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2-01-21周明洁

中州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德育思维

周明洁

(开封市技师学院教务处,河南开封475000)

一、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创新,国家的宏观政策支持创新……这一切无疑为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作为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合格人才,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民主教育的环境

德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种民主化的教学环境。教学民主化是教学中的一种教风和学风,表现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创新教育尤其需要教学民主,创新精神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教者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培养具有独立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就必须具有民主开放的教学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教学民主化对实施创新教育非常重要。那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如何做到教学民主化呢?

首先,应把学生看作是和教师平等的知识的探索者,并把这种思想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不唯师、不唯书,才能使学生打破旧的传统和旧的思维定势的束缚,寻求探索知识的新角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和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才能把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充分认识自我,发现和完善自我,进而达到创造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目的。

其次,民主化教学还要求教师不要搞“一言堂”,而要搞“群英会”,把讲课的时间大部分还给学生。传统的德育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以讲代教的方式将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容易使他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打破这种僵化的教学方法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用“群英会”代替“一言堂”。在德育课堂上,老师能够发问,学生也可以质疑,最重要的是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为其思维创新提供轻松愉快的环境。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李政道教授也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没有问题哪来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具体到德育课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巧设疑问,积极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并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予以充分的鼓励。这样,教师就把学生质疑、探索、创新实践的过程变成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比如,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罗列一些当今社会现实中企业经营的不诚信实例,如“冠生园事件”、“三鹿奶粉事件”、“金华火腿案”等,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如这些事件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这样既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打破常规,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常规思维的特点是思路严谨、顺理成章、因果关系明确,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一般而言,它不会引起非议,但却常给人带来困惑,甚至使人作茧自缚,很难达到创新的目的。与此相反,打破常规的逆向思维在某些时候往往能化弊为利,出其不意地得到创造性的成果。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逆向思维的典范。

德育课堂教学该如何打破常规,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呢?教师可以通过执果索因、反向逆推的方式促使学生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德育教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启发学生猜想、推理、判断、验证理论观点,使他们充分了解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例如,在讲解“违法与犯罪”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吗?这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的答案。通过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这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他们所学到的课本知识。

(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像、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网络技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高校德育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指导学生使用网络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法治在线”、“经济与法”等节目,给学生放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片,在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相关法律问题。

三、结束语

21 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高校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人才。高校德育课堂教学理应与时俱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至善,和谐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1]袁锐.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2]王亚娟.德育引领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张艳,杨惠敏.大学德育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李亚希,陈啸吟.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池州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德育思维
思维跳跳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思维跳跳糖
《中国德育》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