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保育为核心开发土家族旅游资源的思考

2012-01-21

关键词:土家族旅游业文化遗产

田 燕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以文化保育为核心开发土家族旅游资源的思考

田 燕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土家族文化以古文化的活化石、神秘的原始宗教、旷达的生活习性、独特的文学艺术著称,这条文化沉积带珍贵而且脆弱。土家族旅游资源开发应以文化保育为核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策略地确保多元文化以活态的形式持续发展下去。

土家族;文化保育;旅游开发

近年来随着永顺不二门遗址、里耶秦简、老司城等考古发现,不仅认证了土家族文化的历史价值,窖藏的虎钮錞于、酉水两岸的悬棺以及流传民间的傩仪、梯玛、织锦、茅古斯、摆手舞连同武陵山区的奇山秀水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1],地方政府也希望发展旅游业带来实惠与利益,一场轰轰烈烈的旅游大开发拉开了序幕。但经过长久的岁月洗礼得以幸存的文化遗产是不可能再生和替代的,如何在文化遗产保存和旅游业发展之间取得一个适宜的切入点,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维护少数民族的生态环境和精神财富?土家族文化保育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

一、土家族文化特征

土家族的历史扑朔迷离,在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的这条文化层积带里,上古濮人,中古僚人,先秦巴人、汉晋强宗大姓、唐宋时期的仡佬人和谐共处,多种文化交融并存,宋代称之为“土蛮”“土人”。土司拥兵自立,加上地形险要,这条文化层积带与世隔绝,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古朴和多元[2]。1956年通过民族识别,被命名为一个单一民族“土家族”。陆继成立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县[3]。

1.古文化的活化石

大川隔绝,深林密箐,土家族地区仿佛是历史的后花园、避世的桃源,湘西里耶镇发现近3万枚秦简,填补了秦代古城考古的空白。新石器高庙文化、商周不二门遗址、酉水流域的夏商文化、皂市遗址呈现出民族交流与发展的丰富层次。土家族“梯玛”烙有楚巫文化痕迹、茅古斯是上古濮人的遗俗、摆手舞与古代巴渝舞一脉相承,永顺老司城更是罕见保持完整的少数民族统治政权的王城遗址,是研究土家族民族变迁、历史文化、与中央关系的活化石。这条文化沉积带没有与外界同化,处处保存着古文化的痕迹[4]。

2.神秘的原始宗教

山林文化孕育了土家族神秘的原始宗教,土家族的梯玛、傩愿仪式的敬磨子坛、斋愿、押愿、罗侯愿、戏愿、请财愿、半傩半霄、敬龙神愿、赶山愿等等,鬼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多神泛灵信仰充分体现了土家族精神上对自然界的崇敬,对生命质朴的尊重。

3.独特的文学艺术

土家族地区自古以来森林遍布、山区崎岖,磨炼了土家人艰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培养了土家人自然和谐的审美观和能歌善舞的天赋。土家族的史诗《摆手歌》,把做秧、下种、施肥、插秧、吃新、打谷子、编织、纺织等劳作编为了舞蹈,土家织锦有一百二十多种传统纹样。口口相传的《茅古斯》、《梯玛歌》《摆手歌》《哭嫁歌》,传递着土家人特有的韵律与节奏[5]。

4.旷达的生活习性

土家族是一个通情达理积极乐观的民族,对待生和死有着自己独特的态度。土家族姑娘出嫁前要“哭嫁”,据说哭得越好将来过得越好。老人过世的“跳丧”,表现了土家族人积极向上、“视死如归”的态度。再者,土家族是以一个狩猎发展而来的以农业文明为主的民族,不善交易,民风古朴,重义疏财,商业文化并不是土家族的传统。

二、土家族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民族文化混杂不清

少数民族特色旅游这十年来蓬勃发展,但很多开发区作为娱乐项目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明显缺乏研究,服饰、舞蹈、音乐、风俗带有艳俗的表演性质,与真实的少数民族文化差异甚大,旅游纪念品雷同粗糙、大同小异,造成了民族文化混杂不清的现象。土家族是个古老的复合民族,世人知之甚少,又与其他少数民族毗邻,这种情况优胜。有的导游也缺乏民族识别的常识,误导旅游者。比如有导游在湘西凤凰解释“土家族”时,说土家族就是“熟苗”。还有把苗族的习俗解说为土家族的,有人就认为土家族剽窃苗族文化,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2.生态破坏严重

现代旅游业造成的环境破坏、生态破坏、文化破坏在很多土家族旅游区都显而易见。武陵源、张家界因过度商业化城市化受到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警告。永顺王村“芙蓉镇景点圈”大兴土木修建土王行宫、冲天楼,而其所在的酉水两岸很可能就是古代酉阳县城所在地,大量的建筑群会影响酉水河道的历史景观。原古朴实用的王村码头修建了巨大的牌坊,严重妨碍深具山区特色的石板路、吊脚楼形成的节奏美感。环境污染也很严重,王村瀑布已经断流,临河餐馆造成了河面的污染,河对面的水泥厂浓烟滚滚。以利润为目的,很难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永久性损害。

3.遗产保护重利轻义

土家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旨在调动各方资源,弘扬土家族文化,发展环保型经济。这需要政府文化部门、企业家、民间艺人、土家族人共同努力。而现在一些土家族地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踊跃,投入保护时拖沓怠慢,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招牌开发商业旅游业,对传承人和地道的手艺却不重视。对经济利益见效快的文化遗产大开绿灯,对于不能马上见效益的非文化遗产漠视疏忽,造成文化生态发展不平衡,浪费难得的保护资源。

