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生育特点与管理技术(3)

2012-01-22邵思全李琰聪

种子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脱粒果穗含水量

邵思全,李琰聪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保山 678000)

(上接第六期第45页)

3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

3.1 玉米花粒期生育特点

玉米抽雄到完熟阶段称为花粒期。在保山,春播玉米中熟品种70天左右,晚孰品种75~80天,夏玉米早熟品种50天,中熟品种60天,晚熟品种75天左右。玉米抽雄以后,所有叶片均已展开,株高已经定型,除了气生根略有增长外,营养生长基本结束,向单纯生殖生长阶段转化,主要是开花授粉受精和籽粒建成,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开花授粉阶段既是需肥的高峰期,又是需水的临界期,对光照条件也很敏感,缺肥、缺水或低温阴雨都能造成严重减产。授粉以后进入籽粒生产期,叶片高效率地进行光合作用,把合成的糖类运到籽粒中储存起来,只有10%~20%的籽粒产量来自开花前茎叶和穗轴的储存物质,80%~90%的籽粒产量是在吐丝到成熟这段时间内完成的。灌浆期的绿叶面积越大,叶片光合效率越高,灌浆时间越长,籽粒就越充实,产量就越高。

3.2 玉米花粒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2.1 温度

玉米在抽雄开花期要求的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5~26℃,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8℃。如果温度高于32℃,再伴随干旱,花粉就失去发芽能力,花丝也易枯萎,影响授粉受精,导致出现较多的不饱满果穗。

粒期玉米要求适宜温度为20~24℃,如果温度低于16℃或高于25℃,将影响籽粒中淀粉酶的活性,养分的运输和积累不能正常进行,导致玉米千粒重下降。

3.2.2 水分

开花期玉米对水分的反映敏感,对水分要求达到了最高峰,平均每亩日耗水量达4 m3左右。此期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最大相对持水量的80%~85%为宜。水分不足,抽雄开花持续时间短,不孕花粉量增加,雌穗花丝寿命缩短,甚至伸不出苞叶,受不上粉,直接影响受精结实。玉米受精后20天左右是玉米一生中对水分需要量大、反映敏感的时期,通常将此期称为玉米需水临界期。水分不足,既不能使籽粒体积迅速膨大,更限制干物质向籽粒运输积累,导致早期败育粒多,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时受到影响。因此,在籽粒灌浆初期,遇干旱时要补水灌溉。

3.2.3 养分

抽雄开花期玉米对养分的吸收量也达到了盛期。在仅占生育总日数7%~8%的短暂时间里,对氮、磷的吸收量接近所需总量的20%,对钾的吸收量更大,占一生所需总量的28%左右。

籽粒灌浆期间同样需要吸收较多的养分,此期需吸收的氮占一生所需总量的45%左右。氮素充足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稳定较大的绿叶面积,避免早衰,对增加千粒重有重要作用。钾素虽在开花前都已吸收完,但如果吸收数量不足,会使果穗发育不良,顶部籽粒不饱满,出现败育籽粒或因植株倒伏而减产。

3.3 玉米花粒期管理措施

3.3.1 补施粒肥

保山玉米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营养体生长不足,施肥及其它生产措施往往都集中在玉米生长前期,后期施肥及其它管理措施容易被忽视。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产量水平的提高,玉米中后期施肥浇水和其它管理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实现高产突破的新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高产实践证明,玉米生长后期叶面积大,光合效率高,叶片功能期长,是实现高产的基本保证。而玉米绿叶活秆成熟的重要保证之一,就是花粒期有充足的无机营养。因此,应酌情追施攻粒肥。

攻粒肥一般在雌穗开花前后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10%~20%,注意肥水结合。据我所1995年试验,每亩追施攻粒肥15 kg,籽粒灌浆速度明显加快,千粒重增加21 g左右。高产玉米栽培,生育后期需肥量较大,特别是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的地块,还可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快速补给。据试验,玉米灌浆期间用1%~2%的尿素溶液、3%~5%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延长了叶片功能期,千粒重可增加7%以上。

3.3.2 及时浇水与排涝

实现玉米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增加后期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特别是高产攻关田,在玉米花粒期要做到地皮见湿不见干、见干就灌水,因为花粒期水分状况是影响根系活力、叶片功能和决定粒数、粒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水分不足,制约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加速叶片衰亡,减少粒数,降低粒重。因此,加强花粒期水分管理,是保根、保叶、促粒的主要措施。有浇水条件的地块,在玉米花粒期应灌好两次关键水:第一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二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但花粒期灌水要做到因墒而异,灵活应用,砂壤土、轻壤土应增加灌水次数;黏土、壤土可适时适量灌水;群体大的应增加灌水次数及灌水量。籽粒灌浆过程中,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3.3.3 隔行去雄与辅助授粉

