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志因素与脾胃疾病的相关性

2012-01-23谢晶日张立宏梁国英

中医药信息 2012年6期
关键词:七情伤寒论情志

谢晶日,张立宏,梁国英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社会发展日益进步,医学科技突飞猛进。现如今,医学模式已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4年,布鲁姆提出环境、生物、卫生服务、行为生活方式是影响人类生活及健康的四大因素,环境包括自

基金项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基金项目(X200905)

作者简介:谢晶日(1955-),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收稿日期:2012-03-21

修回日期:2012-04-16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1977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O.L.Engel)在名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中提出生物医学模式只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化学因素,却忽视社会、心理的维度,是一个简化的观点,指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从而一个新的医学模式诞生了。故社会环境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其中就包括人类的情志因素,人的情志变化不仅是自身的外在表象,亦是由外界因素导致的。现就情志因素与脾胃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陈述。

1 情志因素之发展历程

“情志”一词是中医学的专有特有名词,在现代心理学中是对情绪的特有称谓。情志活动是指人类所有的情绪变化。人们对客观外界事物现象所作出的情感反应是情志,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七情”是指人类的七种情志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1]。中医七情学说源远流长,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完善,现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1.1 中医情志学说的萌芽阶段 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乃奠定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之鼻祖,大量地论述了与情志相关的人身体生理病理变化。在《黄帝内经》162篇文章中,从篇名、主要内容讨论到心理学相关问题的多达32篇,共计236个词条,其中内容涉及情志致病的达129篇之多,占全书的72.9%。东汉末年,张仲景之《伤寒论》开创了情志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全书398条条文,113首方剂,其中以心理因素作为病因之一,或以异常的心身现象作为主证之一的有40条,占10%,有20方,占113首方剂中的18%;88条涉及到心理现象,占22%,有34方,占30%。

1.2 中医情志学说的发展阶段 隋唐时期。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全书共50卷,记载证候1 739个,其中涉及到心理证候达106个[2]。

1.3 中医情志学说的成熟阶段 宋金元时期。南宋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明确提出了“七情”的概念,即“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先由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也”,突出强调了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也使中医情志学说达到成熟阶段。金元四大家不仅把中医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夯实了中医情志学说。刘完素根据“五志过极亦能化火”理论创立了“火热论”。李杲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立论,认为情志不和从而内伤脾胃。朱震亨认为,引起相火妄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情志过极,而相火妄动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因[3]。1.4 中医情志学说的整理阶段 明清时期。主要表现为对古籍的整理研究和对古代杰出医家经验理论的全面总结,从而使中医学体系渐趋完善[2]。例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中专设“情志病”一节,并且在《景岳全书》中也对由心理因素所致的各种疾病多有发挥。李梃在《医学入门》中重点阐述了七情脉理及暴喜,暴怒,积忧,过思等情志活动。清代叶天士密切结合临床辨证论治从而阐发“七情致病”之理[3]。

在近现代的实验研究中,常常会根据情志因素导致疾病的理论建立动物模型,如“怒伤肝”小鼠模型。当今,七情学说得到了普遍应用,情志因素导致疾病已被诸医家所重视,并运用于临床指导治疗。

2 脾胃疾病与情志因素之关系

情志表现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象之一,脏腑内在精气是产生情志表现活动的物质基础。

2.1 生理关系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升,主动,为刚脏,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使气机疏通,畅达,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的活动维持正常,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所以肝具有调畅情志之功能。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主统血,脾气主升,脾喜燥恶湿,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胃喜润恶燥。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功能调和,水谷进入胃后,胃受纳腐熟水谷,在脾的运化作用下转化为精微,以生气血津液,营养全身[4]。

2.2 病理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人生七情,尤以喜、怒、思最为多见,故伤心、肝、脾为主。而与脾胃疾病关系密切者莫过于怒和思。李杲在《脾胃论》中指出:“凡怒忿、悲、思、恐惧,皆伤元气”。怒伤肝,气机不畅则胸胁满闷,情绪抑郁急躁,或有嗳气,脘腹不适,咽中哽塞,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脾失健运则食欲欠佳,四肢倦怠,心下痞满。忧思过度,气血耗伤,其中不但损伤脾胃之气,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同时还会耗伤心血,使心神失其濡养而出现心悸、失眠、梦多等症状,甚而会导致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等症状[5]。