4.本地人参与意识薄弱

现在土家族文化保育与旅游业发展主要由政府主导,缺乏民间的参与意见。如铜仁市“一山一城一寨”黄金旅游线路、张家界市建设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酉阳国家级户外运动以及永顺县政府申报“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等等几乎都是政府在搭台唱戏。而且非遗保护中的“把关人”也是官方文化工作者,由他们决定非遗保护的质量、政策、落实等问题,他们常常也是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的代理人。本土老百姓对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实质不甚了解,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参与意识淡薄,对旅游行业一些过度开发行为往往听之任之,对自己在当地旅游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认识不高。

三、以文化保育为核心开发土家族旅游资源

文化保育的策略是在旅游业开发中以文化保育为核心系统地保育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毕竟不是公园、游乐场或第三产业的旅游资源,可以随意娱乐消费,而应该从照看、维护的角度出发,尽可能保持土家族文化的真实面貌,开展历史人文研究、科普教育、游览审美等精神文化活动,维护土家族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精神财富。

1.活态文化

一个民族,文化延续的核心是其精神气质的薪火相传。土家族地区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生态环境造就了土家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土家族旅游更多地应定位为古文化之旅,对这块“古文化活化石”进行考察、审美、游览、研究。旅游从业人员要提高专业素养,了解土家族文化特质并尊重土家族人的价值观,对土家族民族特色进行审美引导。让土家族文化不是作为展示品、标本或文物,而是继续活在现代土家族人的生活中,土家族人按照本民族的习性自然健康正常有序的继续发展下去,这一种和谐,是发展中的历史。

2.全民参与

土家族人作为这条古文化带的主体,应该对自己的文化生存环境以及本土建设体现出主人翁精神。完全可以有本地人成立土家族历史文化产权保护管理委员会,争取国家、社会、企业、学界多方资助,系统有计划地开展土家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整理、普及宣传,倡导土家族传统风俗和仪式,形成公众教育的网络。同时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听证,对旅游业发展的利弊进行权衡,对本土的发展规划积极纳言。提倡双语教学,对土家族语言进行抢救,现在土家族地区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不过两千余人,濒临灭绝,建议在使用土家族语言的地区使用双语教学,在已不使用土语的地区,作为第二课堂,编入乡土教材。设立博物馆、传统手工作坊,开展传统娱乐业、民间艺术表演、民问工艺品收藏、交易、展示活动,以及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并通过多种媒体的宣传扩大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力。

3.整体规划

现在土家族地区划归为了几个州县,但历史、习俗、语言相近,文化的保育与旅游发展应该整体规划,统筹管理,避免各自为政造成的不必要破坏。如酉水河沿岸的分散的文化遗产完全可以整合为一。而且要保持土家族文化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在民族特色和民俗产品的开发上就要尽量维护本民族面貌,对商业旅游业经营行为实行准入制度,明确规定旅游业的数量、规模及人流量,取缔与民族风貌不一致的项目,加强对民族特色店铺的保护力度。同时可以对文化遗产保护区开征维护费,用于公益事业等等。

4.生态旅游

武陵山区的崇山密林孕育了质朴的土家族文化,青山绿水是土家族人无可取代的生活及灵感来源,土家族文化没有了其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靠博物馆式的保存,只有枯萎和老化。青山秀水能给人心灵以洗涤,古朴民风更能陶冶性情,而且,山水旅游还可以孕育画家文人创作群体,带动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规范生态管理条例、严肃处理环境污染案例,“山水旅游”“文化旅游”“和谐旅游”不仅有助于土家族人保持其民族特性,也有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土家族文化带蕴藏和生发出来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我们在提出旅游开发,重视、保护和复兴土家族文物古迹和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不禁要问土家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个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差异性在哪里?这块孕育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的土地的未来会是怎样的一幅前景?唯有以文化保育为核心,让土家族人以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为荣,理解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洞悉现代旅游业的运作方式,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入到和谐家园的建设中,才能为土家族社会带来长久而真正的和谐和富足。当世界在全球化影响下变得越来越相似时,确保多元文化,有策略的保育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柴焕波.武陵山区考古纪行[M]. 长沙:岳麓书社,2004:1-15.

[2] 武陵山区.古代文化概论-湘西画卷[M].长沙:岳麓书社,2004:1-10.

[3] 彭官章.土家族文化[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2-6.

[4] 柴焕波.湘西画卷[M]. 长沙:岳麓书社,2004:3-10.

[5] 杨昌鑫.土家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2-12.

Reflections on Developing Tourism Resources of Tujia Nationality with Cultural Conservation as the Core

TIAN Yan

(Institute of the Arts,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of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Tujia nationality culture is famous for the living fossils of ancient culture, mysterious original religion, broadminded philosophy of life habit, and unique literary art, of which the cultural deposition is both precious and fragile. Tujia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should take cultural conservation as the core, and strategically ensure the multicultural for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le developing economy.

Tujia nationality; cultural conservation; tourism development

F592

A

1673-9272(2012)02-0034-03

2012-02-10

田 燕(1970-),女,湖南湘西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土家族旅游业文化遗产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Dancing for theDead
与文化遗产相遇
土家族情歌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Tough Nut to Crack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