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加工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探究
2012-01-22黄林如
黄林如
江西省新干县中医医院,江西新干 331300
我国有着四千多年的中药炮制加工历史。中药加工炮制是用辨证的方法用药,从中药自身的药性出发,在中药理论的指导下对中药进行加工制作[1]。但是,目前的很多医院或中药门诊都没有重视中药加工炮制对临床治疗的重要影响,导致中药医治效果不佳。因此,本研究来探究中药加工炮制和临床疗效的关系。
1 中药加工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1.1 加工方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加工的方法对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加工中,净选是重要的一步。例如麻黄,它的茎枝常常和跟连在一起。茎枝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根含有伪麻黄碱。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药理作用正相反,麻黄碱对中枢神经有刺激兴奋作用,其作用与肾上腺素的作用类似,会导致末梢血管血压上升,同时增加汗腺唾液的分泌量。而伪麻黄碱的作用刚好相反,它会使末梢血管扩张,汗腺的分泌受到抑制。因此必须对麻黄进行精心的净选,根据症状的不同,留下不同的部位,如果是用来发汗止咳,则用茎枝;如果是用来止汗,就用根。很多花类和叶类的药材,上面常附有碎片、花柄、叶柄等,应该将其去除。例如枇杷叶背后的绒毛就应该去除,枇杷的主要功效就是镇咳,而如果服用前没有去除绒毛,这些绒毛就会对喉咙产生刺激,不仅不能化痰止咳,反而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又如斑螫,如果将其头、足、翅去掉,则相比于未去掉的含有更高的抗癌成分如Mg、Cu、Zn等,同时Pb等有害元素也相对较少,去掉头足翅再应用于临床,可以使毒性降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2]。
有的药材在熬制时,需要与溶剂充分接触才能使有效成分被充分煎出,为此,要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的不同形状、质地、性质等特性切成段、块、片、丝等形状,并且切得要均匀,这样不会出现有效成分先溶、后溶、难溶等问题,同时也不会影响进一步炮制,保证临床疗效。例如白芍、元胡等药材质地很坚硬,所以应该切成均匀的薄片,如果太厚就不容易煎煮透,不容易将有效成分全部溶出,而山药等药材的质地就比较疏松,所以切片应该有一定的厚度,这样不至于在经过长时间煎煮之后破碎糊化。
由此可见,中药的加工处理方法是否得当与药剂的临床疗效有很大关系。
1.2 水处理时间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中药都不同程度得与水有亲和作用,例如无机盐、有机酸等成分都可以与水相溶。因此,水处理时间长短的掌握非常重要。如果时间过长,会使大量的有效成分流失到水中,从而减低药剂的质量,影响疗效[3]。例如常山,在水中浸泡过长就会使生物碱大量丧失,而生物碱具有抗疟作用,流失过多影响疗效;夏枯草的浸泡时间也不能过长,以免其中的钾盐成分大量流失,降低利尿作用;槟榔如果在水中浸泡超过10 d,就会丧失约25%的槟榔碱。
2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2.1 火候与温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火候是中药炮制的第一步,且对中药的药性有较大影响,要恰当地掌握火候,如果火候不当对炮制品的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以火麻仁的炒制为例,炒制时应该用文火微炒,这样可以使其细胞充分膨胀,使毒性降低,疗效增强;如果炒制时使用武火,那么细胞容易干枯萎缩,使脂肪油等有效成分减少,不利于润肠通便[4]。
炮制时,温度的不同也会使临床疗效不同。温度的高低会影响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对马钱子进行炒烫、油炸时,温度如果超过270℃,番木鳖碱含量就会大大下降。对于川乌、草乌等药材的烘干,以100℃的温度干烘3~5 h可以将毒性大大去除。山楂中应避免高温炮制,温度过高会破坏山楂中的有机酸,破坏可以达到68.2%,使得山楂的临床消食作用降低。由此可见,炮制时的温度对临床疗效有直接关系。
2.2 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不同的炮制方法应用于同一中药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厚朴,用姜汁浸泡法的含量最高。大黄的炮制方法与临床效果有重要影响,如果有邪热在上,则应用酒来炒制;如果妇女处于经期,则要用炭炒,炒炭后大黄不仅有止血作用,且泻下作用较弱;如果用大黄来活血化瘀,则应该用醋炒制;用于老幼虚弱的患者,则必须经过多次蒸晒。可见,临床疗效与中药的炮制方法有直接关系。
炮制可以降低中药的毒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例如半夏,辛温有毒,如果直接使用,对咽喉有刺激,炮制后可以缓解毒性;草乌通过浸泡、漂、蒸、煮等方法炮制可降低毒性[5]。
2.3 炮制辅料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辅料在中药炮制中有解毒、增强疗效、抑制偏性、溶出有效成分等重要作用,有的辅料还可以协同治疗。例如吴茱萸对苦寒之性可以进行抑制,使黄连可以更好地清气、分湿热,有利于肝胆中郁火的消散;姜汁可以对黄连的苦寒之性有所缓解,对治疗胃热呕吐也有效果。地黄如果用黄酒来蒸熟,比用水蒸含有更多氨基酸;三棱如果用醋来炮制,挥发油的含量会减少,使破血的烈性减小,促进活血消极。
3 结论
中药加工炮制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有密切的关系,要想使中药的临床疗效达到最佳,就要确保中药加工炮制的手法正确、科学。研究中药的现代炮制加工方法是医护人员今后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1] 王琳琳,丁安伟.有毒中药饮片炮制的研究概况[J].中国药房,2008,19(3):229-231.
[2] 雷载权,陈权育,高学敏,等.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41.
[3] 胡金林.谈中药加工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海峡药学,2009,22(4):91-92.
[4] 郭晓芳,苗明三.影响中药外用疗效因素探讨[J].中医学报,2010,26(4):696-698.
[5] 许华丹,刘恺.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原因浅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5):6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