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误诊肺结核一例
2012-01-22刘正久曹大盛
刘正久 曹大盛
肺吸虫病误诊肺结核一例
刘正久 曹大盛
患儿,男,3岁。主因晕厥1次,于2011年3月22日入湖北省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简称“结防所”)治疗。患儿2011年2月16日无明显诱因突发晕厥,持续约3min后症状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及抽搐症状,也无咳嗽、咯痰、咯血、发热症状。急诊于当地卫生院,X线拟诊双肺感染性病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WBC)及中性粒细胞(N)升高(数据不详),抗生素治疗(用药不详)10d无效,转至县级医院,以“肺部感染、败血症”住院,行头颅CT未见异常,血培养结果无细菌生长,骨髓穿刺嗜酸粒细胞增多,予以抗生素(用药不详)治疗后仍无效,2011年3月21日转诊至某综合医院。常规检查:WBC 57.2×109/L,N 0.83;X线胸片示双肺上野见斑片、结节状高密度影,考虑为肺结核。于2011年3月22日转诊至我结防所。入院后查体:体温36.2℃,心率105次/min,形体消瘦,精神状态不佳。实验室检查:WBC 52.7×109/L,N 0.79,淋巴细胞0.13,单核细胞0.078,肝肾功能、大小便常规均正常。既往无异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患儿与父母一起生活,家中无人患结核病。否认有外伤或跌伤。5个月前生食溪蟹4~6次(由患儿哥哥暑假和周末带领患儿到河中捉溪蟹生食)。临床诊断考虑如下:(1)肺吸虫病;(2)结核病待排除。2011年3月23日痰检未查到抗酸杆菌,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结果阳性,临床诊断为肺吸虫病。3月24日PPD(-),不支持结核病诊断,予以吡喹酮治疗,每次口服(25mg/kg)200mg,3次/d,3d为一疗程,间歇5d再行下一疗程(每个疗程一样),共进行3个疗程,X线胸片检查阴影基本吸收消散出院。出院诊断:肺吸虫病。随访2个月,患儿未诉不适,精神状态佳,体质量增加约1kg。截至2012年2月29日随访,患儿康复,至今身体健康,未再就医。
讨 论
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是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全身性寄生虫病,患者通过生食或食用不熟的含有囊蚴的溪蟹或蝲蛄而感染。本病易误诊。周敏等[1]报道10例肺吸虫病误诊率达100%;李惠萍等[2]报道17例肺吸虫病误诊率达88.2%,误诊时间最长者竟达2年之久。本例院外误诊误治时间长达5周。
本例误诊原因:(1)本地区非肺吸虫病流行疫区,发病率低。(2)临床表现不典型。本例患儿仅有短暂晕厥的神经系统症状,而没有本病呼吸系统典型症状,如咳嗽、咯血、咯铁锈色痰或烂桃样痰及游走性包块等。(3)缺乏具有诊断价值的游走性皮下结节体征。(4)对流行病学资料重视不够。院外均未询问、收集患儿生活史。(5)肺吸虫病患者嗜酸粒细胞分类通常在0.10以上,个别高达0.80,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而本例始终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可误导诊断。(6)影像学无特征性[3]。本例X线胸片以斑片状浸润灶表现出现,与炎症、结核影像学表现相似,WBC、N升高使临床医生很容易想到炎症、结核病而导致误诊误治。这也是本例患儿多次抗炎治疗效果差、反复就诊的原因。(7)不注重辅助检查结果。本例患儿院外骨髓穿刺结果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应考虑到本病可能,然而临床医生对这一检查结果未予重视而导致误诊。(8)检出肺吸虫体及虫卵是诊断肺吸虫的金指标。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条件的限制,仅能开展大便常规检查,而痰、粪便虫卵检出率很低。本例大便正常。肺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很有价值,但在我县域内卫生医疗机构未开展。本例肺吸虫成虫皮内试验由三级甲等医院完成。
防范措施: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除本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医疗条件限制等客观因素外,还与临床医生对该少见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4]有关。提示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在诊断过程中应拓宽思路,注意了解有无生食溪蟹史,及时做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周敏,何礼贤,钮善福,等.表现为胸膜病变的肺吸虫病.临床,1995,2(3):151-152.
[2]李惠萍,何国均,禇海青,等.肺吸虫病17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1(1):32-33.
[3]吴恩惠,李铁一.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3-264.
[4]李加佳,王端松,周支力.肺吸虫病误诊为肺结核病7例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417.
442500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12-14)
(本文编辑:郭萌 薛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