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茄子种子发芽试验采用变温条件好

2012-01-23李艳清

种子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种子检验变温紫薇

李艳清

(张家口市种子管理站,河北张家口 075000)

相信很多从事种子检验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有许多类种子,即使操作再规范、再符合《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要求,也很难使它们顺利发芽,达到理想的效果,茄子种子就是其中之一,是属于难以发芽的一类。几年来,茄子的发芽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并多次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多次试验,茄子种子发芽难的问题,终于在2009年有了突破。这年3月,我们在例行抽检过程中,随机在种子经营企业抽取到三个2008年10月生产的茄子种子,品种分别是紫薇3号、紫薇4号、大绿盖。三个样品都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发芽试验是在4~5月进行的。

第一次为这三个样品进行发芽试验的时候,根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要求,我为它们设定的发芽试验条件是沙床 (事先经过高温消毒且湿度保持在60%~80%),发芽箱设定是恒温30℃有光照,持续时间14天,每个样品设四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试验结果,它们的平均发芽率分别为紫薇3号11%,紫薇4号14%,大绿盖5%。

这样的结果简直令人怀疑,新种子的发芽率不会这么低吧?难道是某个试验环节出了差错?故决定再重新做一次发芽试验,设定的条件跟第一次一样。为了找出失误所在,我把沙子重新烘干消毒,并用洁净的自来水拌好,发芽盒重新洗干净,每个样品还是四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14天过去后,结果还是令人失望,平均发芽率分别为紫薇3号8%,紫薇4号12%,大绿盖7%。

试验环节没有问题,难道真的是种子质量有问题?种子从收获到做发芽试验早已过了休眠期,也不存在休眠的问题,按照惯性思维那就是种子质量有问题,既然已经做了两次试验,发芽试验做到这里就该到此结束了,完全可以给这三个样品下一个最终结论,我没有这样做。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我又进行了第三次试验。这次试验我改变了发芽试验条件,改恒温30℃为变温20~30℃,在一天24 h的时间里有8 h让温度恒定在30℃且有光照,有16 h让温度恒定在20℃、无光照,模拟自然环境,试验还是每个样品四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其它条件与前两次相同。当发芽试验持续到第六、七天的时候,试验结果就已经让我很兴奋了,芽子出来了好多好多!最后到第14天一数,三个样品的平均发芽率分别为紫薇3号80%,紫薇4号87%,大绿盖85%。

在2010年的种子抽检中,为了验证2009年关于茄子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的新突破,我又特意随机抽取了两个茄子种子样品,对这两个样品分别做了两组对比试验,其中一组用恒温30℃有光照、沙床、持续时间14天,每个样品设四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另一组用变温20~30℃有光照、沙床、持续时间14天,每个样品设四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结果用恒温的两个样品的平均发芽率分别是11%、9%,用变温的一组平均发芽率分别是88%、91%。本次试验再次证明:在实验室内,对茄子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温度应控制为变温20~30℃。

从以上两年的试验过程可以看出,茄子种子的发芽对温度的要求是很苛刻的,必须在变温20~30℃的条件下才能顺利发芽。虽然30℃恒温和20~30℃变温都符合《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中对茄子种子发芽试验有关温度条件的规定,但两种温度设定法的发芽试验结果却大相径庭,恒温30℃的条件很难使茄子种子顺利发芽,不能够给所检茄子种子的质量做出正确判断;而在变温20~30℃条件下,茄子种子能够顺利发芽,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茄子种子的质量。

猜你喜欢

种子检验变温紫薇
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新形势下县级种子检验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紫薇花
基于NSGA-II算法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的性能优化
论加强种子检验工作对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性
游紫薇洞
牛尾菜种胚发育调控和育苗技术
种子检验几项标准的研究分析
新形势下县级种子检验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紫薇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