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 宁 省

2012-01-22辽宁省新闻出版局

中国期刊年鉴 2012年0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报刊辽宁省

辽宁省新闻出版局 鲍 义

辽 宁 省

辽宁省新闻出版局 鲍 义

辽宁省2011年共出版期刊316种,其中:社科期刊91种、科技期刊151种、大学学报74种。2011年全省期刊总印数9887 万册,增长7%;年总印张640550千印张,降低3.6%;总资产5.4亿元,经营总收入4.7亿元,增长7%,其中发行收入3.26亿元,增长7.2%;广告收入9195万元,增长21%,新媒体及其他收入0.51亿元,减少16%。利润总额7091万元。期刊出版单位从业人员2592人,增长3%。2011年,停办期刊1种:《中国健康月刊》;更名期刊3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辽宁建材》更名为《家装家居》、《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共出版增刊104期,变更刊期13家,其中:季刊变更为双月刊1家、双月刊变更为月刊4家、月刊变更为半月刊6家、月刊变更为旬刊1种、半月刊变更为月刊1家;临时变更页码92家次。

2011年的期刊管理工作在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党组的领导下,以“确保舆论安全,依法科学监管,服务改革发展”为目标,紧紧抓住监管、改革和发展这三条主线,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以管理推进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用发展检验管理,取得一定成绩。

一、创新思路,构建新形势下科学有效地监管体系

(一)抓内容管理,提高期刊出版质量,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指导省内主要期刊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通过开辟专栏、开展有奖答卷、历史回顾、重大问题解读、举办论坛等方式,做好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宣传报道,凝聚人心,团结力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学先进、提质量、促发展系列活动,结合“三项学习教育”、“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省期刊协会集中开展学习宣传《党建文汇》杂志侯成路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受到中国期刊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领导的肯定。还在全省期刊界开展了学习宣传交流辽宁省获奖期刊经验活动。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评选中,辽宁省的《铸造》杂志进入全国60家获奖期刊名单。除在省内媒体予以宣传外,召开了“创品牌,增效益,谋发展”主题论坛,请铸造杂志社主编专题介绍编辑长期部坚持“求质量、讲诚信”的主旨,加强内部学习、依托和服务铸造产业发展、提高办刊质量、创建期刊品牌的成功经验,将一家期刊的成功办刊经验转化成辽宁省期刊界的共同经验和业内的共识,共同受益,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抓单位管理,规范报刊出版经营行为

1.继续实施报刊退出机制常态化管理。以报刊年检为抓手,强化对报刊监管。对年检中发现的个别报刊违规出版或出版形式不规范、出版质量不合格、主管主办单位资质等问题,切实采取措施。如:对存在严重违规问题的《中国健康月刊》不予通过年检,经总署批准已退出;对改制后需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的报刊单位分别与其主要负责人谈话,要求予以整改;对不能正常按变更后的刊期出版的4家期刊,责其恢复原刊期出版;将纳入全国重点监管报刊名单的2种期刊列入重点审读对象,进行为期半年的重点监控。这些措施及时、有力,对于起到了教育和警示作用。

2.突出重点,创新办法,不断提高报刊审读工作质量。抓住重点报刊和导向问题,引领报道方向。2011年来,对重点审读的20种报刊,刊发审读点评性文章50篇,用法律法规摆问题,进行分析,指明错在何处,如何改正。按照《报纸期刊审读暂行办法》规定的10项内容,各有侧重。

注重与报刊单位领导沟通,督促和落实审读成果。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局领导,报刊处与期刊主管主办单位或报刊社领导进行沟通约10余次。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报刊,局、处领导亲自出面,多次谈话。

集中做好某个层面或某类期刊的专题审读,注重工作的延伸性。在去年相继开展对文学类、历史类、教育辅导类、广播电视类报刊的专题审读后,又开展对综合文化生活类报刊的专题审读,参与撰写专题审读报告的共有10人次。通过集中时间、人力,专题审读一类报刊的方式,查找问题,综合分析,研究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问题点评与亮点推介并举,发挥审读工作正面引导作用。刊登辽宁省报刊围绕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宣传报道特色鲜明、社会效益突出、有借鉴价值的经验介绍性文章6篇。

