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2012-01-21丁磊
丁 磊
一、高职院校影视专业的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各大高校相继开设影视专业。原本被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及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垄断的学科门类,在今日中国已遍地开花。从表面来看,高职院校影视专业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从生源起跑线上就失去了优势。但是,各高校的培养方式并不相同。开设影视专业的老牌传统高校不仅注重技能的培养,更注重艺术潜能的开发,而新设置该专业的高校则以偏重理论的教学为主,更注重高一级别的人才培养。而高职院校影视专业的学生,艺术层面上和理论层面上的竞争力均无法与之匹敌,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挖掘出自己的栖息地,注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但这似乎仍不能为高职院校影视专业的生存创造无限光明。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些许不足。学生的影视专业技能水平与理论课程的学习并不易达到学校教育的预期目标,更为困难的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影视专业在目前的中国属于热门专业,学习的人多了,就业自然也就困难了。若本科及以上影视专业的学生都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那么高职院校的学生及专业发展该何去何从?这是摆在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和学生面前的现实问题。
二、高职院校影视专业技能培养的定位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影视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领域,在追求创作者的个人理念、艺术表达的同时,离不开对软硬件的技能操作。因此,电影和电视有对技能要求的岗位便是高职影视专业学生的生存空间。从影视前期创作的写作,到中期拍摄时对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的运用,以及后期制作时对诸如Final Cut Pro等软件的使用,都是目前该领域的需求。这部分需求的量最大。就是说,在一个工作小组的环境中,主创者的意念表达在数量上占据较小的席位,而从创者的理念配合却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
从学校培养的层面,高职院校为应对影视专业就业,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争取在技能岗位中占有一席之地。这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重视和强调相对应岗位技能培养及职业道德。这一类岗位包括剧本和分镜头稿本的写作、影视摄像机的操作、影视后期的非线性编辑和特效制作等,高职学生可以从写作技能、摄像技能、剪辑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就此,高职院校对影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影视人才为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开发训练。
本质上,“高职院校属于高等教育,但这种高等教育与现有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应在于它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亦即类型不同。”[1]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一以贯之的发展思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比较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已能够充分认识到发展以实践为主线、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实验实训课程的建设可以开发培养学生的技能。尽管这种方式更适合理工科学生的培养,对于属于文科的影视专业来说,亦可尝试。
基于此,我认为高职院校影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对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学校需密切联系企业,让学生走进企业,也让企业进驻校园,加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学校需努力开发应用型教育的培养方式,重视实验实训课程的建设,为实现校企合作打好扎实的基础。目前,这两个方面的建设已经在高职院校影视专业中初见端倪。影视公司开始尝试了与校内专业的合作,学校的专业设置也逐渐脱离纯理论学习,该培养措施的成效略显。但是,目前行业企业的合作频率不高、区域范围较窄,能够得到实训机会的学生数量有限;课程设置仍然受传统思维的局限,并落后于行业需求。
三、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发展对策
1.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完善:多方位建设影视实训基地
通常意义上的实训基地是有一个固定的实践场所,该场所可以在行业企业,也可以存在于校园内部。对于有创业产业园校区的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实现影视实训基地的部分小规模构建。也可以将校外的实训条件和校内的实训机遇同时创造,以校外实训条件的创建为主导,积极配合营造校内实训基地,校外的实训条件包括:影视公司、电视台及影视剧剧组。
作为制作中国电影、电视剧主力军之一的影视公司,是吸纳影视专业者最佳的资源地。一方面,影视公司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能够很快进入操作层面的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契合了影视公司对该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二者之间形成了恰到好处的互补关系。因此,对于开设影视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根据本地影视公司发展的规模和状况,与之联合,开设相应课程,培养对口人才,实现学校和影视公司“1+1”的培养模式,是实践影视专业校企合作的最佳方案。比如,目前中国市场上新兴的数字媒体制作人才缺乏,既具有影视基础知识,又能够掌握数字制作技术,能完成新兴媒体创作的影视专业人才凤毛麟角,但影视公司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较大,这就形成了就业缺口。就发展历史而言,高职院校比传统艺术高校短,因此比较容易根据影视市场变化,设置人才缺乏的课程,以满足市场需求,配合影视公司的需要培养人才,同时促进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学生就业,形成“1+1”的双元制培养模式。但此种方案仅对北京、上海等地开设影视专业的高职院校较为有利。中国的影视剧制作公司成不均匀分布状态,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且有影视发展空间的大城市。这对中小城市或者是缺乏影视历史背景、机遇潜能的大中城市培养影视高职人才相对不利。
和影视公司一样,地方各级电视台也需要技能型人才。尤其是电视机屏幕制造技术的进步和观众收视口味的变化,迫使电视台对其播出的内容进行精美的制作和包装。更重要的是,电视台要生存,不能仅靠购买电视剧,而必须靠以自办栏目为主、自制影视剧为辅的方法拼抢收视率。2008年江苏电视台卫视频道的自办节目仅三个,而2010年卫视频道的自办栏目增至9个。栏目数量的增多,增大了对人才的需求,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相应提升。传统影视艺术高校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缺乏敏感度,而高职院校则可以充分利用此类资源,填补空缺。但有一点无法忽视,即目前各级电视台都趋于饱和。尽管自办栏目增多,人才需求量变大,但电视台内工作的流动性较强,栏目的增加和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成比例。所以,虽然通过和地方各级电视台的合作,可以满足影视专业学生的实践需求、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及学校影视专业的建设,都是有益的。
