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6例儿童牙颌畸形的修复

2012-01-23马清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2期
关键词:矫治器前牙错位

马清霞

牙颌畸形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乳牙期、替牙期牙齿局部生长障碍、口腔卫生不良、喂养方式以及遗传等因素都会导致儿童牙颌畸形[1]。牙颌畸形严重影响儿童恒牙萌出、排列、颜面颌骨的发育,因此,应积极矫治、修复。本文根据76例儿童牙颌畸形的类型、程度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到本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76例牙颌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46例;年龄6~14岁,平均(8.4±2.1)岁;牙错位、扭转20例,牙间隙宽16例,前牙拥挤13例,前牙反颌8例,深复颌6例,开颌3例。

1.2 矫治方法

1.2.1 预防性矫治 对于乳牙期、替牙期有轻微牙颌畸形的儿童,如牙错位、牙扭转的儿童,应在其口腔内放置可自由摘取的或者固定的装置对牙齿咬合进行正确诱导,早期矫治牙颌畸形。

1.2.2 阻断性矫治 对于牙间隙宽、牙列不齐、前牙反颌的儿童,可以采用HX直丝弓或者标准方丝弓矫治方法,将上下牙列排整齐,扭转、纠正倾斜错位的牙齿,使牙齿、颌骨和肌肉发育导向正常。

1.2.3 矫治器矫治 对于深复颌、开颌或者其他严重的骨性牙颌畸形儿童,应采用矫治器矫治。对于上颌后缩的矫治,应将矫治器设计成固定式颊舌弓装置或者上颌(牙合)垫式活动装置,在矫治中要注意上、下牙弓横向宽度的协调[2]。对于上颌前突的矫治,应佩戴头毛-面弓装置,以头枕为支撑向后牵引,抑制上颌的前向发展。对于下颌前突的矫治,采用头帽-颏兜装置以抑制下颌骨的前向发育。对于下颌后缩的矫治,采用双(牙合)垫矫治器、肌激动器、固定的Herbst咬合前导矫治器等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矫治,将下颌引导到正常位置。

1.2.4 正畸治疗及修复 对于年龄较大且骨性畸形较为严重的儿童,可以进行正畸治疗。采用标准方丝弓将牙列排整齐,使用Ni-Ti螺旋弹簧集中间隙纠正牙间隙过宽,协调上下咬(牙合)关系以及颌牙弓形态。正畸治疗完成后可以进行活动义齿修复。

1.3 疗效标准[3]成功:修复牙齿形态、大小符合正常解剖结构,与邻牙的接触正常;不同咬合位置的前牙区均无障碍;修复牙位置固定良好,无复位,无松动;咀嚼功能恢复正常。(2)失败:未达到上述成功标准。

2 结果

76例牙颌畸形患儿中,矫治成功的有 70例,占92.11%,修复后上下牙列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基牙无移位、松动,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患儿家属对疗效较为满意。6例治疗失败,占7.89%;其中2例下颌前突明显,需要等到18岁后方可进行手术正畸;4例出现牙列间隙。

3 讨论

牙颌畸形的发病率超过50%[4],是仅次于龋齿、牙周炎发病率的常见口腔疾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牙颌畸形不仅会影响到颌面部的美观性,而且还会引起口腔的严重病变。如牙齿咬合关系不良,容易导致颅面部疼痛以及颞下颌关节病;上、下牙列排不整齐,不仅影响到咀嚼功能,还用以引发牙周病及龋齿。

儿童较为严重的牙颌畸形主要有牙错位、扭转、牙间隙宽、前牙拥挤、前牙反颌、深复颌以及开颌等。①牙错位、扭转。个别牙错位、扭转一般对牙齿整体的影响不大,但多颗牙齿错位、扭转,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可能阻碍牙齿萌出。因此,在发现儿童有牙错位、扭转时就应进行矫治。②牙间隙宽。上颌中切牙间隙过宽多见,侧切牙的位置被牙间隙占据,侧切牙萌出受阻或者错位。牙间隙过宽矫治的最佳年龄为7~8岁[5]。③前牙拥挤。对于前牙拥挤的矫治,应于双尖牙萌出后方可进行。在矫治中可将多余的牙齿拔除,适当扩宽牙间隙或者扩弓,使不规则的牙齿有足够生长空间。④前牙反颌。前牙反颌又称为“地包天”,矫治宜早不宜晚,尽量在患儿上下中切牙萌出后进行矫治。在儿童上下中切牙萌出时期,下颌骨未充分发育,下颌前伸程度较低,这个时期矫治的效果最理想。⑤深复颌。深复颌儿童的面部下1/3会明显缩短,上牙覆盖下牙的大部分,矫治较为困难。对于深复颌的矫治应尽量选择在9~10岁之间,这个时期患儿的心智水平基本能够理解矫治的意义,其能较好地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矫治,实现治疗目的。⑥开颌。开颌在儿童时期的发病率较低,但儿童一旦出现开颌畸形,不仅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还会影响胃肠功能。因为开颌导致咀嚼功能下降,无法嚼烂食物,使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儿童牙颌畸形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首先,临床应健全儿童口腔疾病防治保健制度,加强家长、社会对儿童牙颌畸形的重视及合作。其次,要帮助儿童改变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改变儿童咬唇、吐舌、吮指以及口呼吸等习惯。再次,定期检查儿童口腔,及时发现牙颌畸形,积极进行早期矫治。最后,重视儿童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给予儿童适当的开导,说服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矫治工作。

[1]胡志飞.80例正畸后修复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0,48(02):139-140.

[2]张晓歌,黄宁,陈扬熙,等.青少年先天缺牙的正畸与修复治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1(01):184-186.

[3]傅民魁主编.口腔正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6.

[4]祁德强.牙颌畸形伴有上颌中切牙异常的正畸与修复治疗.中国医药科学,2011,1(23):66-69.

[5]宣国君.牙缺损伴牙畸形的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效果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26-127.

猜你喜欢

矫治器前牙错位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隐形MA与双板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错的临床疗效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有趣的错位摄影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浅议前牙死髓变色美容治疗的初步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