(三)抓队伍,强化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管理,树立管理权威

1.完善新闻记者退出机制,规范职业行为。结合落实《新闻采编从业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办法》,对辽宁省新闻记者退出机制中的不良从业行为表现和查处程序进行补充完善。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其中协调主办单位回复民心网来件近30件,对群众举报的报道、投递等问题逐一核查,及时反馈。

2.加强记者证日常核发和年检等工作。继续严格审核省内新闻性期刊新闻记者证申领工作,重点是是否取得新闻采编从业资格证书,是否从事新闻采编岗位工作,是否取得新闻出版职称等。2011年累计退回不符合申领条件的20人次,未出现一起违规核发问题。

3.围绕专题活动,提高人员素质。 指导报刊单位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和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座谈会,着眼长远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编采队伍综合素质和报道水平,增强报刊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大力度,推动期刊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辽宁省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稳步推进。截至2011年底,已有61家报刊完成事转企,已制定辽宁省全面推进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确定了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做好改革全面启动前的准备工作。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和张江部长关于“摸清底数,制定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的批示要求,结合辽宁省实际,经反复论证、调研,草拟了《关于辽宁省深化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工作草案》(征求意见稿),初步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办法、步骤安排、转企改制标准、程序和责任、工作要求、有关政策、组织机构建立等10项内容。初步提出对辽宁省非时政类报刊采取“停办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做大做强一批”的改革思路和按“两大类别、三个阶段” 分步实施改革的操作方式,完成辽宁省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的草拟工作,上报新闻出版总署。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最大限度支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确保稳定为出发点,提出报刊改革政策意见,多次召集财政、人社、编办、国土、审计、地税、国税、工商等部门进行会商,制定了《关于辽宁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辽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印发,提高了政策的权威性,为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推动期刊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期刊专业化和行业性发展格局凸显

期刊地域布局集中在沈阳、大连、鞍山、锦州等城市。社科期刊中工作指导类期刊(含党刊)发行量突出,两家期发量超百万刊物集中在辽宁党刊集团。党刊、工青妇主管主办的期刊的发展在全国同类社科期刊中排在前列,约占社科期刊发行量的15%,且发行主要在省外;省内20%以上的工业技术类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引频率排名全国前列;医疗类期刊呈现集群发展态势,约三分之一在全国同类期刊影响力位居前列。

(二)期刊产业继续实现较快发展

从主要经营数据看,期刊总印数在2010年出现反弹后,再次稳步增长。但是,期刊增加页码和出版增刊情况减少,导致期刊总印张小幅下降,但发行收入仍有所提高,这反映出期刊单位在稳定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注重发行工作。据统计,全省期发行量超10万份的期刊有16种,以社科期刊为主。其中《共产党员》、《党建文汇》、《老同志之友》3种期刊比较突出,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共产党员》期发量137万册,《党建文汇》期发量105万册,与2010年基本持平;《老同志之友》杂志由月刊变更为半月刊的三年来,通过进一步改进出版内容,拓展读者市场,期发行量连年保持快速增长,到2011年,从45万增到70万册,增长55%。以《新少年》、《当代工人》、《新农业》等杂志为代表的一批行业专业类期刊,在内容上更贴近读者需求,发行上创新形式,期发量呈现增长态势。

2011年,辽宁省期刊出版单位适应市场发展,在广告经营上下大力气,广告收入总额增长21%,取得可喜进步。其中广告额突破100万元的有21家,1000万元以上的1家,考虑到辽宁省学术类期刊、大学学报比例较大,在有广告经营活动的期刊中,21%的增长比例体现了一定的含金量。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报刊辽宁省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2020最美的书
百强报刊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