不难发现,影视专业对口的“企业”,除了影视公司、电视台之外,不可忽略的即影视剧剧组。剧组实属影视从业者的一线战场,即使是去了影视公司、电视台的从业者,也有可能在该公司、该电视台投资拍片的时候,被选中进入剧组。剧组的特色在于,不论大小,五脏俱全。即都必须有导演、摄像师、灯光师、后期制作等人员,否则片子无法制作完成。无论拍摄何种题材、何方投资的影视剧,在经过广电总局的批准、立项之后,都要成立自己的剧组,或是导演、制片人带领自己的团队,或是招募新人加盟。然后剧组会到相应的城市、地区进行拍摄。因此,剧组是一个很能给影视学习者、从业者锻炼的平台。目前,高职院校影视专业进剧组锻炼的机会在于:影视剧剧组里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技术已被认可是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但是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平和世界的差距很大,很多关键技术不能够独立完成,从而束缚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而随着3D技术的发展、好莱坞大片的涌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不得不努力改造自身并提高技术水平。对应此发展前景,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恰好符合了影视剧剧组的需求,因此,密切关注本地剧组,给学生进组提供机会,是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实践双元制教学的另一选择。但是,剧组具有临时性、短期性的特征。无论是哪一个剧组,从筹建到解散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随着影视剧的拍摄结束,剧组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即使是做技术的工作人员,可以继续参与后期制作,那也会在整个影视剧加工完成后,告别剧组。这种非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质,和双元制教学的理念并不十分吻合。然而,校方可以争取将其吸纳为教学内容的一环,以其优越的实践环境应和学校的教学需求,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
对于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双元制模式的建设,校企合作不单纯体现学校输送学生去企业,更应该让企业走进校园,所以影视专业应积极营造校内实训机遇。前者针对的是高年级的学生,而后者则可以带动低年级的学生。校内实训机遇则包括了企业走进校园以及学生模拟操作岗位的训练。其中,企业走进校园为校内实训的关键环节。比如可以将某电视台的某一栏目的某一环节引进校园,这就完成了不仅是个别学生的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这种方略将会带动一批学生的企业环境及技能操作的学习。此外,影视专业的学生本身就有相应的摄像机房、剪辑机房等实训环境,所以企业的引进,并不会造成企业工作的停滞,反而扩大了企业工作的空间,增强效率。企业走进校园也并非不注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就影视专业而论,引进电视台或影视公司的某栏目,由学校提供其制作环境的一部分,包括财力、物力和人力。
2.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多角度开设应用型课程
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三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同。高职院校影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应以“应用型”为主,课程设置应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尝试“理论课+专业技术课”的课程结构,亦可称之为实验实训课程,即以“影视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素质与关键能力培养所构建的影视理论课,配合以影视企业单位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构建的专业技术课,并以专业技术课的建设为重点,通过面向学生未来从业岗位的专项技术能力的教学训练,使学生获得真实就业岗位的职业体验、工作经历和岗位技能”。
结合实验实训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学习影视的积极性,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级比赛为出发点,锻炼学生的影视短片制作能力。中国国内目前存在的大学生短片大赛数十余种,大学生所拍的短片即使不通过参赛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大众公开。这对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拍片,并参加各种比赛,通过和外界的对比,找出自身不足,寻求不断进步。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校级电视台的建设和发展。
早在2007年,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亚环影音制作有限公司等五大院校、九大单位就已经联合发起成立“高校视友联盟”,旨在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个专业的网络视频互动平台。到2009年,该平台开设了“高校电视台”联盟频道,并有40多所高校的校园电视台落户。此种策略不能只局限在校园里,影视的拍摄创作更多地需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走出校园即包含了学生走出学校大门去拍摄校外风情、体验社会,也包含积极参与各类电影节。这种方式和“高校电视台”联盟频道不同的是,电影节更具有竞争力。目前国内常见主要的包含短片竞赛单元的各类电影节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4、5月);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大赛(5月);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10、11月);全球华人非常短片创意盛典(12月)。
因此,影视专业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和开发并不是单一的,而应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了校内课程的完善,也包括了对社会各界短片大赛、电影节的关注,以及在校内建设的模拟工作情境。多角度结合,进一步完善,丰富应用型课程的种类,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专业技能培养的良好举措。电影这门艺术的独特性就在于对技术的依赖性较强,因此,系属文科背景的影视专业,亦有充分的理由发展校企合作。并且,在这种模式培养下,该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面向本行业技术领域学习技能,而且迎合了市场需求,实现就业。这既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特色,也确保了专业的培养质量。
[1]孔伟.高职影视制作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探究[J].艺术评论,2010(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