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据新的蓝图加快发展期刊业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解读

2012-01-22中国期刊协会

中国期刊年鉴 2012年0期
关键词:十二五新闻出版出版业

中国期刊协会

期刊发展综论
Chinese Periodical Development in 2011: Summary

依据新的蓝图加快发展期刊业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解读

中国期刊协会

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4月20日正式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展现了未来五年新闻出版业建设的新蓝图,具有重大意义。新的发展蓝图对加快中国期刊业建设作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明确提出了若干重点期刊建设工程项目。

围绕如何加快发展中国期刊事业,中国期刊协会对《规划》中的重点章节、重要数据、重点内容进行解读领会,认为规划抓住了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和新闻出版产业由“十一五”的改革探索期,进入“十二五”的创新发展期这一重要特征,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把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在总结“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面临的发展环境,鲜明地提出了坚持方向、加快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这是一个关系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新闻出版业发展目标新内涵

“十二五”是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业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要按照《规划》的决策部署,立足期刊业实际,进一步理清“十二五”建设新闻出版业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规划》认真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确立了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性要求,结合到2020年建成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到位,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惠及大众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规划提出的四项主要指标是:

经济总量。“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产业增长速度达到19.2%,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行业总产出29400亿元,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

产品规模。到“十二五”期末,年图书出版总印数达到79.2亿册;期刊出版总印数达到42.2亿册。出版物实物出口数量超过1150万册。

社会贡献。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年拥有图书5.8册、期刊3.1册,人均书报刊用纸量达到240印张,千人拥有出版物发行网点数0.13个,版权登记数量70万件。

节能降耗。“十二五”时期,科技投入在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单位能源消耗逐年降低,绿色印刷企业在全部印刷企业数量中所占比重超过30%。

上述四项指标设计,同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更加全面具体,更具有战略性和指导性,凸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新闻出版业的地位作用的新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实现这四项主要指标,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各方各级协调一致,同心携手推进。

二、构筑期刊业发展新体系新格局

在《规划》共6个部分、约16000字的篇幅中,第五部分,即“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占了一半左右的篇幅。在这一重要部分中,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八大建设工程(或曰发展重点)。这七大任务每一个都与期刊业有关;八大工程每一个都与期刊业有直接关系,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努力谋划实施,以支撑和保障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

1.七大重点任务

(1)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出版项目;要提高报刊的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2)加强精品力作的生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要大力推动内容创新,重点抓好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重点学术期刊等精品工程。

(3)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4)做优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提高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以内容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加快资源整合,继续发展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传统出版产业等“五大产业”。

(5)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

(6)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十二五”时期实现版权引进与输出比例降至2∶1。鼓励企业生产更多的外向型新闻出版产品,到2015年实现出版物出口金额4200万美元。重点支持企业以动漫、网络游戏、期刊数据库、电子书等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开拓海外市场,到2015年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

(7)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2.八大工程中与期刊业关系密切的项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工程中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与传播工程(二期),围绕“有序保管、永续保存、高效传播”的目标,整合党的思想理论图书、报刊文章资料,重点完成对党的思想理论类图书20万种、报刊文章200万篇,以及相关图片、音像视频作品入库及数字化。

(2)新闻出版精品生产工程中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重点抓好马列经典,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100种国家重大出版项目,推出一批传承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精品出版物;特别单列了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提出建立学术期刊科学遴选和培育机制,重点支持代表我国学术水平、具备国际办刊能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术期刊发展。

培育20种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期刊,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还有一个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要建立覆盖主要学科领域数字学术期刊,打造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学术论文发布平台、建立多学术期刊单位的在线投稿、同行评议、出版与发布系统,鼓励传统学术期刊与数字学术期刊互动,推动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带动原创学术文献数字出版的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3)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建设工程中的农家书屋工程、新闻出版东风工程、重点民文出版译制工程、盲文出版工程等也有期刊业的任务。

(4)新闻出版产业发展重点中的传统出版产业发展重点,特别提出增强中央主要报刊和学术期刊的持续发展能力、传播能力。要形成10个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建设专业学科领域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期刊群。实现期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大众服务类期刊30种。

(5)新闻出版产业振兴工程中的“原动力”原创动漫及民族网游出版工程,每年重点鼓励40种原创漫画期刊。重点培育一批月发行量超过100万册的原创漫画期刊。

(6)新闻出版科技创新工程中的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制定一系列数字复合出版标准规范,研制协同采集编审平台、综合加工制作平台、全媒体资源管理平台、多渠道发布平台、互动服务与支撑平台及相关公共技术,在工具书出版、医学期刊出版以及大众出版等不同类型出版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7)新闻出版“走出去”工程中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重点新闻中心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工程、两岸出版交流合作工程、中国国际图书展销中心建设项目等,期刊业有很多工作可做。

(8)新闻出版市场监管工程中的全国“扫黄打非”能力提升项目、国家版权监管平台建设项目(二期)、新闻报刊出版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等,这些加快出版物市场建设的项目,同样需要我们积极参与,主动配合。

三、综合施策推进期刊业加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如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期刊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3亿人口的文化消费潜力,为期刊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强力推进,为期刊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期刊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期刊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金融支持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为期刊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中华文化不断“走出去”,为期刊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期刊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和现实存在的问题、不足。正如《规划》所说,目前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产业及产品的结构性矛盾和科技创新滞后问题较为突出,重塑市场主体的任务仍很艰巨,统一的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我国出版传媒业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落实规划提出的推进“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发展的各项措施。

1.首先是坚持改革开放

“十二五”时期,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历史新阶段。经营性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社转制工作基本完成,组建了一批出版传媒集团和报业、期刊、印刷、发行集团。转制后的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和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

《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全面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加快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发行体系。推动新闻出版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打造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其次是加快结构调整

具体是,进一步加快新闻出版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布局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建立和完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快推进传统新闻出版业转型,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新闻出版产业。支持“专”、“精”、“持”、“新”的现代新闻出版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建设新闻出版产业带、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3.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这一方面是基于新闻出版产业要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是新闻出版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新闻出版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期刊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要进一步加快由主要依靠资源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文化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扩张型向科技型转变。要加快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出版形态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产业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版权服务创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以鼓励内容创新为核心,对各类创意产品、创意人才、创意机构、创意产业园区进行奖励与扶持,着力培育创新主体。

4.加快科技进步

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支撑,推动传统出版业的现代化转型,是“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按照规划要求,着力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前沿技术,掌握一批具有支撑作用、保障作用的基础技术,重点支持内容采集与处理技术、声音与图形图像技术、云出版技术、语义分析技术、数字显示技术、下一代彩色阅读设备的研发。还要加快推进数字出版相关标准制定推广工作、推行绿色出版战略等。

5.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这与国家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有关,要以培养新闻出版各类领军人物为目标,统筹抓好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与行业紧缺和急需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名作者、名编辑、名记者、行业技术专家和出版家、企业家。完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培训机制。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

总之,要综合施策,精心谋划,加快推进,确定路线图、时间表,争取早启动、早建设、早落实、早收益,为开创加快“十二五”新闻出版特别是期刊业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十二五新闻出版出版业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简介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中国新闻出版报》正式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
山东将推十个新闻出版基地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