生与“喝暴多饮”及自然界运气中湿气胜相关。

《神农本草经》中有4处记载“留饮”。如《神农本草经·上卷》:“夫大病之主,有中风……大腹水肿、消渴、留饮、澼食……此皆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节,各宜依端绪以取之。”此段引文中“留饮”与“中风”、“消渴”等疾病等并列,作为不同的病名出现,故“留饮”为独立的疾病名称。在《神农本草经》中无“痰饮”、“支饮”、“悬饮”、“溢饮”等记载,故“留饮”即为广义饮病病名。本条“留饮”与“大腹水肿”并列,二者虽同为水病,但列为两种疾病,说明“留饮”不同于“大腹水肿”。

《神农本草经·中卷·草部下品》:“大黄,味苦寒有毒。主下瘀血……留饮、宿食……。”又载:“甘遂,味苦寒有毒。主治……面目浮肿,留饮宿食……”此二段引文均有“留饮宿食”的描述,结合第一段有“留饮”、“食癖”,说明“留饮”与“饮”、“食”行为密切相关。

而在《神农本草经·中卷·木部下品》中又有:“巴豆,味辛温有毒。主治……留饮痰癖,大腹水胀……。”由此可见《神农本草经》中共记载了3种治疗留饮的药物——大黄、甘遂、巴豆。分析三种药物均为具有攻下作用药物,说明留饮的治疗以攻下药为主。符合《神农本草经·上卷》提出的“饮食不消,以吐下药”的原则。又此段引文中言“留饮痰癖”,首次记载了“痰”字及“痰癖”,提示“留饮”与“痰癖”关系密切。

《金匮要略方论》中有共有7处记载留饮,浅析如下:

《金匮要略方论·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鼻头色微黑色,有水气……色鲜明者有留饮。”

分析:此处“留饮”与“水气”并列,知二者同为水病,总属阴病。“鼻头色微黑色,有水气”为阴中之阴;“色鲜明者有留饮”为阴中之阳。“留饮”与“水气”均为病名。“水气”应与《金匮要略方论·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相应。此处“留饮”应与《金匮要略方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篇相呼应,有广义饮病之意。

在《金匮要略方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有五条文论及留饮。“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第7条)“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第8条)“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第9条)“脉沉者,有留饮。”(第10条)“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第18条)

分析:由该五条原文对留饮的脉证描述可见①留饮可在胁下、胸中、心下、其部位广泛,故有广义饮病之意。②从治疗方面分析:论留饮有五条文,然选方唯一,即“甘遂半夏汤主之”,方中用甘遂、半夏攻逐水饮为君药,所选药物与《本经》一脉相承,亦符合《神农本草经·上卷》提出的“饮食不消,以吐下药”的原则。③从预后分析:第18条中记载“留饮欲去”,说明留饮有自愈之征并非难治。④对留饮的记载中,未言明病程必须长久。相反,从对“四饮”中大部分病症分析,病程均应较长,临床亦是缠绵难愈。如:痰饮的“其人素盛今瘦”,悬饮的“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支饮的“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等。⑤“脉沉者,有留饮。”(第10条),仲景论脉分为阴阳,如《伤寒论》中“问曰:脉有阴阳者……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饮病总属水病,阴病也,可见阴脉。

《金匮要略方论·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后重吐之……”(第39条)

分析:此条为误诊病例,本为水气病而误诊为留饮,“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后重吐之”。此条说明用吐、下之法是治疗留饮的常规方法,是当时医界认可的基本治法。

《金匮要略方论·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和《金匮要略方论·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两篇,均对留饮和水气病进行了鉴别诊断,留饮与水气均为水病,但二者有所不同。饮病病因主要是饮水过多而发病。如《金匮要略方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饮后水流在胁下……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谓之溢饮。”“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等。饮病面色,可见“鼻头色鲜明”,病位当浅,病势较轻,治疗用吐、下之法,方如半夏甘遂汤。水气病主要由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对水液气化不及,致水气滞留于人体所致水肿。其面色可见“鼻头色微黑色”,其色黑,为阴中之阴,其病位当深,病情较重。治疗当遵循“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如越婢加术汤等。

水气者,言水之动态变化,“水气”可上冲,水性当下趋。人体应天,内有运气也,故体内可有“水气”、“火气”等,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相火之下,水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水肿者,言形也,可见于外者也。

《诸病源候论·留饮候》阐述了留饮的病因、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留饮者,由饮酒后饮水多,水气停留于胸膈之间,而不宣散,乃令人胁下痛,短气而渴,皆其候也。”并在《诸病源候论·五疝候》载有“华佗太一决疑双丸”可治疗留饮。

唐·孙思邈《千金方》论述五饮者,皆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病因相同,因此治法亦同,均用大五饮丸。“一曰留饮,水停在心下,二曰澼饮,水澼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分析:此处明确提出饮病病因是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并明确留饮的部位“水停在心下。”

《外台秘要·卷第八》记载留饮病因:“病源留饮者,由饮酒后饮水多,水气停留于胸膈之间,而不宣散,乃令人胁下痛,短气而渴,皆其候也。”并记载了治留饮方二首:一为“范汪海藻丸,疗腹中留饮方”,药物组成:海藻、木防己、甘遂、苁蓉、蜀椒(去汗)、芫花(熬)、葶苈子(熬各一两);另一方为甘遂半夏汤,所选药物多具有攻下逐水作用。

《仁斋直指方》记载行气可治疗留饮:“沉香降气汤,治阴阳交滞,心腹胀满,留饮停酸,积冷诸证。”

《医门法律·痰饮论》记载:“究竟水所蓄聚之区,皆名留饮,留者留而不去也。”此处“留饮”应指广义饮病,并对“留饮”之“留”字进行诠释。而“饮”字有一种解释为:中药汤剂需要冷服的叫做“饮”,由此分析“饮”字本身即有“冷饮”之义,所以饮病的形成,不仅与饮水过多有关,应与饮“冷水”、“冷饮”过多关系更为密切,仲景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唯温药能祛“冷饮”之寒也。

2 近代对“留饮”的认识

近代学者多认为:留饮即痰饮留而不去,病程长,病势重,饮邪停留部位较深,一般药物难以攻除,它分属于四饮之中。如《金匮要略心典》记载“留饮,即痰饮留而不去也。”现行《金匮要略》教材解释为:“留饮是指饮邪停留不去,时间长病情深痼而言,并不是四饮之外,另有所谓留饮。”[1]

3 结语

“留饮”总属饮病范畴,其含义在各医籍中有所不同,或为饮证的通称;或专指饮停于某一部位;或专指饮在体内停留时间较久。其病因总与饮水过多,饮水不节相关,留饮的治疗原则多遵《神农本草经·上卷》“饮食不消,以吐下药”的原则,或兼用温通之法。所用方剂有“甘遂半夏汤”、“大五饮丸”等。常用药物有甘遂、半夏、芫花等。“留饮”与“宿食”、“痰癖”密切相关,可同时并见,留饮与水气病同为水病,但其病因、表现、治疗又有所不同,临床中应加以鉴别。

本文浅析“留饮”,旨在抛砖引玉,而关于留饮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及完善,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1]范永生.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1.

猜你喜欢

神农本草经痰饮水气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A review of the ethnobotanical value,phytochemistry,and pharmacology of Physalis pubescens L.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特低渗透油藏CO2 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水气交替注采参数优化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Network Pharmacology Investig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Rhizoma Anemarrhenae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