玉米隔行去雄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可增产4.5%~14.8%。在群体较大的高产田,除去雄穗增产效果更明显。

除去雄穗可节省植株养分,增加粒重。玉米群体较大的去雄可减少遮光,改善群体内的光照条件,亦减轻叶片表面花粉粒堆积霉烂,提高叶片光合速率。此外,除去雄穗还有减轻玉米螟危害的作用。

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过早易带出叶片,影响光合面积;过晚雄穗已开花散粉,影响去雄增产效果。去雄宜采用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去雄总株数不超过全田株数的一半。地边、地头不要去雄,以利边际玉米雌穗授粉。授粉结束后再去掉所余雄穗。

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辅助授粉对抽丝偏晚的植株以及群体偏大、弱株较多的地块效果更明显。人工授粉一般在盛花末期、晴天9:00~11:30进行,应边采粉边授粉。

3.3.4 防治害虫

在保山,玉米花粒期常有玉米螟、蚜虫等危害。由于玉米抽雄、开花期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非常适宜蚜虫、螟虫发生,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严重减产。一般可用2.5%的敌杀死 1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用40%氧化乐果乳油 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一二次。

4 玉米适期收获技术

4.1 收获适期的确定

每一个品种在同一地区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生育期,只有满足其生育期要求,才能使玉米正常成熟,实现高产优质。判断玉米是否正常成熟不能仅看外表,而是要看籽粒灌浆是否停止,以生理成熟作为收获标准。

玉米籽粒生理成熟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二是籽粒乳线消失。玉米成熟是否形成黑色层,不同品种之间差别很大。如保玉7号、保玉8号成熟时黑色层明显,保玉9号、中单2号则不明显。

玉米生育期间,在授粉后30天左右,籽粒顶部淀粉沉积、失水,成为固体,形成了籽粒顶部为固体、中下部为乳液的固液界面,这个界面就是乳线,此时称为乳线形成期。

当玉米蜡熟期过后,即授粉后50天左右,籽粒含水量达30%左右,果穗下部籽粒乳线消失、苞叶变白而松散时收获籽粒最重,产量最高,这是玉米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同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

4.2 收获与脱粒

4.2.1 收获时间

玉米收获适期因品种、播期及生产目的而异。在保山市,春播玉米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上旬收获,夏播玉米大致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收获。以籽粒为收获目标的玉米的收获时期,应按成熟标志确定,在完熟期收获。青贮饲用玉米为兼顾产量和品质,以在乳熟末期至蜡熟期收获为宜,这时茎叶青绿,籽粒充实适度,植株含水量70%左右,不仅青贮产量高,而且营养价值好。既要收获籽粒,又要青贮秸秆的兼用玉米,为兼顾籽粒产量和获得较多的优质青贮饲料,宜在蜡熟末期收获。甜玉米、糯玉米等特殊用途的玉米,应根据需要确定最佳收获时间。

4.2.2 收获方法

粒用玉米收获时先收果穗,晾晒干燥后脱粒,使籽粒含水量降到13%以下时即可安全贮藏。由于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较高,而且籽粒还有后熟作用,收获后仍含有大量可容性糖,通过后熟而逐渐转化为淀粉贮藏在籽粒内,所以果穗收获后不要立即脱粒,而应使果穗风干,促进成熟和脱水,增加籽粒淀粉的积累。有些玉米品种成熟时秸秆仍嫩绿,如果适时青贮,可以提高秸秆饲用价值,增加综合收益,促进养殖业发展。

玉米的收获方法分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两种。目前保山市仍然完全用人工收获果穗,运回家后拨去苞叶晾晒,或留部分苞叶捆编挂晒。

4.2.3 脱粒和晾晒

为了防止脱粒时产生破碎籽粒,在脱粒前要先将玉米果穗晾晒或风干,使籽粒含水量降低到20%以下时再脱粒。目前,保山市用小型脱粒机(手摇或电动)脱粒为主,手工脱粒的也不少。当前生产上主要利用太阳晾晒籽粒。晾晒场地应坚硬平坦,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也可利用水泥场地、平房顶及其它晒布等进行晾晒。籽粒摊放厚度以3~5 cm为宜,注意翻动粮层加速干燥。籽粒含水量达到安全水分限度时,清除籽粒中的杂质,然后入仓贮藏。

[1]王忠孝,高学曾,滕世云.玉米生理[M].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1987.

[2]郭庆法,王庆成,汪犁明.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全文完)

猜你喜欢

脱粒果穗含水量
基于人工击打脱粒原理的食葵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压力、含水量和温度对生活垃圾在模拟填埋过程中降解的影响
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成熟期玉米自交系籽粒含水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试验
设施番茄果穗弯折影响因素的研究
成熟期玉米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几种试剂对设施红提葡萄促早栽培果实膨大的研究试验
柔性差速带式单株大豆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