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居家老年人介护模式的新探索
2012-01-22张莹
张莹
(上海市杨浦区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90)
2009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14.49%,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1],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上海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61万人,抚养比14.86%[1],65岁以上老年人占上海市人口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老年人照护服务基本模式分三种,一种为家庭照护,老年人居住在家庭,由家庭成员提供照护;另外两种属于社会照护,老年人住在福利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由机构内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或社区内专门机构或组织向居住在家庭的老年人提供照护。根据调查[2],在城市居民中需要照护的老年人,主要由配偶、子女或孙子女照护的比例为90.8%,主要由保姆照护的老年人只占6.0%,主要由居委会或养老机构照护的仅占0.3%。
日本在应对老龄化社会时发展了“介护”体系,通过专业的介护师对居家老人进行援助。上海市杨浦区政府受日本“介护”模式的启发,针对我国国情自行设计了介护培训流程,推出了面向社区老年人家庭的免费介护培训。
1 介护实施背景
现阶段我国老年人介护的社会服务网络尚未完全建立,老年人的照护以传统型家庭照护模式为主,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和提倡家庭承担对老年人的照护责任。然而,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传统家庭中一对夫妇需要抚养至少4位老人,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寻找一种方法以减轻传统家庭在养老方面的负担,将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稳定。
2 介护模式的概念
2.1 日本的介护模式 日本早在几十年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1963年日本制定了老年人福利法,其中提出了“介护”这一概念。介护是一种新型的理念,由特定的从业人员对老年人或因身心障碍导致日常生活处于困难状态的人进行身体、精神、社会适应方面的专业性援护,确保援护对象能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达到援护对象的自立及拥有满意的生活。介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对老年人进行全方位照顾的观念,而是包含了自立生活支援、尊重基本人权、帮助援护对象获取正常的日常生活及自我价值实现等的科学价值观[3]。1987年日本通过立法进一步加强了对于介护行业的支持力度,发展至今,日本国内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介护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2.2 日本的介护师培训 日本国内的介护职业最初是由无固定职业的家庭主妇从事的非专业、临时性工作,社会关注度较低。但后来介护工作逐渐发展为就业率达到100%的专业行业,从业人员经过系统教育,收入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是一个相当稳定的职业。介护是面向人的服务,且服务内容是帮助本来失能的对象生活正常化,对专业能力要求高,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介护人员需要与服务对象相互交流、沟通,这就要求从事介护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只有经过专业培训教育的人员才能担任介护工作。至2004年,日本国内已有389所学校教授介护课程,相关学科465个,有规模较大的专职介护教师队伍,分护理系、家政系、福利系、心理系等专业。从事介护工作的人员可通过全日制或者夜校学习,学时达到1800 h;经过基础科目、专业科目、特别科目学习及介护实习以及亲身体验高龄、各种身体障碍、智能障碍者等的生活后,以树立“敬天爱人”的精神。经过全国的统一考试取得国家资格证书,方可从事介护工作。日本至今已培养了专职介护员50万名,每年有5万名以上的介护员毕业。这些专业人士促进了介护行业的良性发展,也保障了日本老龄化社会的稳定。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人员从事专门的介护类工作。类似日本介护师的工作基本是由医院的护工、社区的家政服务员等完成,而对于此类人员进行的介护教育的培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3 我国老年人介护发展
日本的介护理念值得我们的借鉴,然而我国有着自身的特色。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导致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四位老人,两个成人,一个小孩”的家庭结构逐渐占据主流,加之家庭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面临挑战。据统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目前只有老年人而无子女在家的“空巢”家庭已占30%。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199万人,占13.6%,其中丧偶的占38%,老年人口呈高龄化趋势,老年人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独生子女家庭中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依靠现有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实现养老需求。国内专家对于未来老年人介护模式进行了诸多探讨和设计,普遍认为在将来应该加强对护工的教育和培训,使之承担类似于日本介护师的职能[4-5]。然而,这些设计和变化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长期的努力。在现阶段,针对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趋势与医疗护理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我们需要采取新的工作方式。
4 介护模式的探索及内容
上海市在老人介护方法上进行了探索,杨浦区政府在2012年将“为600户居家卧床老人家庭免费提供‘介护’培训”纳入了2012年实事项目,由杨浦区卫生局制定了“方案”并且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沪东老年护理院加以实行。该方案按照“促进人群健康、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引入日本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介护”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网络优势,给特定人员提供适宜的基础性医疗护理技能培训,使他们能承担起老年人居家护理和生活照料的事务,提升居家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
4.1 介护实践干预内容及目的 不同于日本的专职介护师培训,杨浦区政府的免费“介护”培训服务的培训对象为长期照料患有疾病且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的老人的家属或保姆等,这符合现阶段国情。免费“介护”培训包含12项基础性医学护理技能,分别为口腔清洁护理、床上给便器法、床上洗头护理、床上擦浴护理、叩背按摩技术、半身不遂者更衣护理、更换床单法、更换被套法、预防压疮护理、舒适卧位安置、床与轮椅转移(一人操作)护理和床与轮椅转移(二人协同操作)护理。“介护”培训旨在使居家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者较好地掌握老年人基础性医学护理技能,为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居家护理。
4.2 我院社区介护实施情况
4.2.1 介护实施对象 采用介护需求调查表开展调查,选取对象为社区内60岁以上需长期照料并患有疾病的,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的老人的家属或保姆。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介护介绍宣传册,做好项目的介绍与宣传工作,收到材料后,与申请对象所在居委会进行情况核实和材料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发放“杨浦区介护式家庭居民需求咨询表”进行需求调查,每户1~2名。我社区共承担45户家庭、56名照护者的介护培训。
4.2.2 介护实施的师资培训 护理部选取有经验的社区护士,对包含12项基础性医学护理技能的项目开展集中培训,培训对象参与卫生局组织的专项考试,合格后发放介护师的合格证。
4.2.3 介护培训实施方法 介护培训实施采用集中授课与上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家属和保姆进行5~6次课堂培训,并且在不同时间根据学员需要对学员进行上门指导,发放含有12项护理操作的光盘,学员可通过视频学习模仿。在培训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与学员的交流和指导,学员很快掌握了基础医学护理技能。实际现场教学能够发现和纠正学员的不正确技术,保证老年人得到正确的介护,避免了介护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老人受伤。
5 结 论
通过介护工作的实施,在教学交流中我们发现,与家属相比,保姆人群除了介护相关技术外,还希望得到有关沟通技巧以及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在教学进行过程中,社区内的两家敬老院负责人主动找到我院相关负责人,要求与我院合作对其中心的护工进行相关“介护”培训。这让我们认识到,社会对于规范化的“介护”技术的潜在需求很大,我院计划今后定期对敬老院护工进行相关培训,使社区内服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承担好照顾老人的重要责任,争取将医疗资源与行政资源、社会资源相结合,逐步形成“医疗护理床位—养老机构护理—居家护理”相结合和有序流动的服务机制,最终形成一种切实可行的老年人介护模式。
[1]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3]熊仿杰,袁惠章.老年介护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4-16.
[4]唐迪.从日本介护看中国的护工发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4):3058-3060.
[5]王伟.日本介护教育对我国护工培训的几点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