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纹枯病发生特点与防治
2012-01-22胡艾
胡艾
(秭归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湖北 秭归 443600)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土壤菌量累积量增高,防治措施不及时等原因,玉米纹枯病有逐浙扩大的趋势。据调查,田间发病率达13.5%~70.0%,危害高度已超过穗部的重病田块病株率已达90%左右,损失率达8%~20%,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和品质。因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兼顾”的原则,有效控制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和传播,最大限度减轻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对玉米纹枯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提出如下建议,供实践中参考。
1 发病症状
玉米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该病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除危害玉米外,还侵染水稻、小麦、高粱等各种禾本科作物。在玉米上主要危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在叶鞘和果穗苞叶上的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水渍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合成较大型云纹状病斑,中部为灰褐色或枯草白色,边缘为深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果穗苞叶上的云状病斑也很明显,造成果穗干缩、腐败。严重时病菌向茎秆内蔓延,使茎基部严重受害,造成茎内软腐而不能正常灌浆结实,籽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甚至整株枯死或倒伏。
2 发病规律
玉米纹枯病以菌核在土壤中、病禾秆和田边杂草上越冬,玉米收获时大量菌核落入田内成为翌年的主要侵染源。当翌年温度在23~25℃、湿度达80%左右时菌核萌发菌丝,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扩展,病菌借助雨风向四周继续蔓延扩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而以植株疯长田、通风透光不良、排水不畅的平田易先发病成为重病田块。
3 发病因素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受生长环境、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和品种抗性等各种因素影响。
3.1 生长环境
玉米纹枯病发生与上年发病轻重有关。上年发病轻的田块、轮作的田块、新开垦的田块、旱地、坡地发病轻。反之,历年重病田块、上年重病田块、越冬菌核残留最多的田块、病菌禾秆未加处理作肥料施用的田块、水田改种旱、低洼地发病较重。
3.2 气候条件
降雨量、温度、日照等气象因子是影响年度间玉米纹枯病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纹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玉米拔节期,若天气干旱则很少发病;若长期阴雨,气温在26~30℃,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最有利于纹枯病蔓延危害,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3.3 栽培管理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田间水肥管理密切相关。如高肥水条件下(特别是氮肥施用过重)玉米生长旺盛,加之种植密度过大,增加了田间湿度,透风透光不良,影响根系发育,降低了玉米抗性,则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蔓延。
3.4 品种抗性
不同的品种对玉米纹枯病的抗性也有不同。一般马齿型比硬粒型易感病;矮秆宽叶型比高秆窄叶型易感病;在当地种植多年的老品种比当年引进的新品种易感病。
4 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纹枯病要采取“农业防治是基础,选用抗病品种是前提,药剂防治是关键”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植保技术培训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应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强化植保技术培训,利用植保情报、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方式直接向农民介绍防治纹枯病的知识,使农民从品种选择、种植方式、药剂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科学的指导。
4.2 选择抗病品种,加大抗病品种推广力度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纹枯病的抗性差异显著。目前,生产上尚无抗纹枯病的品种。可以选用当地丰产性能好、抗病性强或轻感病的玉米品种种植。叶片过于宽大、生育期长的杂交品种发病重,如车单60号,中单808;叶片大小适中,并向上倾斜生长的品种,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好,发病轻,如鄂玉20号、云端4号、中农2号、海禾17号等品种。
4.3 加强农业防治,提倡玉米健身栽培
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及菌核。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以增强植株抗性。按配方施肥的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当追肥,做到氮、磷、钾配合使用。根据测土配方试验,适当增施微量肥料可减少纹枯病的发生。发病初期要及时摘除病叶,并将其烧毁或深埋。
4.4 选择对路药剂,提早进行药剂防治
首先,选用包衣种子。其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选择对路药剂进行预防,效果最佳。若已发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100~150 mL或20%可湿性粉剂20 g,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 g,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50 g兑水50~60 kg喷雾。一般间隔7~10天再用药防治一次,连喷两次。喷药时,把药液喷匀到玉米茎叶的各个部位,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