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肺灌洗患者心理体验的调查分析
2012-01-21张雪莲胡楠张艺梅康钊
张雪莲 胡楠 张艺梅 康钊
(淮北矿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235000)
大容量肺灌洗术(whole-lung lavage,WLL)对尘肺病既是一种对症治疗,也是一种病因治疗。其针对尘肺病患者始终存在着的粉尘性和巨噬细胞性肺泡炎,消除肺泡腔和支气管树内的粉尘、吞尘巨噬细胞、致炎性和致纤维化因子,起到祛除病因,改善呼吸功能,缓解症状的功效[1]。大容量肺灌洗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应激源,焦虑、恐惧、担心的心理状态易导致患者身体状况发生变化,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尽管术前护士的心理护理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但只是缺乏针对性的一般心理护理,且作用短暂[2]。
因此大容量肺灌洗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及其干预急需调查分析,从而能够制定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其顺利度过手术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调查采用立意采样法,有目的地选取20名大容量肺灌洗患者;年龄38~50岁,均为男性。入选者均为术后康复患者;精神、记忆能力正常;对答如流,能用语言良好表达并且自愿参与本次调查。调查样本量决定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以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
1.2 调查方法 本调查为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根据诠释现象学[3]的理论方法,以现实情景和隐含在情景下的涵义为基础,分析某种特定现象中的内在成分和外在成分,把其中的重要因素提炼出来,并探讨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与周围情景之间的关系。
1.3 资料搜集 本调查得到参与者的同意,并承诺以编号代替他们的真实姓名,以免除顾虑和担忧。在自然的场景下进行,将患者安排在不被打扰的房间,氛围轻松,时间充足。调查者采取深入会谈的方法获取受访者的真实感受,并作现场记录。主要调查工具是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中的主要问题有:当您面临大容量肺灌洗术时是如何想的?对此手术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您需要哪些帮助等。每次交谈约30 min,对每位受访者分别进行2次访谈。在第2次访谈中除反馈上一次的内容外,再澄清不明确的信息,以增加资料的准确性。
1.4 资料分析 访谈结束后即播放谈话录音,将受访者陈述的所有内容和调查者的现场笔录分别输入计算机并打印。然后反复阅读形成的文字资料,逐字逐句分析其含义并进行分类整理,回忆访谈时的情形并反复听录音,做到深入到资料中去。通过对资料细致的分析和推理,发现每位患者经历大容量肺灌洗术时的心理体验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部分,调查者将这些共性部分以调查者的语言归纳成本调查的主题。
2 结果
2.1 接受和期待 接受大容量肺灌洗术,期待大容量肺灌洗术的到来,组中大部分个案对手术心怀期待,如个案1所说:“能够进行大容量肺灌洗,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被尘肺病折磨多年,这次终于有办法可以缓解了。”个案4说:“经过一系列检查,当医生通知我符合手术指征时,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期待早日进行大容量肺灌洗。”几乎所有患者都盼望手术能够顺利,不出现任何意外及并发症。个案10:“盼望手术能顺利,我的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就可以缓解了。”个案18说:“自己是医务人员,对这次大容量肺灌洗术没感到压力,此项手术已经成熟,极少会发生意外,自己不会那样倒霉。”
2.2 恐惧和焦虑
2.2.1 发自内心的恐惧 本组中几乎所有患者均描述了进入手术室到麻醉开始前曾经感受到的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其中有一位患者为医务人员,同样也感受了这种恐惧和焦虑。如个案5:“在麻醉开始之前突然感到了世界末日,说不清理由,无法用语言描述。”个案6:“被医务人员带入手术室时最紧张,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手术床上,觉得很害怕,脑子里一片空白。”个案13说:“进入手术室时,感觉自己四肢冰冷,浑身发抖,无法控制。”
2.2.2 自主感丧失 当患者上了手术台,除了恐惧焦虑,还体验着自主感的丧失,患者不只对环境刺激极度敏感,还被孤立无援的感情所包围。如个案16说:“上手术床后,一个人躺着不敢动,很无助。”个案18说:“我想自己麻醉过后,会不会永远醒不过来。”
2.3 对大容量肺灌洗知识缺乏 患者需要知道自己的病情是否符合手术指征;大容量肺灌洗是如何进行的;麻醉方式及术后是否有并发症;术后自己应该注意些什么等方面的知识。个案7说:“希望医生能及时与我沟通,告诉我各项检查结果以及一些我想知道的知识。”
2.4 角色行为退化 患者手术后受到亲人和周围人的照顾,成为关心和帮助的对象,行为会变得幼稚,被动性增加。如个案4:“手术后护士给我拿小便壶,给我拿卫生纸接痰,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年幼时。”个案8:“手术后在监护室很孤独,希望得到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爱护,哪怕只坐在我身边,什么也不说都可以。”
2.5 细心护理的体验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关心和安慰,都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欣慰和感激。如个案10说:“在监护室里,护士耐心地问我需要解小便,需要咳痰吗?感觉非常温暖。”个案12说:“监护室的护士很关心我,不时和我说说话,怕我睡着,影响吸氧的有效性。安慰我,没觉得很紧张。”
3 讨论
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患者的术前心理问题及对策或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4]。本研究显示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支持需贯穿于术前、术中、术后整个过程,而且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应该是一个团队的合作支持。
3.1 良好的医患关系 各种与疾病和手术相关的信息告知是围术期心理支持的前提。从患者入院,即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指导帮助患者适应周围的环境、人员等,最好找曾经做过肺灌洗手术的患者进行现身介绍,可以加大力度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对第一次经历手术的患者而言,手术室是极其陌生的环境,手术室的布局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描述。术前晚多给患者一些关注,设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给患者适当的镇静剂以帮助患者休息,大多数患者将会在期待中面对手术。真诚的关爱、细致的护理、医护人员全身心地投入是围术期心理支持的关键。
本研究显示,手术患者最恐惧和焦虑的时段是进入手术室至麻醉开始前。这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恐惧,不仅仅是对生命和健康的担心,因为此时患者几乎完全失去了自主与控制的权利,患者对个性关注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当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护士、麻醉师、医生给予患者更多真诚的关爱,细致的护理,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的关键。沟通不一定要专门安排一段时间来谈话,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问候、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题外话,以及医护人员全身心地投入手术等都是最有效的沟通。
3.2 帮助患者提高自制力是围术期心理支持的重要点依赖、退行性行为是手术后患者最常见的行为反应,对周围情境失去控制会加重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医护人员应设身处地进入到患者的内心世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理解并继续真诚关爱患者,协助患者了解他的处境及状况,提供患者对发生在其周围的事情有更多控制力,可减轻患者的焦虑不安,提高患者对那些无法控制的情境的忍受度。
3.3 围术期患者的心理支持应该是一个团队的合作支持本研究显示,围术期的心理支持是需要医生、护士、麻醉医师、亲人朋友等共同完成,仅仅护士的心理护理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都是患者所需要的。不同年龄、学历层次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有不同的需求[5],对于负性重、心理问题大的患者,则需要专业的心理医师提供帮助。
[1]陈志远.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27(5):313-315.
[2]景路石,冯军,唐风鸣,等.术前信息支持系统与一般心理护理干预手术患者恐惧性焦虑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4,18(8):3478-3480.
[3]Patton MQ.Variety in qualitative inquiry:theoretical orientations.In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M].3ed.California:Thousand Oaks,2002:75-142.
[4]陈瑶,邓光辉,刘小虹,等.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模式方法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297-299.
[5]王爱丽,汪怡洁.“手术全期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4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