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双版纳香蕉产业发展对策初探

2012-01-23史永忠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4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州西双版纳全州

□ 史永忠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辖景洪市和勐海与勐腊两县。北部毗邻普洱市,西南部与东南部分别与缅甸、老挝接壤,水、陆、空立体交通便捷,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和中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境内海拔最高2360m,最低480m,年平均气温22℃,年均降雨量1600mm,年均日照2300小时左右,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州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丰富的高热坝区土地资源为香蕉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产香蕉外观好,肉质细香、润滑,是国内优质产蕉区。

近年来,随着香蕉市场价格的一路攀升,西双版纳州连片种植的香蕉面积不断扩大,如何提高香蕉市场抗风险能力,保持全州特色农业健康发展,确保蕉农持续增收,已成为全州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任务。

一、产业现状

2001年前西双版纳香蕉仅为零星种植,生产面积小,即使率先在全州种植香蕉的勐腊县面积也仅有106.67hm2。2001年后,广东大唐公司进驻勐腊县,开始规模种植商品蕉。之后,大批外地客商进入西双版纳种植香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州香蕉种植面积已接近2.67万hm2(其中,景洪市1.13万hm2,勐腊县 1.07万 hm2,勐海县0.4万hm2)。坝区土地不能满足香蕉种植需求后,逐年向山区乡镇发展,仅勐腊县山地蕉种植面积就达0.27万hm2,并从全州辐射到省内的普洱市及国外的缅甸、老挝等地开发种植,全州香蕉种植面积仍呈扩大生产趋势。

西双版纳香蕉产业发展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即2001—2005年以外地客商租地种植为主,2005年后当地各族群众看到商机后开始自发种植,地租也由 2001年的每 667m2450~500元上涨到2010年的3500~4000元。全州香蕉每667m2产量2500~3200kg不等,总产量达100万t多,产值达28亿元。近两年来,当地香蕉销售价格稳定在 2.80~3.80元/kg,2011年3—4月曾高达5.50~7.50元/kg。

二、存在问题

西双版纳是典型的农业州,全州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香蕉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社会化服务和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

一是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全州各族群众参与香蕉种植后,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生产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生产环节中节水、节肥等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病虫害防控技术不力,加之生产投入、销售网络等方面的局限性,散户种植的香蕉品质竞争力弱。

二是无品牌效应,缺乏市场影响力。全州香蕉种植基本上是分散、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品牌创建滞后,在销售上尚处于农户各自为政的自发状态,缺乏市场竞争力。除上百亩以上种植大户以外,散户种植农户脱离市场,通常是先种植后问市场,对市场需求变化情况预先一无所知,生产和销售中的盲从现象突出,全州香蕉销售基本上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国内销售体系,增产不增收现象已开始显现,严重影响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是社会化服务和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产业链短。相关涉农部门缺乏对产区和销售市场的调查与信息收集,无法及时对当地及全国香蕉生产与销售等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及预测。全州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型的果蔬冷藏库,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低。

三、发展对策

针对西双版纳州香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只有解决好全州香蕉种植、产品销售乃至整个产业发展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才能确保全州特色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对此,笔者认为,推动西双版纳州香蕉产业持续高效发展,在以下几方面还应继续加强:

一是加强规划和引导,加快水果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西双版纳香蕉价格极不稳定,主要有上市时间和市场因素等多种原因,同时也暴露了全州香蕉等水果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的不合理。因此,要认真总结,抓住时机,加快水果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制订西双版纳州香蕉产业发展规划等农产品发展规划,促进香蕉产业科学发展。同时,加强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引导果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水果结构和品种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水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采用先进技术,提高香蕉品质。目前西双版纳州已有香蕉规模化种植经营企业从国外引进滴灌技术和优质香蕉品种在生产中进行试验,效果较好。下一步,政府职能部门应在企业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指导农户采用节水、节肥等生产技术措施,实施标准化种植管理,生产大小均匀、品质好、卖相佳的香蕉产品,全力提高西双版纳香蕉品质,以优良的品质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是引导合作经营,提高农民香蕉生产组织化程度。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把土地流转给专业公司,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农民又可在蕉园打工,获得报酬;有的农户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到企业的香蕉生产经营中,分享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成果。因此,有关涉农部门应大力扶持 “香蕉合作社”、“香蕉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走组织化和规模化经营之路,有效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西双版纳香蕉种植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创建品牌,走产业化经营发展之路。目前全州香蕉产业缺乏资源整合和组织协调机制,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且分散。可选择2~3家龙头企业为主体,整合资源,进行产业化建设试点,探索有效的运作模式,结合全州香蕉生产及市场开发情况,进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创建西双版纳香蕉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和开发。

五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实行跨境经营。西双版纳是享誉国内外的一片绿洲,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不能以牺牲资源和农民利益为代价发展经济。应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州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借鉴部分企业到接壤的缅甸、老挝两国开展香蕉种植的成功经验,利用缅甸、老挝两国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光水资源,生产高品质香蕉,做大做强西双版纳香蕉产业和品牌。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州西双版纳全州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泸西县总工会:全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会议在泸西召开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在西双版纳开展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YUNNAN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