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和政体与国家建设:中国近代宪政史反思

2012-01-21章永乐

中外法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宪政共和军阀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11年经历了中共建党九十周年纪念与辛亥革命百年纪念,2012年又迎来共和肇始与清帝逊位的百年纪念。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提示我们中国共和建设所经历过的艰苦卓绝的过程。

在共和政治的起步阶段,民国政府就被迫面对旧秩序的解体与险恶的国际环境所带来的全面危机:边疆爆发列强支持的分离主义运动;作为共和政体基础的国家缺乏基本的制度能力,军事、财政与官僚制度混乱不堪;政治精英高度分化,意识形态新旧对立,而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没有作为共和公民的政治意识,更谈不上作为积极能动的力量进入政治领域。在这种形势下,诸多舶来的宪政模式都无法完成中国的政治整合,中国最终是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之下通过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和共和的再造。

本期刊发的三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这个探索过程进行理论探讨,其共同特色是:较为同情地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道路,并试图从中提炼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概念与命题。

于明的《政体、国体与建国》指出导致民初宪法迟迟未能颁布的原因并不只是军阀势力的干预,还同时源自国会内部在有关“政体”与“国体”等问题上的争论不休。而在这些争论的背后,真实的冲突来自于作为军阀政治本质的派系政治,其根源在于作为宪政基础的“建国”之薄弱。于明同时指出,民初形成了一种“军阀+宪政”的政治组合模式:由于军阀在政治正当性资源上的贫困,他们不可能完全抛弃宪政的表象;但军阀政治本身又使得真正的宪政成为不可能。而之后的新型革命政党政治的历史意义,正在于克服这一僵局,重建宪政的国家基础。

张龑的《人民的成长与摄政的规范化》从孙中山先生的“训政”理论得到启发,深入思考了“中国人民”这个共和政治主体的建构问题。在张龑看来,相较于君主,“人民”本身是个抽象的统治权主体,需要具体化;更不用说在历史大转型之时,新生的“人民”面向不确定的未来,缺乏判断力和行动力,在此情况下,革命政党作为现代政治语境下的“摄政者”或“新生人民的代表”应运而生。其使命在于建构人民的意志并执行之,但其危险在于僭越人民的权力。文章以国共两党为例,思考了如何保障革命政党实现其历史使命,而不背叛人民、僭越人民权力。

如果说以上两文都从宏观的视角切入,其直接努力方向是重构历史叙事,钱宁峰的《“统治权”:被忽视的宪法关键词》则是小切口、大关怀。本文对近代大变局中一个重要的法政关键词“统治权”的源流进行了考察。作者指出,这一关键词源于日本近代立宪实践对于德国理论的借鉴,并影响了近现代中国,并在不同的政治情境中衍化出若干不同的意义类型。在作者看来,概念在政治语境中被使用的过程,本身就是政权合法性论证的过程。“统治权”盛行于清末民初,但最终消失于中共的宪法传统之中,折射出中国近代政权合法化论证方式的变迁。

多年来,中国的法政学人较少涉足近代史研究,而历史学人往往缺乏法政理论训练,这导致许多高蹈的法政理论无法落实为扎实的历史叙事,而细致的史料考据也难以上升为史观层面的探讨。近年来,随着一批法政学人进入近代史研究,情况已有所改观。本刊乐见这种积极变化,并愿尽微薄之力,推进这一研究方向上的学术进步。

猜你喜欢

宪政共和军阀
共和都市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宪政思潮
专治出墙杏
共和思想的内在价值的文献综述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看不到目标比死还可怕
流亡时期梁启超的宪政思想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