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32例疗效观察
2012-01-23刘彦晶李琳
刘彦晶 李琳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的国家,乙肝病毒携带率及乙型肝炎发病率可达10%[1]。统计资料显示,大约有25%的乙肝患者会转变为肝硬化,而腹水往往是肝硬化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肝硬化腹水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为了探讨有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方法,我科除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外,配合中药溻渍治疗,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为我院肝脾胃病科疗区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5~68岁,平均44.5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3~67岁,平均42.5岁,两组患者病程最长者16年,最短者4个月。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9月由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同时超声证实有腹腔积液者;除外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者,术后伤口未愈合者,外敷中药过敏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肝功能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水饮”溻渍法外治。处方:猪苓20 g,土茯苓20 g,泽泻20 g,白茅根30 g,大腹皮20 g,芦根20 g,虎杖20 g,商陆10 g。上方适量研末,用蜂蜜水调煮拌匀,敷于20 cm×15 cm的纱布上,厚约2~3 mm,预热适宜温度后敷于患者脐部,并配以红外线灯距腹部垂直高度约30 cm处照射半小时,1次/d。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完全消失,一般情况良好,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叩痛及压痛,腹水消失,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A/G或蛋白电泳)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叩痛及压痛,腹水减少50%以上而未完全消失,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无效:未达好转标准或恶化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显效患者腹腔积液消退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显效患者为19例,其腹腔积液消退时间为(8.3±1.2)d,而对照组显效患者为12例,其腹腔积液消退时间为(10.6±1.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水的形成多由湿热疫毒侵袭机体,阻遏气机,日久损伤脏腑气血,致气、血、水互结,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最后导致气血虚衰,虚实夹杂,致病情缠绵,变化多端。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治疗当以攻补兼施为原则,宜化瘀行气利水与扶正补虚并举[2]。因此,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用溻渍治疗。方用自拟“消水饮”,其中茯苓、猪苓、泽泻健脾利水,渗湿消肿,且泽泻性寒,能泄肾及膀胱之热,使下焦湿热及水液从小便而去;芦根清热利尿、生津除烦,白茅根清热凉血,利尿消肿,二者配伍加强了清热利水之功。大腹皮下气宽中,利水消肿;虎杖活血祛瘀,清热利湿解毒;商陆泻下利水,消肿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行气利水之功。上方诸药溻渍脐部,配合以红外线照射治疗,使局部组织升温,引起体内深层热效应,能活化细胞,提高组织再生能力,减少肝脏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和肝细胞坏死,促进细胞生长,强化肝脏功能,提高肝脏解毒、排毒的作用,使内外环境保持良好状态。
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及研究以更好地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水平,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1]王平军.乙肝后肝硬化腹水中医为主治疗临床分析.中国临床研究.2012,4(2):8-9.
[2]谭兰香,肖德梅.肝硬化腹水中西医治疗评述.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