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护理
2012-01-23梁淑贤刘丽娟韩丽娜王月梅王凤荣邹丽燕
梁淑贤 刘丽娟 韩丽娜 王月梅 王凤荣 邹丽燕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时肝细胞坏死再生形成结节,使肝内血循环紊乱,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三者之间失去正常关系,造成门静脉压力升高。由于脾脏的血流需要经门静脉回流到心脏,故当门静压力升高时,脾静脉压力也随之升高,使脾脏处于长期淤血状态,造成脾髓增殖和大量结缔组织形成而肿大。为了减少经脾静脉流入肝门静脉的血液,减轻腹水以及避免食管周围静脉破裂出血发生。行脾脏手术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是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4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施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38~72岁。均为乙型肝炎肝硬化,32例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8例有明显黄疸,均有少量腹水病史。B超检查提示:脾脏中重度肿大,或厚>4 cm,巨脾2例。CT检查示:脾脏中重度肿大,为6~10个肋单元。
1.2 治疗方法 在这47例中,其中32实行脾切除门脐静脉断流术,15例实行单纯脾切除术。
2 观察与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术前责任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方法、安全性及先进性,并介绍与手术成功的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患者疑虑,减轻其恐惧心理。
2.2 术后出血 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72 h内,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尿量等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切口渗血,引流管情况等。术后引流管保持通畅,防止其扭曲、受压。
2.3 感染 脾切除术后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膈下脓肿等。预防肺内感染首先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协助患者排痰,给予雾化吸入及拍背助痰。雾化吸入时选用一次性雾化吸入器,以减少感染的机会。术后持续吸引,以减少膈下积血或积液的可能。
2.4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大约75%的脾切除术患者在术后24 h内,血小板即出现回升,一般在术后1~2周达到最高值,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几率加大。因此在护理中,应及早观察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在血小板计数超过正常值同时要观察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体征的变化,患者出现以上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以免错过治疗时机。溶栓过程中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2.5 腹水 患者术前有腹水史、肝功能差,血清白蛋白低,加之术中出血、手术创伤的打击,致使肝功能损害加重,可引起术后腹水,甚至是不易控制的顽固性腹水。为此,术后一周内给予同型血浆200 ml,1次/d静点或人血白蛋白5~10 g1次/d,可有效控制腹水的出现。
2.6 胸腔积液 膈下手术常致反应性的胸膜炎形成左侧胸腔积液,少量常无症状,积液增多后可出现发热、左下肺呼吸音减低,呼吸受限等症状。
2.7 脾热 脾热为自限性发热脾切除术后患者常有持续2~3周的发热,一般很少超过1个月,体温38.5℃ ~39℃之间,脾热持续的时间和程度与手术创伤成正比,常和脾窝渗出、吸收热、肝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护理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基础护理,保证引流管通畅。
2.8 其他并发症 ①脾静脉炎是高热不退的主要原因,但也须注意除外由于脾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力下降易遭致感染的可能。②术后黄疸和肝昏迷:一般预后较差,应提高警惕,及时防治。
3 出院指导
①注意饮食调护,饮食调理原则忌辛辣刺激、忌暴饮暴食。.以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的食物为佳。有腹水者饮食应少盐或无盐。②合理休息,忌过度劳累.起居要有规律,一旦病情进展,须卧床休息,积极治疗。③保持情绪稳定,使肝脏在心平气和中得以调养。④对肝硬化患者忌乱用药,一般日常用维生素B族和C族。⑤忌利尿速度过快,治疗肝硬化腹水时,利尿治疗以每周减轻体重不超过2 kg为宜,以免诱发肝昏迷等严重副作用,另外要注意电解质平衡。⑥定期检查肝功、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血小板计数、电解质等。一般早发现早治疗。
4 讨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患者需行脾切除术以治疗脾功能亢进,避免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破裂出血症状。手术中出血,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所以脾切除术患者主要护理目标是减少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恢复。本文作者对本组47例患者进行了住院观察及跟踪随访,均获得较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