《素问·举痛论》云:“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致病通过影响五脏六腑之气机运行,导致气机紊乱失常,久则形成气血痰瘀郁滞,甚至会阴阳失衡,气耗血虚,进而使五脏受累。

3 临床防治的应用

3.1 辨证论治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确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时,非常重视情志因素,在《伤寒论》一些条文中,有的是以情志因素异常作为主要的辨证依据。如《伤寒论》第96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第102条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再者,第106条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第107条言:“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尚有第112条云:“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伤寒论》第281条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为论少阴病脉症提纲。少阴统括心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根。病入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不足,故出现脉微细,欲昏昏欲睡之象等等。第303条言:“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诸如此类条文甚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上述条文均以情志异常为症状,作为疾病辨证的主要依据。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也时常出现对神昏、谵语、惊悸、癫狂等情志异常的症状的描述。

张艳萍等总结《伤寒论》中情志异常的辨证方法为疏肝解郁,和解枢机法;和解泻热,重镇安神法;益肾宁心,温补心脾法。同时也强调张仲景十分重视针灸治疗情志异常症状的作用。如《伤寒论》第117条云:“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第142条言:“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即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216条曰:“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6]

路志正教授认为,异常情志活动主要损伤心、肝、脾等脏,主要病机变化是气机紊乱。脾居中焦,属土,乃五藏六腑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情志虽先直伤其所藏之脏,但最终必累及于脾胃,影响脾胃之运化、受纳功能,从而导致气血生化障碍,运行输布失常,耗伤气血,诸病由生。故治疗与情志相关的疾病,首先应从心、肝、脾入手,其中调理脾胃之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对于情志疾病的恢复和阻止病势的进一步发展演变,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义[7]。

临床上因胃痛胃胀前来就诊的患者,在发病前多有生气,紧张,或是激动等。不良的情绪因素直接影响脾胃功能,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不畅,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影响肝气不舒,郁结不通,肝木克脾土,遂加重了脾胃负担。某些患者再加上饮食不适,感受风寒等等,自身的正气不足加之外邪侵犯,使原本脆弱的脾胃功能更弱。临床辨证论治,理气通降,清热利湿,活血袪瘀,贯穿始终。应该加减小柴胡汤,肝脾同治。

3.2 预防

因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情志因素致病伤及内脏。如今,预防也显得尤为重要,防治未病已深入到临床之中。《灵枢·本脏第四十七》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由此说明,人体正常的心理变化和精神活动有利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益于防御疾病,保持健康。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根据五脏主五志对应五行理论,以及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提出了“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的治疗原则,从而达到淡化并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素问·移精变气论》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由疗法,其本质精华就是转移患者的精神注意力,纠正患者气血紊乱之状态,从而达到调畅气机,疏通气血,调理脏腑功能的目的,使之恢复机体健康[3]。

情志因素与脾胃疾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情志因素所致疾病不容小觑,作为医务工作者,除了运用药物为患者减轻病痛及治愈疾病时,还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多与患者沟通,在治疗脾胃疾病时,常加入一些舒畅气机,调理情志的中药,从而取得更好的疗效。

[1]周少林.“七情致病”说[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71-72.

[2]梅秀峰,高娜,薛一涛.中医情志学说的发展历史[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1):12 -14.

[3]马月香.中医情志理论源流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9):1838-1840.

[4]金容炫,田德禄.情志因素与脾胃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S1):73 -74.

[5]潘佩光,徐俐平,周俊亮.情志学说在治未病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0):2057 -2059.

[6]张艳萍,杜文东.伤寒论中的情志问题探析[J].时针国医国药,2010,21(11):2957 -2958.

[7]苏凤哲,冯玲,路洁.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情志疾病临床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5):382 -385.

猜你喜欢

七情伤寒论情志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栗谷对朱子心性论的传承与发展
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演出照
论七情致病与七情治病
北海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