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2-01-19陈忠法卜伟绍黄富友李彩燕钱国英
陈忠法,卜伟绍,黄富友,李彩燕,钱国英
(1.浙江万里学院 生物与环境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2.云和县清江生态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浙江 云和 323600;3.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丽水 323000)
中华鳖 (Pelodiscus sinesis)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滋补的营养保健品,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安全问题和营养价值越来越关注。目前,工厂化养成的中华鳖由于饲养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抗菌素,导致鳖体内药物残留,食用品质下降,市场价格下滑。而安全、无公害的生态养殖中华鳖,因其养殖过程接近天然,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国内常见的养殖模式有温室、温室+池塘、池塘等3种。我们根据浙西南山区紧水滩水库流域水位落差大、水面广阔、无工业污染等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温室+池塘+水库网箱的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通过第1阶段温室稚幼鳖培育期、第2阶段土池微流水成鳖养殖品质优化调控期和第3阶段水库网箱养殖品质精品化调控期,形成了一套先进、完善的养殖实用技术,解决目前中华鳖养殖中普遍存在的水生态失衡的难题。通过此模式养殖的优质水库生态鳖无泥腥味、无药残、体色自然,达到了野生鳖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环境与设施
1.1.1 自然养殖环境
中华鳖养殖基地在浙江省云和县紧水滩镇石浦村。基地三面青山怀抱,树木茂密,前方是仙宫湖,周围10 km内无矿山、化工厂等污染源,且离村庄在800 m以上,无生活污染。养殖水源为紧水滩水库水,符合GB/T 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和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
1.1.2 设施养殖环境
稚幼鳖培育温室。温室建造符合工厂养殖的各种要素,构造为拱形,左右排列中间走道模式,长75 m,宽16.5 m,单池面积50 m2。温室中心点高2.5 m,养殖池高0.9 m,池水深0.75 m,锅底形。温室上部分为钢结构。配套建设100 m3的水源加温池和0.5 t锅炉1台。
成鳖养殖池塘。池塘呈长方形,面积1 000~1 200 m2,水深0.8~1.0 m,池塘进排水独立,利用山区高低落差大的地形,在总进水渠用直径160 mm的PVC管引入到一个1 m×1 m×1 m的集水池,以沉淀或拦住溪流的泥沙和漂浮物,在其0.5 m高处用直径100 mm的PVC管再引水到各个池塘,各池塘有控制水量的阀门。排水口设置在进水口对面,用直径100 mm的PVC管排水,其高度就是池塘水位高度,水位过高时溢出,实现流水养殖。在池塘中央设置10~20 m2的晒背台,在池塘岸边还留部分空地,让鳖在夏天晚上纳凉和运动。堤埂用块石砌地基,用混凝土抹平,上面再砌砖。池壁用实心水泥小砖,宽18 cm,高1.2 m,上面加一块砖成“┌”型,防止中华鳖逃逸。
网箱采用聚乙烯有结网片缝制而成,规格为7 m×7 m×4 m,网目为5 cm,为敞开固定式网箱,箱架用直径50 mm的镀锌钢管固定,四周有宽50 cm的走道,用泡沫或塑料油桶作浮子,网箱呈双并列、中走道排列。以12个网箱为一组,每组网箱外加套一个大网箱。放置在僻静、无风、光照条件好的库湾内。网箱入水3 m,网箱四角各安装一根1 m高的钢管用于固定网箱,网箱要向内延伸20 cm,并用绳索拉紧成“┌”型。网箱内靠近走道约1 m左右放置一个6 m×1 m的木制食台(兼作晒背台)。
