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52例临床分析
2012-01-22董莉段红霞高娴
董莉 段红霞 高娴
(海军秦皇岛医院,066001)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52例临床分析
董莉 段红霞 高娴
(海军秦皇岛医院,066001)
目的 探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 对5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多样,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可见脐周低回声结节,52例患儿经抗感染及(或)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全部起效。结论 腹部彩色超声可以明确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有效。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儿童反复发作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和统一的诊断标准,易造成误诊与误治。近年来随着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提高与广泛应用,为本病提供了诊断与治疗的依据,在以往诊断为腹痛待查的病例中,发现由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病例日益增多,漏诊率、误诊率明显降低。现将我院小儿腹痛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儿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5~10岁,平均年龄(4.43±1.97)岁;其中≤3岁10例,4~7岁38例,8岁及以上4例。病史最短者0.5 d,最长者7 d。69%的患儿既往有腹痛病史。
1.2 临床表现 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部位:脐周痛29例,右下腹痛10例,左下腹痛5例,上腹痛1例,疼痛部位不固定者7例;疼痛性质:隐痛27例,痉挛性疼痛8例,钝痛5例,叙述不清12例;疼痛多为阵发性,持续时间约2~5 min,间歇时间长短不定,每日发作约2~10次,腹痛间歇期患儿多正常活动、玩耍;腹部触诊:脐周压痛22例,右下腹压痛5例,左下腹压痛3例,无固定压痛点8例;合并呼吸道感染24例,合并消化道感染8例,无明显呼吸道、消化道病史20例;伴发热12例,腹泻8例,恶心呕吐4例,便秘3例,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22例;所有病例均排除外科急腹症等其他疾患。
1.3 超声检查 全部患儿均进行了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见脐周肠系膜根部、脐右侧或右下方多个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淋巴结中央部有少许短条状血彩信号或无血彩信号。
1.4 治疗方法 32例合并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者给予抗感染(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病毒唑)治疗,并加用四联康口服1~2片/次,3次/d,口服此药时与抗生素间隔2 h以上,以免影响疗效;20例无明显呼吸道、消化道病史者主要口服四联康。全部患儿均调整饮食,禁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品。治疗1周观察疗效。
2 结果
52例患儿治疗3 d后全部起效,其中28例腹痛消失,其余24例腹痛减轻,治疗7 d后腹痛症状全部消失,23例患儿经治疗1周后复查腹部超声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
3 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肠系膜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全年均可发病,若治疗不当,常导致病情迁延,反复腹痛,往往影响患儿的饮食、活动、学习,甚至影响生长发育。以7岁以下儿童多见,这是由于小儿淋巴结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屏障作用较差,所以肺部、肠道的细菌、病毒等感染常累及肠系膜,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因此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或继发于肠道炎症[2]。
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加之儿童主诉常不准确,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可直观显示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分布、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给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3],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超声诊断没有统一标准,国内文献多参照以下标准[4]:①肠系膜淋巴结短径大于7 mm,L/S值大于2。②凡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2个以上淋巴结显像,长轴直径>1.0 cm或短轴直径>0.5 cm,纵横比>2,或淋巴结呈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显像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加均视为肿大。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目前肠系膜淋巴结炎无特异性治疗。本文采用抗感染配合口服微生态制剂(四联康)或单独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无明显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病史者)。四联康所含的益生菌全部可到达肠道,在肠道内形成生物菌膜,建立生物学屏障,并刺激肠正常蠕动、SIgA分泌,激活巨噬细胞活性,提高肠道免疫力[5],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疗效。
[1]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5.
[2]裘燕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9):47.
[3]陈颖,刘书海,闫凤琴.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8例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460.
[4]吴倩,王有义,吴才标,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29-30.
[5]牛庆玲,谢丹,郭红,等.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30(6):86.
1005-619X(2012)09-0835-01
201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