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2012-01-23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庄丽娟陈厚彬苏钻贤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 庄丽娟 陈厚彬 苏钻贤
一、2011年产业发展回顾
2011年我国几大荔枝龙眼产区先后遭遇了春寒、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总体来看,荔枝龙眼在面积略有减少的情况下,产量稳中有增,品种结构有所改善,加工量和出口贸易均有所增加,从业者收入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一)产业概况
生产 目前国家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尚未出炉。从各试验站的调研情况看:与2010年相比,2011年试验站覆盖区域荔枝面积减少了0.34万hm2,减少了0.9%,而产量从113.55万t增加到126.91万 t,增产11.04%,预计2011年全国荔枝产量将达到195.25万 t;2011年试验站区域龙眼在面积减少的前提下,产量增加了12.21%,预计全国龙眼产量可达到142.61 万 t。
出口 2011年我国出口鲜荔枝1.24万 t,是 2010年的 1.33倍,平均出口价格13 338元/t,比2010年略有上升;出口荔枝罐头3.71万t,比上年增长 23.13%, 价格 5 744元/t,比2010年略有下降。
加工 2011年我国荔枝加工总量达 4.58 万 t,其中,荔枝干 3 500 t,荔枝罐头3万t,荔枝汁 4 584 t,速冻荔枝5 000 t,与上年度相比加工总量大幅提升。2011年我国龙眼总加工量达2.31 万 t,其中,龙眼干 1 500 t,桂圆肉 2.16 万 t。
种植效益 根据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初步统计,国内各主产省(区)荔枝龙眼种植户年人均纯收入:广西区4 937元,海南省6 066元,云南省4 130元,福建省6 960元,四川省5 915元,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二)主要问题
一是荔枝龙眼生产性投入中仍以传统要素为主。荔枝生产中,农药化肥占总成本的37.75%,劳动力投入占52.88%;龙眼生产中,农药化肥占总成本的48.56%,劳动力投入占33.5%。低投入导致平均单产低 (平均每667 m2产量不足200 kg),一些主产区失管果园较多,产能稳定性差,荔枝龙眼园现代化改造任务任重道远。
二是荔枝龙眼加工业发展水平低,产业带动能力较弱。我国荔枝龙眼加工业经营规模较小,很多产区仍然以个体种植户分散加工荔枝干、龙眼干等粗级产品为主,而其他深加工产品如果汁饮料、果酒、罐头等,都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与利用。
三是荔枝龙眼流通成本高企,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之一。据调查,荔枝龙眼流通成本占零售价格的比重高达50%~70%。整个果蔬供应链中,主要的参与主体经营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农户、零售商、批发商、运输商和批发市场。
四是荔枝龙眼社会化服务供给严重滞后于生产者需求。近年,国家和各省区十分重视水果产业的发展,在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扶持作用,但对果业投入仍很有限,尤其果园结构调整投资补贴、自然灾害救济补贴、收入保险计划等绿箱政策都没有实施,也没有实施如生产投入要素补贴、价格支持补贴等黄箱政策。
二、2012年产业发展趋势
密闭荔枝龙眼园群体结构优化与技术改造广度和力度加大。2011年荔枝园累计间伐面积达到8.75万hm2,约占全国荔枝园面积的15%;回缩修剪技术应用面积 6.95万 hm2,约占12%;安装灌溉设施面积3.24万hm2、水肥一体化设施面积1万hm2。2011年龙眼园间伐面积累积达到4.67万hm2;回缩修剪技术应用面积5.13万hm2;高接换种面积0.69万hm2、灌溉设施面积1.09万hm2、水肥一体化设施面积0.33万hm2。随着果园结构优化与改造效益日益明显,2012年荔枝龙眼园改造技术将被更多的果农接受与自发应用。
荔枝龙眼品种结构调整持续。2011年全国累计高接换种荔枝面积3 654 hm2,黑叶、怀枝、白蜡荔枝将成为主要调减对象,这些品种的改换工作将持续一些年份;而桂味、妃子笑和鸡嘴荔成为主要的高接换种品种。今年桂味荔枝售价偏低,应增加新的品种选择,以使产期更加均衡。龙眼以储良和石硖占绝对优势,2011年龙眼品种调整面积较小,石硖的面积比2010年减少了约0.29万hm2,储良增加了0.25万hm2。四川泸州则有把泸早龙眼调整为蜀冠和泸丰龙眼的趋势。
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荔枝龙眼生产管理节本增效,提高种植效益。包括间伐减少植株数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量和劳动强度;加强技术投入力度,改善技术应用效果等。同时,调研荔枝龙眼鲜果及其加工制品的消费结构,分析荔枝龙眼价格波动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在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提高荔枝龙眼种植效益。
三、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支持荔枝龙眼产业可持续发展。热区政府应建立荔枝龙眼特色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同时,集中力量支持果园现代化改造,区域品牌整合和重塑优势品牌,果品保鲜贮运和加工技术等;引导分散经营果园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大的种养果场等相对集中。
支持劳动节约型技术的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如何减少果场管理中的人工投入需要新的技术,轻简型栽培模式、林间机械的运用、水肥一体化以及树冠回缩技术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建议各级政府大力推进荔枝龙眼果园关键生产技术的集成运用,加快荔枝品种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步伐,加速低产果园的更新改造,推动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议对间伐技术、回缩修剪技术、高接换种技术等实施果园结构调整补贴,且重点向间伐技术倾斜。
积极培育荔枝龙眼流通中介组织。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民水果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成立荔枝龙眼流通协会等类似合作组织,统一管理、协调荔枝龙眼营销策划、品牌创建与价格制订等;引导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机制。
减少水果流通环节,延伸水果运输绿色通道。把众多商户的采购权集中起来,直接与荔枝龙眼生产基地对接;加强零售企业和果蔬基地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有效推动"农超对接"和"农贸对接"的发展;鼓励城市水果共同配送,加快配送速度,降低流通成本。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多元化的经销商队伍。本土经销商队伍的发展壮大可以降低产区对外来经销商的依赖。同时,产区仍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吸引销地经销商前来收购,让其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其既有流通领域优势,推动荔枝龙眼产业发展。
开展区域荔枝龙眼品牌整合,积极打造本土知名品牌。区域荔枝龙眼品牌整合指荔枝主产区各市(区)、乡(镇)、村荔枝龙眼品牌的整合,其目的是联合作战,实现整体优势,并由此组成一个共享品牌或品牌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