1.2 养殖品种与饲料、药物
养殖品种为中华鳖日本品系,系从浙江桐乡丰收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购买的中华鳖日本品系鳖蛋。饲料为中华鳖全价配合饲料,由浙江唯佳生物饲料公司生产。鲜活饵料有螺蛳、鲜杂鱼、冰冻小杂鱼等。鳖病的预防药物以常规消毒药物和中草药为主,饲料添加剂有维生素、葡萄糖、矿物质、Vc等。
1.3 养殖方法
1.3.1 稚幼鳖温室培育
稚幼鳖温室培育 (第1阶段)一般养殖周期为 9~10个月,养成后的平均规格为450~500 g。
鳖蛋的孵化与放养。鳖蛋选择重量3~5 g,白色亮区 (动物极)占卵表面的1/3~1/2,轮廓清晰,植物极淡黄色或淡红色,卵面光泽,无杂斑的受精卵。将孵化箱整齐叠放到孵化房中,通过红外灯加温,孵化房温度控制在30~31℃,空气湿度控制在85%,沙的湿度控制在8%~12%。鳖卵经过40~45 d可孵化出壳。孵化过程要做好补水、通风、上下换箱和敌害防除工作。挑选无畸形、体质健壮、卵黄囊已消失的鳖苗,经过盐水10 min左右浸浴,然后放入已经培育好水质的温室池中进行养殖。放养密度25只·m-2。
温度控制。稚鳖阶段水温为 (31±0.5)℃,幼鳖阶段为 (28±0.5)℃。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送汽时间,控制温度。
水质管理。在养殖中采取多种调节水质方法。物理方法:用罗茨鼓风机,通过专用管道24 h不间断向养殖水体输送新鲜空气,定期排污和换水,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水要求。化学方法:用海中宝水质改良剂或其他一些水质消毒药物。生物方法:施用EM原露,利用有益菌分解有机废物,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饲养管理。投饲采用现场加工、新鲜投喂。粉料加入45%的清洁水,添加3%的食用油、1%的多种维生素及适量中药煎汁,通过搅拌等流程,制成大小适合的软颗粒,投喂严格按照“四定”(定时、定量、定位、定人)原则,投饲30 min后检查,以食台板上无剩料为标准,一般每只每天0.2~3.0 g。
日常管理主要是检查温室设施、水质、吃食、病害、卫生,日常记录等。
1.3.2 成鳖微流水池塘养殖
成鳖微流水池塘养殖 (第2阶段)一般养殖周期为10~12个月,养成后规格为900~1 100 g。
主要采用微流水和花白鲢混养模式管理水质,确保水质始终维持在最佳的生态环境,定期施用EM原露。投饲也采用现场加工、制成大小适合的软颗粒,新鲜投喂。投饲量根据生长的不同阶段而不同,一般每只每天3.0~8.0 g。在春季升温阶段,购买螺蛳和小青虾放入池塘中,让甲鱼自己捕食,在夏季吃食高峰期间,购买小杂鱼,每天投喂1次。
日常管理是检查池塘防逃设施、水质、吃食、病害,日常记录等。
1.3.3 成鳖水库网箱养殖
成鳖水库网箱养殖 (第3阶段)一般养殖周期为3~4个月,养成后规格为1 200~1 300 g。
在紧水滩水库库湾建设网箱养殖基地,共放置6组72只网箱,总面积3 528 m2。在充足阳光、清洁水体、安静环境中进行原生态养殖,确保养殖鳖无泥腥味、无药物残留。
水库网箱放养在7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30℃以上,光照条件好,无风的天气进行。按照公母分开、大小分级原则放养。选择在池塘中养殖过的体质强壮、四肢完整、无外伤、无病灶的中华鳖放入网箱放养。
全过程投喂冰冻野杂鱼,分别在8:00,16:00投喂。采用水上投喂方式,以避免污染水质和被水库的野杂鱼抢食。
日常管理以防偷、防逃、投饲为主要工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养殖情况
2.1.1 稚幼鳖温室培育
鳖蛋引进2个批次,第1批于2008年6月12日进蛋26 250只,7月20号出苗23 100只,孵化率88%;第2批于7月23日进蛋28 100只,8月24日出苗25 010只,孵化率89%。平均放养密度为25只·m-2。2009年 5月出温室,共出池41 182只,抽样测重,单个平均0.52 kg,平均养殖成活率为85.60%(表1)。
表1 中华鳖孵化及幼鳖养殖情况
2.1.2 成鳖池塘养殖
根据公母分开、大小分塘原则,2009年5月25日、6月5日分别将温室养殖的41 182只鳖放养在6口生态池塘,2010年7月23日出塘,从试验结果 (表2)看出,成活率96.2%,平均单只鳖重1.1 kg。
