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2012-01-22邱少红
邱少红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石首 434400
C反应蛋白属于急性时相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其中用较为敏感的方法检测到的低水平的CRP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有研究证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炎症有关,而hs-CRP能够反应体内的炎症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危险预测中起着重要作用[2]。现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9~76岁,平均(65.94±9.67)岁;排除合并感染性疾病、肿瘤、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无手术及外伤史。选取同期的健康查体者80例作为对照,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48~77岁,平均(66.51±10.05)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分别抽取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静置30 min,放入转速为3 000 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5 min,分离出血清备用,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的hs-CRP。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间hs-CRP水平的差异,hs-CRP>3.0 mg/L判断为阳性[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率(%)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为95.00%(76/8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6.25%(5/80),观察组的血清hs-CRP平均(11.36±5.93)mg/L,对照组的血清hs-CRP平均(1.56±1.34)mg/L,观察组的血清hs-CR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阳性率及hs-CRP平均水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血小板沉积及血管形成,最终在冠状动脉内形成斑块,造成血管腔的狭窄,并且动脉硬化的斑块可发生破裂和脱落,也可形成血栓,进而阻塞冠状动脉,使狭窄的管腔完全被阻塞,导致冠状动脉发生血流中断,其供应的心肌出现急性缺血。如果缺血时间过长,缺血的心肌发生不可逆坏死,从而发生心肌梗死[4]。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也是斑块破裂的触发机制。斑块中发生的炎性反应可降低斑块的稳定性,使斑块易于破裂和脱落。C反应蛋白是炎症的生物学标志,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时相蛋白,可反映体内炎症的活动程度,在健康人体内浓度很低,炎症后,大量炎性细胞发生聚集和浸润,多种细胞因子被释放,诱导肝细胞合成CRP,炎症发生后的6~8 h内CRP浓度可迅速升高,并在18~24 h时达到高峰,病情好转后,CRP的值随之迅速下降[5]。hs-CRP是指低浓度的CRP,称为超敏CRP。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均与炎症密切相关,而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在6 h内最为有效,对hs-CRP进行检测,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早期即做出诊断,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
本研究显示,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体内血清hs-CRP的阳性率及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查体者,说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炎症有关,血清hs-CRP的检测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张璞[3]报道,将hs-CRP与血脂水平进行联合检测,可对心肌梗死的危险性进行预测,并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在心肌梗死发生的4~8年即可预测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及发生,因此对hs-CRP的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危险性预测,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指标。
[1] 尤涛.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与心脏疾病[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1865-1866.
[2] 韦晓谋,戴盛明,吴振,等.老年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14(9):123-125.
[3] 张璞.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05-106.
[4] 钟军,文家远,欧秀成.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及检测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276.
[5] 郭文涛,党彦平,马继香,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 18(4):35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