表2 中华鳖池塘养殖情况
2.1.3 成鳖水库网箱养殖
2010年7月23日,挑选了15 600只平均规格在1 kg左右的中华鳖,放养在72只网箱中,平均放养密度为4.42只·m-2。大规格公鳖、母鳖放养密度控制在3只·m-2,1 kg以下的则为6只·m-2左右。2010年10月28日将养殖鳖全部捕捉,共养殖 97 d,起捕平均单只鳖重 1.5 kg,总重22.92 t(表 3)。
表3 中华鳖水库网箱养殖情况
2.2 经济效益
通过三段式养殖的中华鳖,品质出众,接近野生,在本地市场零售价格达到160元·kg-1,总收益843 737元,平均每只利润达到15.5元 (按照放养数计算),投入产出比为1∶1.4(表4)。
表4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2.3 鳖的品质
不同的养殖模式,因其养殖的生态环境不同,所产的商品鳖品质也大有差别。经温室+池塘+水库网箱三段式生态养殖,得到的商品鳖,无泥腥味、无药残、体色自然,达到野生鳖品质 (表5)。根据我们的仔细观察,其外观和内在可视品质要明显好于温室鳖和一般的仿生鳖。
3 小结和讨论
中华鳖一直以滋补佳品而著称,近年来随着养殖量的增加,中华鳖产品的供应已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开始关注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成长的中华鳖的安全和营养价值问题。目前已发现养殖鳖营养价值下降,脂肪含量大大高于野生鳖,风味也较野生鳖差[1-2]。已有初步研究表明养殖鳖体组织对机体的免疫和抗衰老功能的影响与野生鳖相比有差异,且市场上有一部分温室中华鳖药残问题严重,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这些都加深了人们对养殖鳖的添加物和药物残留的怀疑,使养殖鳖的身价大幅度下降。为了提高养殖鳖的营养价值,国内生产者一般通过短期改变养殖环境 (如将养殖鳖从温室移至外塘饲养)[3],其生长环境只是从一个封闭的小水体 (面积一般为20~50 m2)转移到另一个相对较大的封闭水体 (面积一般为667~2 000 m2),由于鳖是用肺呼吸的,养殖业者往往忽视水中溶氧,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溶氧低、有机质多的水生态失衡难题,其结果仅仅是使体色与外形比较接近野生鳖,而品质相差甚远。
表5 三段式养殖中华鳖外观和内在可视指标
为了从根本上模仿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养殖,结合浙西南山区的生态条件,在浙江省云和县紧水滩水库进行网箱放养。该水库水域3 430 hm2,其中库湾占40.6%,是发展网箱养殖的理想水库。根据紧水滩水库流域的优越生态环境条件,进行中华鳖的三段式生态养殖,使所养殖的中华鳖品质更接近野生鳖。三段式养殖模式是各种养殖模式优点的结合体。
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体系,首次在大型水库进行成鳖网箱规模化养殖,在网箱制作与放置、放养密度与规格、饲养与投饲、日常管理与防病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要注意放养时间和及时捕捉上岸,放养时水温必须保持在30℃以上,否则,极易爆发真菌性腐皮病,并且比较难以治愈;要水上投喂,以减少饲料用量,因为水库中有许多野杂鱼会在网箱内抢食;养殖品种应以中华鳖日本品系为佳,该品系在网箱养殖阶段,生长迅速;另外,在大中型水库开展网箱养殖,需要向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获准后才能养殖。
[1] 钱国英,朱秋华.不同生长条件对中华鳖营养成分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1,23(2):181-183.
[2] 钱国英,朱秋华.仿生养殖鳖与温室养殖鳖形态特征的比较 [J].动物学杂志,2002,37(2):52-54.
[3] 王鸣,马晶晶,邵庆均.中华鳖外塘养殖技术 [J].水利渔业,2007,27(1):24-26.